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萍

醫院獲得性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醫院內獲得但是在出院后才發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而入院后才發生的感染。醫院感染不僅可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疾病轉歸,同時也造成了衛生人力資源以及藥品、材料等物資資源的浪費和損失,而由此造成的及其不良的負面社會效應,還直接影響著醫院的生存與發展,醫院感染在醫院質量評審中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核內容。為了更好地控制患者的醫院感染,本人將從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預防措施等方面做一綜述,為臨床控制醫院感染和制定相關措施提供信息。
一、醫院獲得性感染的影響因素
1、患者方面的因素
本人對我院近五年的306例醫院感染者的調查發現,不同年齡患者的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不同,且醫院感染率與年齡呈正向比例關系。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和老年人為醫院感染的高發人群,嬰幼兒其免疫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而老年人其抵抗力低,且基礎疾病較多,尤其是惡性腫瘤、糖尿病等患者。
2、治療方面的因素
侵入性操作治療明顯增加了患者醫院感染的機會,尤其當操作不規范時。動靜脈置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留置尿管、留置胃管及植入各種影流管等使患者皮膚、口腔、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的自然防御機制遭到破壞,從而使其成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入口,導致感染。如果操作者不規范,則更容易引起醫院感染,有調查顯示,氣管內插管或氣管切開后吸痰操作正確率僅為62%,還有濫用抗生素以及多次化療、放療、應用免疫抑制劑或激素治療是引起醫院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住院期間優于醫院是各種病原微生物集中的地方,所以住院時間越長醫院感染發生率就越高。
3、醫護人員的因素
資料顯示,我國醫護人員對于醫院感染控制知識的掌握程度一般都只有中等水平。無菌操作和無菌物品消毒滅菌不嚴格,空氣消毒不徹底,室內通風時間不足,治療用物使用后未經初步消毒處理就直接送供應室,血壓計袖帶和止血帶等未常規消毒,濕化瓶換人不換水,吸氧裝置或霧化吸入裝置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消毒液的消毒時間及有效濃度不當、瓶蓋未及時封蓋、未及時更換消毒液、醫療廢物處理不當及導尿時未做到無菌操作等,這些均可導致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間接進入患者體內而引起醫院感染。護士手衛生規范依從性差,有調查顯示,護士洗手依從性僅為76%,由此導致醫院感染感染占醫院感染率30%。
4、醫院管理方面的因素
醫院感染的發生率在很大程度上與醫院管理有關。某些醫院的領導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視不夠,導致院感工作流于形式,如:醫院無從事院感控制的專職人員或缺少對專職人員的專業培訓;醫院未定期開展院感控制工作會議;無法有效對醫院感染進行宏觀管理;還有科室感染管理小組未發揮臨床一線管理作用。
二、提高護士醫院感染控制水平的具體措施
1、加強培訓
定期不定期地全院的醫務人員進行院內感染相關知識的培訓及考核,提高廣大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的重視程度,有研究顯示,護士對醫院感染危害程度了解越多,其洗手依從性越高,該醫院的醫院活動性感染發生率越低。
2、重視易感人群,積極采取預防措施
保護易感人群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環節。對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除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外,應加強飲食、休息和情緒管理,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在飲食方面,應根據病情合理地給予營養豐富的食物,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休息與睡眠方面,應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若病情允許還應鼓勵患者多活動,減少臥床時間,因為增加活動可有效減少呼吸道感染的發生。
3、熟練掌握操作技術
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可通過銳氣刺傷、劃傷導致醫務人員感染,屬于醫院獲得性感染的一種,因此醫院和科室有充分理由對醫務人員做好各項操作技術的培訓,嚴格管理各種銳氣物品,用過的針頭置入耐刺防滲漏的容器內,針頭和注射器在處理前不要用手分解,針頭和其他銳氣使用后不要放在治療臺上,以防刺傷他人。護士需要有自我防護意識,了解醫療暴露的處置流程,發生暴露后積極進行暴露后預防,降低職業暴露的發生率和醫院感染的發生率。
4、通過合理用藥減少侵入性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是導致醫院感染的常見因素,減少或取消門診輸液,可有效避免門診交叉感染和醫院獲得性感染發生率,再者,醫護人員應加強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其中,應嚴格控制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尤其是手術Ⅰ類切口的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對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伴有發熱者,通常也不宜常規預防用抗生素。
5、加強消毒隔離與監測,控制感染源的播放
嚴格消毒隔離制度是控制醫院獲得性感染的重要手段。護理人員應切實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加強病房管理,減少探視,病房內應定期通風,保持病房空氣新鮮,患者出院后或死亡時,根據醫院感染控制要求做好終末消毒。
6、規范洗手,改善洗手設施
提供方便有效的洗手設備是提高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的有效措施,也是避免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強管理,完善制度,醫院感染管理貫穿于醫療活動的全過程,因此管理者要加強領導,通過制定制度,考核指標、提供學習機會、改善設備等措施不斷提高醫院獲得性感染的控制水平。
7、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縮短住院時間
縮短住院時間是降低醫院感染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而縮短住院時間有耐于院內和社區兩方面的力量。首先,醫院內的醫護人員應加強診療和護理水平,提高治療和護理的效果,使其盡快地度過危重期或急性期,進入康復階段。再者,應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使社區能夠為康復期患者提供有效的高質量的治療和護理,從而使患者有可能盡早出院,減少住院時間,降低醫院感染。
三、加強護理管理,控制醫院感染發生影響因素,感染率明顯下降。
綜上所述,本人跟蹤調查本院醫院感染發生率如下:
總結,研究表明,提高醫務人員對醫院獲得性感染的認識水平,有助于降低醫院獲得性感染的發生率。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應從多途徑著手,在醫院領導重視的基礎上,加強重點人群保護,消毒隔離、無菌操作、醫護人員手衛生和醫院感染管理等,由此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以減輕患者痛苦和醫療費用。
參考文獻:
[1]張紅星,楊嘯.<中國中醫藥咨訊>護理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研究2011年第22期379-379
[2]薛赤,池方峰,王成玉.普遍預防與重點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0,10(2):134-135
[3]張小宏.醫護人員自我防護調查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