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勝臻 張鵬 錢薇薇
南通市作為全國輕紡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多年來已積累了相當雄厚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和配套優勢,以家紡為典型的紡織產業集群享譽中外。2018年,南通市紡織產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高端紡織企業1403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27.4%;從業人員20.35萬人,占全市規模企業從業人員數21.67%。
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是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手段。
南通市作為全國輕紡工業的發源地之一,多年來已積累了相當雄厚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和配套優勢,以家紡為典型的紡織產業集群享譽中外。2018年,南通市紡織產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高端紡織企業1403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27.4%;從業人員20.35萬人,占全市規模企業從業人員數21.67%。
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是國家及地方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的質量監督計劃,定期在流通或生產領域抽取樣品進行監督檢查,了解被抽查企業及其產品的質量狀況,維護產品質量安全,是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手段。
本次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分析主要從本所承擔的2018年度全部監督抽查任務為基礎,從抽查類型、抽查地區、企業規模及不合格項目的共性等方面進行分析。
南通市纖維檢驗所作為省質監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承檢機構、省工商局商品抽檢承檢機構,2018年完成各類監督抽查1151批次,較2017年度增幅23.6%,其中省級監督抽查260批次,占比22.6%;省工商抽樣檢驗331批次,占比22.6%;市級監督抽樣560批次,占比48.7%(見圖1)。抽檢產品涉及配套床上用品、兒童及嬰幼兒服裝、成人服裝、學生、醫院用公共紡織品等10余種,幾乎涵蓋了紡織品所使用領域。
檢驗依據大多采用現行有效的國家及行業標準,經備案有效的企業標準及產品明示質量要求,相關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等,主要有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T 22844—2009《配套床上用品》、GB/T 29862—2013《紡織品 纖維含量的標識》等。全年監督抽查共發現146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省級監督抽查不合格33批次,不合格率12.7%;省工商抽樣檢驗不合格72批次,不合格率21.8%;市級監督抽查不合格41批次,不合格率7.3%(見表1)。

表1 抽查類型及不合格率
依據產品監督抽查方案,主要考核產品的纖維含量、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水洗尺寸變化率、斷裂強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標志標識等。全年監督抽查中共發現146批次產品不合格,其中纖維含量119批次不合格,占比63.3%;色牢度23批次不合格,占比12.2%;耐摩擦色牢度,占比46.7% ;水洗尺寸變化率、斷裂強力、剝離強度、附件抗拉強力等合計46批次不合格(見表2)。

表2 不合格項目批次及占比
從抽查地區來看(見表3),全年監督抽查產品中標稱生產企業或銷售單位在南通的共768批次,不合格71批次,不合格率9.2%;標稱生產企業本省外市地區的主要是蘇州、無錫、鹽城、南京等地,共抽查138批次,不合格24批次,不合格率17.4%;標稱生產單位為外省市的企業主要分布在上海、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共抽查245批次,不合格51批次,不合格率20.8%。
從抽查地區不合格率統計來看,南通市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優于外省市,但較市級監督抽查不合格率高出近2個百分點,分析原因主要是在承擔省級專項監督檢查中,南通生產的部分標稱功能性的床品未能達到相關標準要求。

表3 抽查地區不合格率統計
(1)纖維含量。纖維種類及其含量是紡織品品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采購紡織品時的關注點。纖維含量明示是企業向消費者傳達產品原料成分的直接方式,消費者可以通過企業明示的纖維含量大致了解產品的性能和舒適程度。纖維含量與明示值不符,不僅不能正確指導消費,同時還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在2018年抽查中,纖維含量不合格共計119批次,不合格占比高達63.3%。從表4中可看出,蠶絲被明示桑蠶絲,檢測結果卻是柞蠶絲100%(中長絲綿);全棉夏被面料標稱為100%棉,實測值卻為棉60.7%、粘纖39.3%;全棉套件纖維含量應為全棉卻為聚酯纖維100%;同時還發現部分產品實測值優于明示值,例如一床單明示纖維含量為棉80%、聚酯纖維20%,實測值卻為棉100%,令人匪夷所思。究其原因,可能一是生產企業未對產品進行檢測,胡亂標稱;二是生產企業工人馬虎大意,弄錯了標識牌。

表4 纖維含量不合格示例(部分)
(2)色牢度。紡織品在其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光照、洗滌、熨燙、汗漬、摩擦和化學藥劑等各種外界的作用,這就要求紡織品的色澤需保持一定牢度。在2018年抽查中共發現23批次色牢度不合格,占比12.2%,涵蓋耐光、耐汗、耐洗、耐皂洗、耐唾液等色牢度,其中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占比最大。造成色牢度不合格原因:一是選擇的染料不匹配或染料本身質量差,造成上色后不易持久保持;二是染色工藝不合理,染色工序中固色沒做好,水洗不清。
(3)水洗尺寸變化率。水洗尺寸變化率是衡量紡織品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標,考核經水洗后尺寸變化的情況,水洗尺寸變化率不合格會影響產品洗滌后的使用性能。本次抽查有12批次不合格,占比6.4%。其中最大超標值高達-8.8%,產品洗滌后嚴重影響使用。
(4)pH值。pH值是衡量紡織品酸堿度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pH值維持在弱酸或中性范圍,對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有益,具有保護皮膚免遭感染的作用。在2018年抽查中有10個批次pH值超標,占比5.3%,超標值高達9.7。pH值過高,則會對人體皮膚有刺激作用,引起瘙癢或刺痛,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造成pH值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為降低成本,隨意減少生產工序,生產過程中水洗(中和)不夠徹底,織物上存在酸堿殘留物,致使產品pH值不合格。
(5)斷裂強力。斷裂強力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的拉伸試驗過程中、試樣被拉斷記錄的最大力,是衡量產品使用壽命的重要指標。在2018年監督抽查中發現6批次斷裂強力項目不合格,占比3.2%,部分產品斷裂強度只有140N,嚴重影響產品使用。造成產品斷裂強力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部分生產企業為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目的,采用了紗支密度較小或原紗質量較差的面料,導致產品斷裂強度達不到標準規定的要求。
(6)防螨性能。隨著消費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不光注重產品美觀舒適,對紡織品衛生、保健等功能也提出要求,近年來防螨功能床品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具有防螨效能的紡織品不僅可以抑螨、驅螨,還可有效防止與塵螨有關疾病的發生。目前紡織品的防螨措施一般包括化學防螨、物理防螨以及天然纖維防螨。
本次抽查發現6批次產品未能達到所宣稱防螨功效,產生原因可能是部分生產企業為了迎合消費者,增加賣點,在未經權威部門檢測情況下,虛標產品具有防螨相關功能。
(7)其他性能要求。在2018年度抽檢中還發現6批次剝離強度不合格,占比3.2%;3批次標志標識不合格,占比1.6%;2批次附件抗拉強力不合格,占比1.1%;1批次填充物回潮率不合格,占比0.5%。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產企業為了節約成本,選擇強度不達標的面料生產,工藝水平粗糙,降低了產品品質。
消費者在選購紡織產品時要識別優劣,可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注意:
1.查看產品標志標識。在采購床上用品時應注意產品的標識標注。首先,要查看標志標識的內容是否齊全。其次,要查看標識文字是否清晰、醒目。再次,要核對吊牌、標簽、包裝說明內容是否一致。
2.要有一定的現場判斷能力。要挑選好紡織品,例如家紡產品,可以將被子平鋪展開,看是否平整均勻,是否厚薄均勻,是否顏色均勻,包邊是否平直方整。查看有無異物、硬物,用手輕壓后,是否可以較快恢復原狀。
3.盡量到正規企業或商場采購紡織產品。查外觀,看做工。目前市場上紡織產品檔次不同,價格差別大,做工和質量差距也大。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為了維護自身品牌,質量控制意識比較強,大多在專業纖維檢驗機構進行產品質量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