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華
摘 要: 飛機在起飛與降落時都要經過一段距離的滑跑運動,在滑跑過程如果有側風的出現,飛機兩翼受到分的作用力會不一樣,迎風一翼作用力會上升,背分一翼的作用力下降,飛機兩翼會產生一個傾斜力矩。本文深入探討飛機在飛行中遭遇大側風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 飛行;大側風;應對措施
前言
飛機在飛行中遭遇大側風的影響時有發生,會嚴重影響飛機的起飛與降落,因此,在飛機在出廠時基本上都要經過驗證側風飛行,以驗證飛機抗側風能力,這項工作尤為關鍵。大側風的出現完全是自然因素的作用,而氣象條件的產生往往是復雜多變的,有受到季節的轉變而產生,也有雷暴的推進而產生。飛機在起飛與降落時都要經過一段距離的滑跑運動,在滑跑過程如果有側風的出現,飛機兩翼受到分的作用力會不一樣,迎風一翼作用力會上升,背分一翼的作用力下降,飛機兩翼會產生一個傾斜力矩。在側風的作用下,飛機側風壓力中心與飛機重心不在一個點上,這樣就會讓飛機產生一個貫轉彎力矩,造成飛機朝著逆風方向旋轉。為讓飛機處在一個平衡狀態,需要向側風方向壓桿,以抵消傾斜力矩,同時向側風的反方向蹬舵,以抵消轉彎力矩。對飛行員而言,在飛行中遭遇大側風時,需要做好飛機的方位、位置、下沉率和推力等飛機飛行情況操作與隱蔽風切變的處置。那么我們就將深入探討飛機在飛行中遭遇大側風的應對措施。
一、飛機在飛行中發生偏流概述
飛機在預定航跡直線飛行過程中會受到空氣團運動的影響,假設空氣團運動和飛機運動方向不一樣后,就會造成飛機向左或向右偏離預定航跡,這就使得飛機航跡偏離了飛機的對稱面,這種偏離就叫做偏流。在學術語上,關于偏流有明確指出,就是飛機由于側風的作用,造成飛機飛行軌跡不等于飛機當前航向,航跡線偏離航向線的夾角,角度是0- ±180°。偏流又分為正負,如果發生左側風,航跡線偏在航向線右側,這時的偏流是正(+DA);如果發生右側風,航跡線偏在航向線左側,這時的偏流是負(-DA)。假設飛機在空中飛行時,右側風將飛機往左吹,航跡與航向形成的夾角就叫做偏流角。偏流角的方向通常是用航向做基準,逆時針轉向航跡是負,順時針轉向航跡是正。
二、飛機在飛行中遭遇大側風采取拉平消除偏流法
拉平消除偏流法是偏流中比較常見的修正方法,其作用就是在整個進近、拉平與接地過程中確保飛機機翼處于水平狀態。該方法是在五邊進近時向側風方向壓桿,當飛機形成坡度后,朝反方向蹬出方向舵,機翼橫向水平的同時采用偏流角,讓飛機的縱軸與航跡保持相同。飛機即將接地拉平過程中,采用下風方向舵抵消偏流角,簡言之就是“上風盤,下風舵”,讓飛機縱軸處在跑道中心線上。采用方向舵會出現上風機翼朝前掠產生橫滾,這時采取的措施是讓時迎風壓盤處在機翼水平上,飛機則會在眾多掌控技術下兩個主輪一起接地。采用方法的優點非常明顯:簡單,易操作。首先便于飛行員判斷方向,通過飛機的縱軸和飛機的航跡相同,就可以確定。其次是不用達到全部到位的操縱量,就可以起到非常滿意的效果,有時只需簡單的舵面操縱就可以完成。切記在操作過程中動作一定要柔和而及時。但是該方法的缺點是增加了飛機的阻力,同時也減小了飛機的升力。由于升阻比的下降,會使得飛機的氣動性能降低。這也使得該方法在我國的民用飛機中使用頻率在不斷下降。
三、飛機在飛行中遭遇大側風采取航向法
航向法就是在飛機落地瞬間抵消偏流角的方法,采用該方法修正側風,就是駕駛飛機改變一個航向角,假設改變的航向角等于偏流角,飛機航跡會沿預定航線飛行,達到修正偏流目的。如果接地時偏流角變大,那么水平偏離接地點就增多。那么在干跑道上,遇到大側風進行著陸時,應避免進行只采取偏流角接地,飛行員不好通過飛機縱軸判斷飛機的變化方向,在飛機接地前時,改變航向法的修正角難度大,那么該方法是飛機既帶側滑角又帶一定的航向改變,還應結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相反,在比較濕滑的跑道上,遇到大側風進行著陸時,可以采用只偏流角著陸,其原理是所有的主起落架同時接地能夠迅速啟用擾流板和自動剎車,這樣就能夠減小接地時偏向下風向。在濕滑的跑道遇到大側風進行著陸時不用在接地前消除偏流角,可以減小飛行員的勞動強度。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在極限側風下,接地前可以稍微用舵,便于接地過程下進行方向控制轉換,有效保持偏流直到接地。
四、飛機在飛行中遭遇大側風采取綜合法
綜合法是將側滑與偏流聯合修正的方法,偏流法就是前面說的在五邊進近時向側風方向壓桿,當飛機形成坡度后,朝反方向蹬出方向舵,機翼橫向水平的同時采用偏流角,讓飛機的縱軸與航跡保持相同。其作用就是在整個進近、拉平與接地過程中確保飛機機翼處于水平狀態。側滑法是為了讓飛機縱軸與航跡保持一樣,利用跑道的航向來校準飛機的中心線,并跟跑道中心線相同,并向來風方壓適量的坡度造成側滑,并向另一個相反方向蹬舵制止飛機因坡度讓航向偏轉,進行過程直至接地完成。綜合法通常用于接近側風標準的大側風,能夠有效確保飛機的飛行安全,但是有階段性,在長五邊時,采取偏流法修正。在短五邊到接地過程以前,慢慢過渡到用一部分側滑,以取替代偏流修正,這樣能夠為飛機接地起到準備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功,劉亦菲.? 基于風洞試驗的飛機側風環境停放穩定性研究[J].民用飛機設計與研究. 2015(04).
[2] 張格.大側風中客機如何著陸[J]. 大飛機. 2016(04).
[3] 張海妮,程偉豪,張強.民用飛機大側風起降試飛關鍵技術研究[J]. 航空科學技術. 2015(02).
[4] 李繼廣,董彥非.基于直接力控制的無人機抗側風著陸研究[J]. 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4(02).
[5] 呂碧江,殷湘濤,孫俊穎,陳曦.? 基于精準氣象預測的地面大側風試驗組織與數據處理[J].指揮控制與仿真.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