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菲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人們經常把“裝飾性”歸結為簡單化、規律化、程序化等等,雖然感覺基本上沒有錯誤,但事實又不是那么簡單。裝飾是表現形式純粹而又簡單的總結序列,“貢布里希”認為,人類對“秩序感”的追尋,就是對節律、對稱、幾何形狀等多種方式的提煉與總結,這實際上就是對形式因素的抽象過程。而這些被抽象過的形式因素,在畫面上都起著裝飾的作用,呈現出了它們在畫面中是通過何種形式、何種表達方式等怎樣體現出裝飾語言的。
《辭源》對裝飾的釋義為“裝者,藏也,飾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指的是對物體表層增添紋樣、色彩形成到美化的目的。語言,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社交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也是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的媒介。人們借助語言保存和傳遞人類文明成果。由此而來,筆者認為在油畫創作中,裝飾語言,主要是指創作者在創作作品時,運用裝飾符號、裝飾構圖、裝飾造型、裝飾色彩、裝飾繪畫技法等裝飾元素所形成、帶有裝飾特征的裝飾性語言,使油畫創作呈現出層次不同的裝飾意味,并把這些裝飾意味通過繪畫這種語言的方式保存下來,傳遞給欣賞者。
很多人認為裝飾元素在畫面中只起著襯托和點綴的作用,是無關緊要的修飾。其實不然,裝飾元素能夠促進畫面情感的傳遞,許多創作者也正是因為對裝飾元素的合理布局應用,使畫面主題顯得更合理生動,具有強烈的視覺感。19世紀英國著名批評家約翰·羅斯金認為:“裝飾藝術與其他藝術之間唯一真正的區別就是他們是否在合適的地方,以及與周圍的主要的或者是輔助的其他藝術是否協調。世界上所有最偉大的藝術都是因為他們有個合適的地點和目的。”
克里姆特是維也納分離派中一位重要畫家,他將裝飾元素直接運用于油畫創作中。他繪畫的用彩和方式,較大程度的受到了日本、古埃及和拜占庭時期拉文納文化的影響,譬如那種平面的、二維的透視畫法,以及經常出現在他作品中帶有某種模式化的人物形象。背景多運用各種符號性的裝飾語言來描繪,并且通過用裝飾性的語言對邊沿線條做出處理,讓畫面展現出形體美感和裝飾意味。
他的肖像畫《阿黛爾·布洛赫·鮑爾的肖像畫I》,被稱為是克里姆特“黃金風格”的巔峰之作。在這幅作品中排山倒海的圖案和裝飾直接體現了裝飾語言的應用。他把拜占庭風格,邁錫尼金色風格,優雅的“青年風格”等多種的裝飾圖案混合到了一起;在服裝描繪上,有著許多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和眼睛形等等的圖案。這些裝飾圖案直觀的呈現在觀賞者的眼簾,直接的體現了油畫創作中的裝飾語言。
《生命樹三部曲》的繪制手法含有圓形、三角形、眼睛形等裝飾圖形,除此之外,也飽含著濃郁的中國東方色彩,把中國祥云圖案柔和其中,文化符號優雅富麗、涵義厚重,祥云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具有上千年的文化歷史,代表著“幸福、和諧”,寓意是讓家庭和和氣氣幸福美滿。
在《阿黛爾·布洛赫·鮑爾的肖像畫II》等肖像畫中,有著許多花草形狀、螺旋形、圓形等各種形狀的裝飾圖形,更值得注意的是,她們背景中的人物形象,對畫面的裝飾也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使畫面達到理想的效果。而這些背景中的人物形象來自于他所收集的東方花瓶,由此看來,中國東方的文化也對他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為繪畫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油畫中的裝飾語言也隨著有了更遼闊的領域與表現方法,同時裝飾思維觀念愈發的顯現出來。基于此,越來越多的油畫藝術家來探討裝飾語言,并在實際創作中進行實踐,從而更好的表達自己作品的思想,展現作品的魅力。
本文通過分析大師的作品來闡述油畫創作中裝飾語言的體現,使我明白了裝飾語言在油畫創作中可以以直接的方式體現出來,也吸引著我向他們學習,使自己的作品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