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靜原
多位獲得第三屆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的“質量高人”表示,質量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長期不懈努力。尤其是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品質量是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利器;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靈魂;用工匠精神打造“質量時代”是對新時代企業家精神與企業文化的最好詮釋。
質量管理中都有哪些高招、妙招值得企業借鑒?來聽聽獲得第三屆中國質量獎及提名的“質量高人”們怎么說。
質量為王,標準先行。立志“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格力,不僅要做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還堅持從產品質量入手,對標國際。“為讓中國制造贏得全球尊重,企業必須把質量視為生命。”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質量總監施清清告訴記者,格力的產品質量不僅要達到國家標準與國際標準,還要符合消費者心理需求,形成以“質量技術創新驅動循環”與“質量預防五步法”為核心的“完美質量管理模式”。
“以格力電飯煲為例,我們通過自主創新攻克關鍵技術,成功研究出米飯的最佳‘加熱曲線’。在多項試驗測評中,格力電飯煲燜出的米飯無論口感、光澤度還是營養成分均超過日系產品。同時,我們還尤其強調產品可靠性,力求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實現‘零缺陷’突破。”施清清說,在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產品質量是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利器。
“一塊小毛巾,蘊藏大神奇。”浙江潔麗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石昌佳談起自己堅持了30多年的質量管理理念時表示,“作為企業領導者,不能被眼前利益所蒙蔽,要循序漸進地推動工作,使質量文化貫穿于企業生存發展的全過程中。基于這一理念,潔麗雅決心用最好的棉花做最好的產品。”
2010年,潔麗雅挺進全國最大高產優質棉基地——新疆,打造位于南疆阿拉爾市的毛巾品牌產業基地,努力做“世界上最好的毛巾”。石昌佳表示,業界有句話說“世界毛巾中國造”。國內不少行業指標已經超過了國際標準,這源于行業企業對高標準、高質量的長期堅守。
與冷冰冰的工程裝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標準化管理及其為企業帶來的勃勃生機。據介紹,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主導了多項裝備制造業領域國家標準,并持續以新標準、新理念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世界最大斷面矩形盾構機、世界最小硬巖掘進機以及國內首批雙護盾TBM……中鐵裝備不僅在“增品種”上交出完美答卷,更實現了由“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突破。
“我們會一直聚焦質量提升,通過標準化設計與管理,為客戶提供更加細致的工程解決方案及服務。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優秀的地下工程裝備品牌。”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卓普周說。
“濰柴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一躍成為國際化企業的核心動力就是質量。”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旭光表示,企業之所以能“浴火重生”,歸根到底在于質量管理體系及模式的優化提升。
譚旭光介紹,濰柴當年瀕臨破產時,曾積極新建領導團隊,從人治入手抓管理,但這種方式只會在短期內有效,并不是長久之計。在此后的日子里,公司引進了豐田的先進管理模式,努力學習國際化管理方法。再后來,濰柴意識到中國企業迫切需要形成一套與自身匹配的質量管理模式,于是聘請了好幾位國際知名質量管理大師到公司工作,并逐步構建起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生態閉環,實現國內外協同發展。
作為為數不多獲得中國質量獎的民營企業,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以毛紡面料高檔西服為主業,建立了“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發展理念。“我們的前身是一家鄉鎮企業。公司最開始以國有企業為趕超目標,后來又將歐洲發達國家的奢侈品牌視作競爭對手,現階段的任務則是超越自己,挖掘品牌實力。”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麗芬說。
陳麗芬認為,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靈魂。當今,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迅猛,傳統行業也應當靈活運用智能制造實現轉型升級。
上海長海醫院院長鐘海忠認為,唯有通過反復創新實踐,才能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效率。“醫學專業有很多未知領域,只有持續創新、不斷探索、善于總結,才能形成卓有特色的品牌。”鐘海忠介紹說,長海醫院腎結石手術成功率已經從最初的60.3%提高至如今的98.7%,充分體現出醫院質量管理的成效。
“未來,我們要繼續在質量管理上下功夫,既要嚴格遵循規范,又要積極鼓勵創新,努力打造更加優秀的醫療健康品牌。”鐘海忠表示。
曾經一蹶不振的國產奶制品行業如今正在重整旗鼓。比如,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首創了“四個世界級”模式,即憑借世界級先進牧場、世界級領先工廠、世界級一流供應商與世界級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確保生產出世界頂級的高品質奶粉。目前,該公司已獲得6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0項專利,成為國產奶粉行業標桿之一。
“讓每個中國孩子都喝上世界頂級的好奶粉,這是君樂寶的責任。我們要踐行全產業鏈生產模式,實行從牧草種植、奶牛養殖到生產加工一體化經營監管,用心確保牛奶安全。”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總裁魏立華說。
在采訪中,多位企業家表示,用工匠精神打造“質量時代”是對新時代企業家精神與企業文化的最好詮釋。
青島啤酒是我國最早走出國門的品牌之一。歷經百余年奮斗,其系列產品目前已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董建軍把這一切都歸因于強大的質量支撐。
“青島啤酒秉承‘好人釀好酒’的百年世訓,通過長時間實踐慢慢積累形成質量文化,以工匠精神建立更科學的技術標準、更嚴格的管理標準和更精細的操作標準。質量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不懈努力。”據董建軍介紹,從田野到餐桌,每瓶青島啤酒都要接受1800多項質量考驗,保證青島啤酒產品的安全、天然和新鮮。比如,作為原料之一的水要經過7道工序處理,每次檢測包含50多個指標,且工作人員每兩小時就要品嘗一次,辨別可能出現的口感差異;大米要用3天之內脫殼的,一旦超過規定時間就不能再用于釀酒了。
什么樣的陶瓷美器能夠代表瓷中翹楚,以國之名,禮遇天下?景德鎮豐瑤胭脂紅國禮瓷就是這樣的極品。它參照官窯制瓷標準,色澤鮮明、晶瑩剔透,為世界同行所贊譽。
“嚴謹的手工匠人不僅是高質量的踐行者,也是千年文化的傳承人。”景德鎮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豐瑤品牌掌門人朱筱平坦言,“對于景德鎮人來說,陶瓷質量是絕不能失手的‘生死線’。幾十道制瓷工序,只要有一道出了問題,燒出來的瓷器就是殘次品。唯有對質量深深敬畏,我們的產品才能保持高質量、高水準,才不會給景德鎮瓷器這個傳承已久的地域品牌抹黑。”
長期從事藥品生產,至今已走過47個年頭的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也把“高質、惠民、創新、至善”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鏡人表示,以質量贏得消費者的高度肯定,才能真正推動企業向前、向上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