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華潤凈月臺項目為例,依據工程實踐,總結出裝配式結構和鋁合金模板兩種高精度的工藝在配套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預控及解決措施。雖然預制構件施工和鋁模配套使用目前給施工上了一道緊箍,增加了施工難度,但通過細部處理及預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了接縫位置的質量通病,提高了建筑質量,減少了后期維護成本,裝配式結構與鋁合金模板配套使用施工技術是可以大力推廣的。
關鍵詞:鋁模;預制構件;高精度
1 前言
預制裝配式結構建筑中的預制構件實現了工廠化生產,并運輸到現場進行裝配化施工,但為了實現“等同現澆”結構性能要求,構件連接節點或構件之間采用現澆連接方式。目前市場上現澆部分多數采用傳統木模板,存在支模不牢固、接縫處存在錯臺、容易漏漿等問題,同時周轉率低,現場加工浪費嚴重,混凝土質量不易保證,因此目前很多項目都開始推行鋁合金模板體系。鋁合金模板精度高、強度高、混凝土成型質量好、施工效率高。裝配式結構與鋁合金模板兩種工藝配套使用,看似極其有利于現場施工及質量控制,但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裝配式預制構件和鋁合金模板的高精度要求導致了誤差放大,使得施工難度加大、墻板澆筑成型質量存在問題等,需作為重點研究內容。
2 工程項目概況
華潤凈月臺項目位于沈陽張士開發區,五棟高層均為裝配式結構,包括預制墻、疊合樓板、預制樓梯,為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其中兩棟高層采用鋁合金模板體系。
3 施工重點難點分析
3.1 預制墻預留螺栓孔預埋精度差,造成現場安裝困難和效率低
預制墻上的預留螺栓孔洞尺寸與鋁模板預留螺栓孔洞位置偏差較大,造成鋁模與預制墻交接位置無法穿過螺桿進行加固,鋁模或預制墻需現場開孔,嚴重影響進度。
3.2 預制墻厚度偏差,導致鋁模加固變形及拆模后平整度偏差或漏漿問題
鋁模及加固用拉片均按照圖紙設計寬度為200mm,但預制墻在生產過程中由于收面問題會存在偏厚或偏薄問題,雖然滿足規范及瑞捷檢查標準,但如果預制墻偏厚,使用鋁模板時,交接位置加固長時間容易導致鋁模變形,同時模板拆除后該位置墻面平整度容易爆尺;如果預制墻偏薄,鋁模與預制墻接觸位置有縫隙,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容易漏漿,影響觀感。
3.3 預制墻安裝偏差,導致鋁模安裝困難
預制墻吊裝時可能由于預制墻與軸線偏差、墻體垂直度偏差,導致兩道預制墻之間的現澆梁或板凈空尺寸過大,導致安裝后空隙較大,導致漏漿;凈空尺寸過小,導致安裝困難,影響現場進度。
3.4 樓面平整度偏差,導致鋁模板安裝時需要剔鑿或根部縫隙過大
由于鋁模板和預制墻是標高已設計好的,所以對于前一層混凝土樓面的標高及平整度要求較高,前一層混凝土樓面標高過高,鋁模安裝時底部角鋁無法正常安裝、預制墻安裝標高出現偏差,需要進行剔鑿到要求標高,影響施工進度;前一層混凝土樓面標高過低,預制墻可根據底部墊片進行調整,但鋁模板則需采用砂漿或木模板進行二次封堵,影響現場進度。
4 解決措施
4.1 預制墻預留螺栓孔預埋精度差,造成現場安裝困難和效率低
由于預制墻在施工中存在安裝偏差,故如果對鋁模進行開孔,則在下一層又無法正確對位,故現場決定對已生產完成的預制墻進行擴孔處理;對于未生產的預制墻采用方案一:將預留孔洞由設計的2cm直徑改為4cm直徑,但在生產過程中仍存在預留螺栓孔定位不準確問題,導致現場仍存在少數孔洞對位不準問題,現場需重新開孔處理;施工一層后研究決定采用方案二:將預制墻預留孔往內側挪20cm,這樣在加固過程中就無需將預制墻的預留孔洞與鋁模的預留孔洞進行對位,螺桿只需穿過預制墻通過雙背楞進行加固,避免后期開洞,加快施工進度。
4.2 預制墻厚度偏差,導致鋁模加固變形及拆模后平整度偏差或漏漿問題
對于首層預制墻偏厚問題進行了打磨處理,觀感較差,同時耽誤現場工期;后期考慮到鋁模的特殊性,要求將預制墻截面尺寸從200mm降為198mm,允許偏差為【-2,2】,同時與鋁模交接位置粘貼雙面膠,構件與鋁模板用背楞加固時將拼縫擠死,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漏漿現象;鋁模公司在鋁模加工時采用專門配套密封膠條,效果更好。
加強預制構件和鋁模的進場驗收,嚴格控制加工尺寸,由專人負責檢查,如發現預制墻尺寸不滿足要求則需退場。
4.3 預制墻安裝偏差,導致鋁模安裝困難
預制墻吊裝之前地面放好300控制線和預制墻邊線,保證預制墻安裝精度;預制墻吊裝就位后和注漿后分別測量兩次墻體垂直度,保證在4mm以內,同時保證斜撐固定牢固,安裝完成后進行工序驗收,保證安裝精度。
同時,圖紙深化過程中需考慮預制墻的安裝偏差,對鋁模的加工尺寸應留出足夠的調整間隙,一般在設計與預制構件相連接的鋁合金模板時要留出10mm的間隙,在安裝模板時用海綿條填充。
4.4 樓板平整度偏差,導致鋁模板安裝時需要剔鑿或根部縫隙過大
樓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通過拉控制線嚴格控制板面標高,尤其是墻體根部標高;在墻體安裝之前進行混凝土標高測量,沿墻線高出基準點的地方,應打磨或剔鑿到適當的水平高度;沿墻線低于基準點的地方,需用模板或砂漿對根部進行封堵,防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漏漿,出現爛根問題。
5 結束語
將預制構件施工和鋁模板施工兩種新工藝有機結合,可以有效降低人力物力,響應綠色施工理念,更符合建筑工業化的發展方向。但兩種高精度的工藝一起配套使用,猶如給施工上了一道緊箍,實際施工過程中帶來一定難度,前期工期增加。通過細部處理及預控措施解決了現澆混凝土與預制構件的連接問題,有效降低了接縫位置的質量通病,提高了建筑質量,實現薄抹灰,減少了后期維護成本。實踐表明,通過解決細部做法、加強精細化施工和一定項目經驗的積累,裝配式結構與鋁合金模板配套使用施工技術是可以大力推廣的。
參考文獻
[1]姜紹杰,張宗軍,王健.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管理與質量控制[J]. 住宅產業,2015,08:67-71.
[2]劉玉濤,李小明,吳堅榮.鋁合金模板在預制裝配式結構施工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16(22):56-58.
[3]孫劍.高層住宅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應用[J].施工技術,2011,40(12):79-82.
[4]車大橋,張勇.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精簡施工技術[J].住宅產業,2014(9):50-53.
作者簡介:任超,身份證號:14233019920126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