邊懷洲
《工傷保險條例》立法的宗旨是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從政策規定起始就對工傷預防提出了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國家對工傷預防工作的重視程度。
工傷預防是建立健全工傷預防、工傷補償和工傷康復三位一體工傷保險制度的重要內容。做好工傷預防工作,將事后補償向事前延伸,有利于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最大限度保障職工的人身安全是工傷保險的根本要求、也是維護社會的穩定的保障。
一、石油企業工傷危害現狀
國家將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八類,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屬第七類,其工傷風險程度僅次于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等行業,屬工傷風險高危的行業。人稱油田是沒有圍墻的工廠,地質勘探、鉆井、作業等單位的施工性質,決定他們露天、野外作業多,臨時性、間歇性作業多,特別是鉆井、作業等行業是重型機械設施密集作業的生產單位,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甚至危及職工生命安全工傷。同時,油田職業危害因素也分布廣泛,職業病發病形勢嚴峻。目前,油田重型機械密集作業區的噪聲是職業危害因素的首位,其次鉆井泥漿粉塵、電焊塵,油品化驗等崗位的毒物(苯和石油產品)和放射線等也是重要防范區域。這些職業危害因素不加以預防防護,也會對職工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傷害。
傷亡事件的發生,會對職工家庭產生毀滅性的打擊。同時,工傷事故也會對單位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單位不僅要出人出力對傷亡者治療、陪護、進行善后處理;同時,油田作為特大型國有企業,有著規范、嚴厲的安全獎懲考核制度,相關部門也將對事故單位進行相應的行政、經濟處罰,單位各級領導、相關責任人員將會按處罰規定被懲處、扣減薪酬,甚至丟掉來之不易的飯碗;單位薪酬總額將會較大幅度的扣減,影響全體職工的待遇。
二、石油企業工傷預防情況
多年來,油田領導一直高度關注職工生命安全,各單位配備了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單位黨政主要領導承擔“一崗雙責”責任;同時,油田要求各部門齊抓共管、規范健全安全設施,有效的保障了安全生產,減少了工傷事故發生。油田工傷人數承逐年下降趨勢,已由原來的每年發生500多人,下降至300人左右;近幾年,油田已基本杜絕由于生產事故造成的因工死亡,因工死亡70%以上是崗位突發疾病死亡造成,其余基本是上下班途中道路交通事故所致。
自2010年以來,油田利用相關政策規定,先后為工傷高發崗位的職工進行了職業健康檢查。并針對發現的健康問題,聘請勞動醫學保護專家進行職業健康教育,有效降低了人為因素造成的意外傷害,減少了工傷的發生。通過檢查發現,油田職工因長期野外工作、工作強度大、勞動環境差等不利因素,造成機體一定程度的損傷,頸肩腰及關節疼痛的患者較多,占體檢總人數的34%;因部分一線職工倒班工作,致使作息時間不規律、就餐時間不正常造成代謝紊亂,高強度勞動后暴飲暴食、高脂肪飲食等原因造成高脂血癥、脂肪肝的發生率也較高,分別占總人數的23.4%和34.5%。而由于油田各級領導重視、職能部門監管有效、各基層單位保障得力,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陽性率、乙肝病毒攜帶者則明顯低于一般人群。
三、國家政策規定
2017年,人社部出臺《工傷預防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工傷預防費用于下列項目的支出:(一)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預防宣傳;(二)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預防培訓。山東省也出臺了相應政策規定,規范工傷預防費使用,提高使用效率,保護職工安全。
四、開展工傷預防工作的建議
有效降低工傷事故發生,事關職工生命安全,需各部門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各負其責共同抓好安全工作。一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強化作業現場管理,完善科學管理制度,落實安全生產防護措施。二要使用推廣新技術,改善作業條件。三要抓好制度、措施檢查,做到對違章行為堅決制止糾正,決不能姑息遷就,發現重大事故隱患,領導必須親臨現場指揮處理,及時整改隱患,防患于未然。四要加強設備檢測和維護,防止因設備的原因造成職工傷亡。五要發放實用有效的勞動防護用品,提升勞動過程保護。六要對發生的工傷事故要認真查明原因,對責任人員嚴肅處理,杜絕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五、社會保險部門的責任
加強工傷預防工作,提高管理人員及廣大職工對工傷保險政策及工傷預防的認識,保護勞動者生命健康,有效減少工傷發生率是社會保險部門不可推卸的責任。
1、加強對管理層、廣大職工工傷保險知識、工傷預防技能的教育,提高用人單位和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的自覺性,強化對工傷預防重要性的認識,做到領導主動抓、職工主動學。
2、對員工特別是新員工進行職業培訓,強化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絕大多數工傷事故是因員工違反操作規程或安全意識差造成的,近三年,油田認定的工傷中,摔傷所致占37.8%,超過工傷的三分之一。如果提高自我防范意識,這些工傷是可以避免的。通過工傷預防培訓,有效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杜絕違章行為發生,降低工傷發生率。
3、注重安全警示教育和班前會安全提醒教育,由本單位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甚至是工傷職工自己,講身邊人、身邊事,大家共同分析原因、找出規避辦法,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有效降低工傷發生率。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油田職工從原來的分散居住在工作的基層單位,改為集中居住,上下班路途大大加長,途中交通事故發生數量明顯增加。近幾年的因工死亡人員中,由交通事故所致占比達21%;在認定工傷的836人中,交通事故所致80人、占9.6%。由此可見,交通事故已是油田工傷的重要傷害因素。因此,關注交通安全,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可有效降低工傷發生,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也可減少工傷保險基金支出。
5、加強心腦血管等猝死疾病的預防培訓。近幾年油田發生的因工死亡,70%以上是“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造成的,他們中最小尚不滿30周歲。通過組織預防、急救知識講座,提示管理人員少安排職工加班、職工避免過度勞累、個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等方面改進,減少猝死事件發生;通過組織心理疏導講座,有效幫助職工緩解壓力,倡導健康生活、快樂工作,減少此類“因工死亡”悲劇的發生,促進油田和諧發展。
6、加強社保知識宣傳,大家利用政策合理保護單位和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員工發生工傷時,救治、經濟補償等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承擔,分擔了單位的經濟壓力;工傷職工可以按照規定享受工傷醫療、一次性傷殘(工亡)補助、供養親屬撫恤、生活護理等待遇,有效解除了后顧之憂。同時,讓管理人員知曉,單位參加工傷保險是必須的義務,未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申報工傷等是要承擔責任的。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開展好工傷預防工作,是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體現。做好工傷預防工作,保障廣大職工身心健康,是各級管理人員和有關部門的責任。開展工傷預防,助力美好生活,保障萬家安康。做好工傷預防工作,我們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