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 要】目的:探討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的原因。方法: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ERCp手術患者150例作為觀察對象,收集其臨床資料及手術治療相關情況,探討術后并發癥胰腺炎的高危因素。結果:150例患者中術后并發胰腺炎18例(12.00%)。女性患者、胰腺炎病史、胰管顯影、無阻塞性黃疸、SOD、手術時間越長、置管次數多、膽胰管解剖變異等為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的高危因素。結論:ERCp術后并發癥胰腺炎的患者多為女性,無阻塞性黃疸、SOD、胰腺炎病史且手術置管次數多、胰管顯影、手術操作時間45min以上,術后極易并發胰腺炎,臨床應當高度重視。
【關鍵詞】ERCp術后;胰腺炎;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 R248.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002-01
ERCp指的是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是臨床診治肝膽胰疾病最為重要的手段,而ERCp術后并發癥以胰腺炎最為常見,發病率為1%-33%,危險人群發病率高達30%-40%[1]。故而本文特此分析了ERCp手術后胰腺炎發生的高危因素,為臨床有效防治提供參考。現做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150例ERCp手術患者收治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其中男性觀察對象71例,女性觀察對象為79例,年齡20-85歲,平均(55.6±15.4)歲。
1.2 方法 收集患者臨床資料以及手術治療相關情況,其中患者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胰腺炎病史、SOD(乳頭括約肌功能障礙)等;手術治療相關情況包括手術置管、手術時間、胰管顯影。統計分析其資料,分析高危因素。
1.3 觀察指標 ERCP手術后并發胰腺炎指的是血淀粉酶比正常范圍高3倍及以上,且腹痛時間>24h,持續性加重。若全身或者是局部出現并發癥,則提示為重癥胰腺炎。根據國際羅馬Ⅱ標準診斷SOD。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文研究中獲得的數據,用卡方檢驗[n(%)]計數資料差異;用t檢驗(x±s)計量資料差異。最后以P<0.05表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50例患者中術后并發胰腺炎18例(12.00%),其中4例輕癥,14例重癥。經因素分析,女性患者、胰腺炎病史、胰管顯影、無阻塞性黃疸、SOD、手術時間越長、置管次數多、膽胰管解剖變異等等,為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詳情見表1。
3 討論
ERCP屬于侵入性操作,由于胰管、肝膽等部位的解剖結構十分復雜,增大手術治療難度,進而導致術后并發癥也相應的增多。尤其是胰腺炎,最為常見,不僅加重了患者痛苦,而且還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觀察發現,女性患者術后并發胰腺炎的幾率要顯著高于男性患者,有可能是性別原因為其他高危因素提供了有利條件,比如SOD以女性患者居多。存在胰腺炎病史的患者高于無胰腺炎病史,表明既往存在胰腺炎病史的患者,ERCP手術后發生胰腺炎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分析,有可能是因為存在胰腺炎病史的患者,有可能存在基礎病變、易感因素,導致胰腺反復炎癥并改變了胰腺結構,阻礙了胰管分泌。SOD為ERCP手術后并發胰腺炎的高危因素。有可能是因為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使得胰液、膽汁無法排出,進一步增高胰管內壓,增大手術置管難度,最終增大胰腺炎風險[2]。本文發現,無阻塞性黃疸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的幾率高于阻塞性黃疸患者,表明無阻塞性黃疸為ERCP手術后并發胰腺炎的高位因素。有可能是無阻塞性黃疸者的膽道未代償性擴張,造影劑注射時,導致管腔無法緩沖壓力。
除了上述患者自身原因之外,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還有可能與手術操作具有密切的關系。本文觀察發現,手術中胰管顯影2次以上,ERCP手術后并發胰腺炎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因為胰管顯影時,胰管被造影劑充盈過度,導致管內壓力進一步提高,傷及腺泡、管壁,胰液逆流入胰腺實質,激活胰酶而導致胰腺炎,與此同時,造影劑可直接對管壁上皮細胞產生毒性作用。胰管顯影ERCP術后發生胰腺炎的可能性取決于胰管顯影范圍,相較于胰頭部顯影患者,胰體部胰管顯影患者發生胰腺炎的風險更大,而胰腺腺泡、全胰管顯影患者發生胰腺炎的幾率更高,說明胰腺管造影劑量越多,發生胰腺炎的幾率更高,兩者為正相關。手術置管失敗/困難為ERCP手術后并發胰腺炎的高危因素。ERCP實施期間,如果操作者技術欠佳或膽胰管受腫瘤壓迫、壺腹部憩室等生理解剖結構改變,都會增大置管難度,引起反復置管,延長操作時間,導致局部組織水腫、充血或乳頭括約肌痙攣,阻礙胰管引流,最終引起胰腺炎[3]。除此之外,手術操作時長超過45min也會增大術后并發胰腺炎的幾率,手術操作時間增加,表明操作越困難,病變位置十分復雜,長時間侵入性操作有可能會導致壺腹部水腫充血,影響胰液引流,增大胰管內壓,最終并發胰腺炎。
總而言之,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以女性患者居多,且存在胰腺炎病史、SOD、無阻塞性黃疸、手術時間越長、胰管顯影、置管次數多、膽胰管解剖變異等因素,均為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臨床需引起高度重視,積極有效防治,以提高患者手術治療效果,確保患者治療安全。
參考文獻
[1]侯凌.ERCP術后并發胰腺炎的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2):225-226.
[2]彭穎.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術后并發急性胰腺炎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1):220-221.
[3]李艷紅.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并發急性胰腺炎的預防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5,13(07):6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