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雅
摘 要: 低云、風切變、雷雨等特殊天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面空中交通管制效果,對空中交通設備飛行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為保證復雜特殊天氣中空中交通設備安全飛行,地面空中交通管制人員需要全面分析,預先設置完善的空中交通管制方法。本文以特殊天氣為入手點,介紹了特殊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的影響,提出了幾點特殊天氣中空中交通管制措施,以期為特殊天氣中地面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正常開展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 特殊天氣;空中交通管制;低云天氣;雷雨天氣;風切變天氣
前言:
航空事業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而隨著航空運輸事業的發展,我國航空運輸壓力也逐步增加,對地面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面空中交通管制主要是以航空運輸效率為核心,依據當前航空運輸情況,調整交通航運模式。因此,為保證特殊天氣航空運輸體系安全、穩定運行,對特殊天氣空中交通管制情況進行適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特殊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的影響
1、低云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的影響
低云天氣主要指能見度低于2km,或者地面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無法目視整條跑道的情況。在低云天氣情況下,由于空中跑道無法被清晰觀測,不僅會干擾飛機駕駛人員視覺判斷,而且會影響地面空中交通管制效果,增加飛行不穩定風險[1]。
2、雷雨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的影響
雷雨天氣中積雨云輝發生強烈的湍流,或者陣性垂直氣流,極易導致飛機出現顛簸情況,進而導致飛機偏離原有航行軌道,加大空中交通管制難度。甚至會發生空中交通管制信息輸送中斷事故。
3、風切變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的影響
風切變天氣主要是由于大氣壓強、熱力循環作用,致使在較短時間段內風會發生較大程度的變化。風切變天氣變化程度較劇烈,不僅會迫使飛機復飛,或者提前著陸,而且會對民航等小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造成了較大的負擔。
二、基于特殊天氣的空中交通管制措施
1、基于低云天氣的空中交通管制措施
在低云天氣管理過程中,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可依據低云天氣最小間隔標準、本機場跑道長度、機場與塔臺相對位置等情況,合理設置機場低云管理中最低能見度管理標準。如飛機通報運行動態調整標準、飛機離港后起飛誤差范圍等。
2、基于雷雨天氣的空中交通管制措施
首先,空中交通管制人員應在值班前期與相關氣象部門溝通,確定區域內天氣變化趨勢。如雷雨天氣在本區域持續時間、雷雨發生區域變化等。
其次,空中交通管制人員應利用雷達設備,實時觀測雷雨發生區域及性質變化趨勢。同時向各機組定期通報雷雨基礎信息。如道面雨量、閃電情況、空中雨量、雷雨程度等。
最后,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可依據本場進場航道情況,預先設置多種飛行調控方案。并根據最新機組報告雷雨信息,第一時間對飛機飛行航線、著陸機場、備用降機場天氣、信息接收情況進行分析。依據分析結果,及時調整管制方案,以便最大程度降低雷雨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效率的影響。
3、基于風切變天氣的空中交通管制措施
在風切變天氣中,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可綜合分析風切變發生時間、范圍、強度、高度等因素,在接收到飛行人員信息后,利用自動終端服務系統,將風切變信息發送給相關機組。并實時關注、播放風切變信息。
三、基于特殊天氣的空中交通管制優化方案
1、構建特殊天氣預警應急體系
一方面,基于特殊氣象條件迅速性、影響大等特征,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應主動與氣象中心聯系,進行災害性天氣的預先檢測、報告。隨后將災害性天氣進行不同等級的劃分,以網絡、電子屏或者電話的方式,提前進行預警狀態。若預先觀測到天氣狀況惡化,則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可組建應急小組,針對災害性天氣變化后影響規模、程度、后果進行全面分析。一般來說,災害性天氣主要可分為一般、重大、特重幾種類型。根據災害性天氣等級差異,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可合理安排管制人員、環境處理布局,保證空中管理運行秩序的快速恢復。
另一方面,為保證特殊天氣預警應急體系有序運行,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可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構建完善的應急保障機制。首先,空中交通管制部門可組建專門的氣象災害信息處理小組。通過氣象災害信息處理小組對特殊天氣信息的收集、分析、處理、傳輸,可為特殊天氣下空中交通管制方案有效實施提供依據。
其次,空中交通管理人員可以移動式資金保障的方式,為特殊天氣空中交通管制劃撥專項資金,保證特殊條件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正常開展[2]。
最后,基于特殊天氣下空中交通管制需求,配置充足的通信設備、傳輸設備及技術裝置。并配置充足的備用設備資源,保證應急措施實際效力。
2、優化空中交通管制技術
從空中交通管制技術層面進行分析,針對當前空中交通管制技術應用情況,相關部門可從整體技術系統運行層面進行分析,加強先進技術研究、開發及應用。逐步優化控制交通管制操作環境,保證空中交通管制效果。
3、加強空中交通管制團隊培訓
特殊天氣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對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依賴度。因此,在空中交通管制過程中,相關人員可綜合考慮人員心理素質、專業能力、身體素質等因素,針對具體空中交通管制需求,構建完善的團隊培訓機制。
首先,為保證特殊天氣情況下空中交通管制人員良好的心理狀態,相關部門應逐步加強對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心理疏導干預。切實提升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心理素質,為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在特殊天氣中管理能力的充分發揮提供依據。
其次,針對現階段特殊天氣空中交通管制需求,相關部門可從專業能力層面入手,對空中交通管制人員進行全面培訓,保證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專業能力與特殊天氣空中交通管理需求相符。以語言表達能力培訓為例,相關部門可定期組織空中交通管制人員進行語言發音練習,促使其掌握恰當的語言速度控制方法。避免特殊天氣中管制人員口頭表達不當導致的管制事故。
最后,空中交通管制人員身體素質對空中交通管制效果也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保證空中交通管制人員適應較大的工作負荷壓力,在定期身體檢查的基礎上,相關部門可間隔一定時期組織內部人員開展身體鍛煉活動,提高空中交通管制人員身體素質[3]。同時相關人員可定期組織內部管制人員開展模擬管制聯系,逐步提高空中交通管制人員特殊天氣預測、決策、應變能力。通過空中交通管制人員及時判斷飛行情況、空中交通情況、氣象情況間聯系,可提前分析飛機起飛、降落沖突。隨后調整管制方案,避免特殊天氣中通信聯絡終端、雷達系統失效等對飛機飛行安全的影響。
總結:
綜上所述,風切變天氣、雷雨天氣、低云天氣是主要特殊天氣類型,其不僅會影響飛機飛行安全性,而且會加大空中交通管制難度。因此,在地面空中交通管制階段,相關管理人員可針對具體特殊天氣類型,采取對應的管制措施。同時構建特殊天氣預警應急體系,利用先進管制技術,最大程度降低特殊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的影響,保證空中交通航路穩定、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程鑄, 程鳳凌, 鐘韻. 復雜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指揮的影響探討[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7):291-291.
[2]白振興. 復雜天氣對空中交通管制指揮的影響探討[J]. 科技創新導報, 2017, 14(16):14-15.
[3]黃健. 影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的原因及解決策略分析[J]. 電子制作, 2015(18):12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