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莉
摘 要:圖書館人力資源素質的高低關系到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本文從圖書館的人員現狀入手,對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了改進措施,認為只有加強人才建設,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文化發展需要,才能使圖書館工作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從而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服務。
關鍵詞:圖書館 人力資源 管理
在大數據時代的影響下,圖書館的工作方式應隨時代潮流更迭而轉變,應做到與時俱進。這就對館員自身的信息素養和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進行信息加工與整合時,保證在高密度信息流下能夠進行有效篩選和綜合判斷,這對于圖書館工作人員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一、現實背景
人力資源的社會發展的主體,在現階段文化事業上更是知識信息的發起者和傳播者,對于圖書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圖書館員不僅要對圖書館系統進行管理調控,而且要因勢利導開展讀者服務工作。所以,優質的圖書館隊伍是保證圖書館事業健康發展的風向標。圖書館的本職工作是為讀者提供服務,其管理模式的改革,應緊扣于提高讀者滿意度,改善讀者服務質量。傳統的以文獻實物為主的管理方式,存在對象單一和效率值低下的問題。而隨著信息化、網絡化進程的加快,讀者對信息的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系統地進行文獻信息服務工作是現如今的重要課題。
圖書館員是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的中心所在,也是開展讀者服務工作的有力實施者。圖書館員在圖書館服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館員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動性將決定服務水平,圖書館員的信息素養影響著讀者對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整體評價。因此,人力資源整合與管理,直接關乎館員職業素質的提升和圖書館文化形象的塑成。
二、面臨的問題
(一)管理模式相對滯后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存在著干部隊伍建設薄弱的問題,一些管理者對圖書館專業知識缺乏深入了解,領導班子成員之間缺乏密切配合,對事務的決定,沒有充分發揮中層管理者在整個組織管理中的橋梁作用。館員存在只進不出,只上不下的狀態,對于館員的考核只是走過場,新員工即使業務能力突出,也不得不論資排輩,把職位或工資提升的機會拱手相讓。這種狀態嚴重地阻礙了激勵和競爭管理機制的建立,時間久了必然會打擊員工的積極性,大家貢獻不同,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這種管理模式必將制約圖書館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圖書情報專業知識技能不足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這要求館員要能在面對龐大的信息流時提取有用的材料,有效評估和整合電子信息資源。在綜合領域上,它還要求圖書館員具有一定的管理和創新能力,這對圖書館員,特別是非圖書館科學專業人員來說,并不是一個很小的壓力和挑戰。
(三)圖書館員職業倦怠
因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自身特點,職業倦怠的出現次數趨于高位。人們對圖書館工作的深入了解不夠,社會上普遍認為圖書館的工作簡單輕松,只是做一些諸如圖書借還服務的簡單勞動,沒有技術含量。尤其是長期從事某一項具體工作的館員,工作熱情不再高漲,加之受到輿論的影響,許多館員把圖書館定位成一個邊緣機構,把自己的工作定位成僅僅是管理圖書的重復勞動。這直接影響了館員的情緒,在工作中總表現出消極的工作狀態,在缺少成就感的情況下形成了職業倦怠。
(四)人員結構不盡合理
目前我國的大多圖書館中,從性別結構來看,基本上,女性比男性多。男女比例的不平衡對圖書館開展工作極為不利。在年齡結構上,年齡組分布不均,老中青相結合的人員隊伍中,以老中年館員的人數居多,青年館員占比不足。從職稱結構來看,不少圖書館高級職稱人員幾乎空白,中級職稱人員比例不足一半,青年圖書館員中為具有初級職稱的人員大有人在,這幾方面給開展高質量、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三、對問題的初步分析及解決辦法
(一)實施科學人才管理
人才是圖書館提升服務的第一資本。在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中,要堅持和貫穿“以人為本”的理念,建立一個新老結合、青年選拔培訓、多人發展、公平競爭等良好的人才體系。在人事制度上,我們必須是開放和程序化的。開放,使所有圖書館員都清楚地認識到努力工作的好處和不努力工作的后果,從而有了前進的道路,激發了工作的積極性。程序化是保證人事決策民主、科學,防止任人唯親現象的發生。如果人事管理制度不明確,決策程序隨意,會影響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給圖書館的正常管理帶來一定的不良后果。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到實處,就是要注重館員的工作和業務能力水平,既要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環境,也要不拘一格引進人才,豐富圖書館人力資源,建立科學的人才競爭機制,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
(二)加強對館員的知識培訓
圖書館是一個提供信息服務的機構,員工若單純具備某一專業知識,則很難做好本職工作。因此,對于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要求,專業知識的層次化體系構建尤為關鍵。館員培訓則是圖書館提升軟實力,進行人力資源建設和開發的重要手段。有效的館員培訓應該依據圖書館長期發展戰略制定培訓方向,以館員的學習需求和業務需求制訂不同時期的培訓計劃和培訓目標,培訓內容可采用多種培訓方式如公開課、講座、參觀、學術研究等,另外要注意加強館員職業道德的培養,使館員能認識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增強館員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加強對館員的知識培訓,具體地說,即專業技術人員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專業知識來完善自身知識體系,來更加科學地進行信息決策;非圖書情報學專業的專業人員,也應通過充分了解圖書館服務架構,來更好地把握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趨勢。
(三)加強對館員的激勵與指導
激勵的目的不僅僅是激發和調動館員的積極性,還要推動館員的創新動力的發揮。圖書館管理者在考慮館員的職業發展時,非常有必要將重點放在滿足館員的高層次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上,充分了解館員的共同需求和個體差異,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個體是集體的一部分,只有實現個人目標和團隊績效的統一,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正向激勵作用。同時,改變傳統的崗位單項選擇,實行崗位雙向選擇和流動的原則,領導者用尊重、關心、理解、信任的態度去激發館員的內在動力,使其工作要求變為工作需要。
(四)優化人員結構配置
圖書館員的人員構成應適應信息潮流,一支能夠適應當前文獻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發展需要的整體隊伍是有效開展讀者服務工作的必備條件。從專業角度來說,圖書館需要配有相應的計算機專業人員,進行管理系統的操作維護。從人員素養來說,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員應明確自身定位,進行角色轉型,由傳統的管理職責向如今的信息服務轉變。從年齡結構來說,圖書館人員隊伍結構應保證老中青三代的有效銜接,實現平穩過渡。老年館員可以在經驗上對中、青年館員進行幫助,中年館員在業務方面具備了嫻熟的能力,而青年館員則汲取老年、中年館員的優勢,取長補短,發揮青年同志的充沛精力,為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勇于創新。
綜上所述,人力資源管理在圖書館事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關鍵,其決定著圖書館今后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圖書館不僅是知識寶庫,也是信息建設的主力軍,更應切實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只有優化人員結構,重視人才培養,才能提高圖書館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文化發展需要,使圖書館工作不斷得到創新和發展,更好地為社會公眾提供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偉紅.內蒙古圖書館工作之我見[J].內蒙古圖書館工作,2014(2):16—19.
[2]左雪梅,王曉燕.《大學圖書情報學刊》1996-2000年載文引文統計分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