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偉 田蒼祥 張虹 孫陽陽 張攀 周波 尚濤 曹德航



摘要:本研究通過對山東茶區的20個茶樹無性系品種(系)進行SRAP親緣關系分析發現:新選育品種碧霞春與農抗早有極高的遺傳相似性。引進品系毛頭種,雖然由浙江地方選育,但其與烏龍茶系列品種親緣關系較近。舒茶早、平陽特早、金萱與其它品種的親緣關系較遠,形成單獨的各類。
關鍵詞:茶樹;品種(系);親緣關系;SRAP
中圖分類號:S571.103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9)02-0018-05
Genetic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New
Tea Varieties (Lines) by SRAP Marker
Sun Haiwei??Tian Cangxiang??Zhang Hong??Sun Yangyang
Zhang Pan??Zhou Bo3, Shang Tao3, Cao Dehang3
(1.Taishan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 Taian 271000, China; 2.Jinan Yushuchun Tea Co., Ltd.,
Jinan 250309, China; 3.Taian Agricultural Bureau,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20 tea clone varieties (lines) in Shandong tea area were analyzed by SRAP marker. It was found that the new variety Bixiachun had very high genetic similarity with Nongkangzao. The introduced line Maotouzhong was bred in Zhejiang Province, but it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Oolong tea series varieties. Shuchazao, Pingyangtezao and JinXuan were classified in a category with distant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varieties (lines).
KeywordsTea tree; Variety (line); Genetic relationship; SRAP
山東省“南茶北引”先后引進福建福鼎大白種、浙江鳩坑種、安徽黃山群體種以及湖南、江蘇等多地無性系品種,據不完全統計,山東茶區茶葉引進栽培品種達到75個[1,2],其中國家級良種40個,省級良種14個,地方良種21個。雖然品種多,但主栽品種仍以鳩坑種、福鼎大白種、黃山群體種等種子苗為主,無性系良種比例不高。1997年以來,泰山林業科學研究院針對生產中引種適應性差、移栽成活率低等問題,經過實生選種、優株優系篩選、良種引進等工作,分別在泰山林業科學研究院、濟南玉樹春茶業有限公司基地、泰安市岱岳區山口鎮建立茶樹種質資源圃和優系(品種)對比園,收集國內主要茶區的茶樹品種、茶優系等共計27個。通過建立山東適制綠茶品種的篩選評價指標和體系,利用最大隸屬度模糊綜合評價,篩選出適宜山東茶區栽培的綠茶適制品種和品系7個[3-6],其中選育出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1個碧霞春(羅漢3號),地方新品系1個毛頭種。
SRAP標記不僅能進行遺傳多樣性研究,也能用于資源的分子鑒別,是研究茶樹遺傳多樣性的有效手段[7,8]。本試驗對表現優良的20個無性系茶樹良種與自選品系在不同立地條件下建立品種(系)對比園,并對其親緣關系進行SRAP分析,以期了解選育和引進茶樹種質資源的親緣關系和遺傳背景。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2018年6月21日在試驗園分別選取20個品種(系)的一芽一葉幼嫩組織20個,編號后交由山東諾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SRAP分析。具體品種編號及來源見表1。
1.2茶樹品種(系)DNA提取、擴增和電泳檢測
DNA提取采用CTAB法[9],同時對提取的DNA樣品分別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檢測后,將提取的DNA直接在4℃保存備用或溶于100 μL TE溶液中于-20℃保存。
PCR擴增體系:反應體系為25 μL,其中10×PCR Buffer 2.5 μL,2.5 mmol·L-1 dNTPs 3 μL,25 ng·μL-1 DNA 1 μL,5 μmol·L-1 上、下游引物各1.5 μL,5 U·μL-1 Taq酶 0.3 μL,用ddH?2O補足體積。
SRAP擴增程序:94℃預變性5 min;94℃變性1 min,35℃退火1 min,72℃延伸1 min,5個循環;94℃變性1 min,50℃退火1 min,72℃延伸1 min,30個循環;72℃延伸10 min,4℃保存。
PCR產物采用6%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恒定功率 50 W 電泳 1.5 h,利用銀染法進行染色,后掃描保存圖片。
1.3SRAP引物 ?參照 Li 等[10]的引物,由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引物10組(表2,表3),對20個樣品進行SRAP擴增。
1.4電泳結果統計及處理分析
根據PAGE電泳結果,凝膠相同遷移率位置上有DNA條帶記為1,無DNA條帶記為0,形成SRAP指紋圖譜。利用POPGENE軟件計算每對SRAP引物的多態性位點數和多態性位點百分率,等位基因數Na,有效等位基因數Ne,各材料間的 Neis 遺傳相似系數 (GS),Neis遺傳多樣性指數(H)和Shannons信息指數(I),并利用 NTSYSpc version 2.10e 軟件根據 Neis 遺傳相似系數采用 UPGMA 方法進行聚類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20個茶樹品種(系)DNA提取質量
茶葉富含多酚,一般的提取試劑盒提取完整性比較差,采用CTAB法提取的茶葉DNA條帶完整,拖尾現象少,DNA沒有降解,電泳結果如圖1,保證了SRAP的準確性。
2.2不同引物對20個茶樹品種(系)SRAP擴增效果
利用10對引物對20種檢測樣本DNA進行SRAP擴增,并進行PAGE電泳分析。PAGE電泳檢測提高多態位點的分辨率,共擴增出256個位點,條帶大小分布在40~500 bp之間,多態差異性明顯,后續數據分析可靠。圖2為引物組合P1的擴增結果。
2.320個茶樹品種(系)的指紋圖譜
指紋圖譜直接反映生物個體在DNA水平上的差異,可有效鑒別茶樹品種,保護品種權。為標記一下我們新選育的茶樹品種碧霞春,根據各對引物組合的穩定性、多態位點百分率、有效等位位點數和其對品種的鑒別能力,篩選出3 對引物組合P1、P2、P9用于茶樹品種指紋圖譜的構建。將代表等位基因位點有無的1和0按順序組成數字指紋,建立了20個茶樹品種的指紋圖譜(表4)。
2.420個茶樹品種(系)的親緣關系分析
利用10對引物在20個樣品中獲得256條擴增片段,在POPGENE軟件中計算10對引物的多樣性指數(表5)。20個茶樣品等位基因平均數(Na)介于1.8077和1.9630之間,平均值為18919;有效等位基因數(Ne)介于1.3676和1.6707之間,平均值為1.4644;Neis遺傳多樣性(H)介于0.2196和0.8930之間,平均值為0.3372;Shannons信息指數(I)介于0.3427~0.5499,平均值為0.4215;多態位點最多達到31個;多態百分數介于84.85%~96.30%,平均值為89.99%。
利用數據,在NTSYS軟件中計算樣品間的遺傳相似系數(GS值),得到供試材料遺傳相似矩陣。遺傳相似系數越大,表明親緣關系越近;遺傳相似系數越小,表明親緣關系越遠。由表6可以看出,?9號和10號遺傳相似系數最高,達到0.9688,9號為自選碧霞春,10號為農抗早,說明兩者親緣關系很近。10號和12號間遺傳相似系數最小,為0.6211,說明農抗早和舒茶早親緣關系較遠。
在遺傳相似系數0.6988處,大體可以將20個品種聚為5類(圖3),其中A類有8個品種,以烏龍茶系列品種為主,分別為水仙、瑞香、大紅袍、本山、肉桂、梅占、黃觀音、毛頭種;B類有9個品種,以來自浙江、湖南、安徽的綠茶品種為主,分別為中茶102、龍井長葉、龍井43、中茶108、玉綠、碧香早、碧霞春、農抗早、勁峰,新選育品種碧霞春與農抗早親緣關系較近;C類有1個品種,為金萱;D類有1個品種為平陽特早;E類有1個品種為舒茶早。
3討論與結論
自選新品系碧霞春母樹為 “南茶北引”時期從山東泰山櫻桃園栽培的黃山群體種實生單株的雜交后代中獲得,該品系有較強的抗寒性和抗病蟲特性。從遺傳相似系數可以看出,碧霞春和農抗早遺傳相似系數達到0.9688,而農抗早來源于安徽,進一步證實碧霞春來自安徽品種群后代的可能性大;農抗早和舒茶早之間遺傳相似系數最小,為0.6211,說明兩品種親緣關系較遠。
試驗選用的20個品種(系)大體可以聚為5類,引進品系毛頭種,雖然來自浙江,但其與烏龍茶系列品種親緣關系較近。舒茶早、平陽特早、金萱與其余品種的親緣關系較遠,形成單獨的各類。金萱雖然是來自臺灣的烏龍茶品種,但與試驗的6個烏龍茶品種水仙、瑞香、大紅袍、本山、梅占、黃觀音親緣關系較遠。
山東茶樹栽培歷史較短,茶樹良種選育工作與浙江、安徽、湖南等主產區相比起步較晚。本研究所選用的20個茶樹品種(系)是在山東有較強適應性的代表品種,也有一定栽培面積,通過遺傳多樣性分析說明其遺傳多樣性水平較高,揭示其遺傳變異較為豐富。這些豐富的種質資源為山東選育當家良種儲備了眾多優良親本,且親本遺傳基礎強大,避免了遺傳背景過于單一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洋, 張麗霞, 向勤锃, 等. 山東茶樹品種引進情況的調查研究[J]. 山東農業科學, 2013, 45(6): 39-43, 54.
[2]侯君合,張云偉,張翠玲.青島地區無性系茶樹移栽成活率比較試驗[J]. 山東農業科學,2011(5): 32-33.
[3]孫海偉,張繼亮,張虹,等.北方設施茶園無性系茶苗移栽技術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6,48(3):31-35.
[4]孫陽陽,周波, 張虹,等.適宜山東茶區栽培的綠茶品種篩選與綜合評價[J].山東農業科學,2017,49(7): 27-33.
[5]曹德航,孫海偉,王會,等.不同防寒措施對幼齡茶園冬季小氣候的影響[J]. 山東農業科學, 2014, 46(3): 28-32.
[6]孫海偉,曹德航,尚濤,等.茶樹抗寒育種及轉基因研究進展[J]. 山東農業科學, 2013, 45(6): 119-122,129.
[7]席春奕,唐茜,吳永勝,等. 30份四川茶樹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與親緣關系的SRAP分析[J]. 貴州農業科學,2013,41(2):6-9.
[8]夏法剛,衷興旺,吳鋒,等.武夷巖茶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與親緣關系的SRAP分析[J].茶葉科學,2017,37(1):78-85.
[9]王關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M].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10] Li G, Qurios C F. 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a new marker system based on a simple PCR reaction: its application to mapping and gene tagging in Brassica[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103(3):455-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