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摘 要】目的:實驗分析右美托咪定預防小兒麻醉蘇醒期躁動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收治擇期手術治療患兒90例,按雙盲法1:1分組后,每組患兒各有45例,其中實驗組患兒麻醉后予以使用右美托咪定,對照組患兒麻醉后使用生理鹽水。對兩組患兒麻醉蘇醒期心率、應激反應以及躁動發生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結果:實驗組患兒在麻醉蘇醒期心率明顯要低于對照組,(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雖喉罩拔出時間要長于對照組,但差異學檢驗并無統計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在麻醉蘇醒期的醛固酮含量、皮質醇含量要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兒麻醉蘇醒期的躁動發生率4.4%要明顯低于對照組率20.0%,(P<0.05)。結論:右美托咪定可保持患兒心率的穩定、緩解其應激反應、降低麻醉蘇醒期的躁動發生率,用于預防小兒麻醉麻醉蘇醒期躁動的效果顯著。
【關鍵詞】右美托咪定;小兒;麻醉蘇醒;躁動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in preventing restlessness in anesthesia.Methods:Ninety children with electiv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method of 1:1.Each group had 45 children.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dexmedetomidine after anesthesia,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aline after anesthesia.Of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of heart rate,stress respons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gitation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heart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test value had exac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lthough the LMA extubation time was longer than control group,but the difference of tes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aldosterone and cortisol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of anesthes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esthesia restlessness 4.4% incidence rate of 20.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Dexmedetomidine can keep stable and relieve the children's heart rate response to stres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gitation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for the prevention of pediatric anesthesia restlessness effect.
Key words:dexmedetomidine;children;anesthesia;restless
【中圖分類號】 R71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044-01
因小兒具有年齡小的特點,所以無論是治療依從性還是耐受性都相比較差,也由此需要輔以麻醉來保證其能夠順利接受手術治療。七氟醚復合骶管麻醉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麻醉方法,麻醉效果顯著,但存在著麻醉蘇醒期多發躁動的缺點,由此引發較多的并發癥,對手術治療效果有著嚴重的不良影響[1]。基于右美托咪定有效的鎮定作用,此次實驗研究當中,就對右美托咪定在預防小兒麻醉蘇醒期躁動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探究。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擇期手術治療患兒90例,按雙盲法1:1分組后,每組患兒各有45例,所有患兒皆進行七氟醚復合骶管阻滯麻醉,排除有嚴重器官疾病者。實驗組患兒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自3歲~10歲間,均值年齡6.4±0.5歲,疾病類型:闌尾炎患兒14例、腹股溝疝患兒31例。對照組患兒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自3歲~11歲間,均值年齡6.8±0.5歲,疾病類型:闌尾炎患兒13例、腹股溝疝患兒32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性不鮮明,可進行針對性臨床比對(P>0.05)。
1.2 方法 患兒手術前均需要持續6h禁食、4h禁飲,手術前采用靜脈丙泊酚注射液與吸入七氟醚麻醉誘導,之后連接喉罩與呼吸機。取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做骶管穿刺處理,鹽酸布比卡因注射液注射治療。手術過程中采用七氟醚持續吸入麻醉。實驗組患兒在麻醉誘導之后,使用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ug/kg)+生理鹽水稀釋到15ml之后行靜脈輸注。對照組患兒在麻醉誘導之后,使用15ml生理鹽水行靜脈輸注。手術后即刻停止吸入七氟醚,調整氧流量到每分鐘6L,在患兒其吞咽反射能力恢復后,拔除喉罩。
1.3 比較指標 對兩組患兒麻醉蘇醒期心率水平、喉罩拔除時間進行比較。統計兩組患兒應激反應情況(醛固酮含量、皮質醇含量),以及麻醉蘇醒期躁動發生情況。
1.4 數據統計學處理 所有計數數據皆以例(n)、率(%)的模式闡述,并采用卡方(x2)檢驗方法,另外以(x±s)作為計量資料數據的代表,使用t檢驗方法。統計學軟件使用SPSS19.0,P<0.05認定為差異存在顯著性。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兒麻醉蘇醒期心率水平、喉罩拔除時間 統計結果見下表1:實驗組患兒在麻醉蘇醒期心率明顯要低于對照組,(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雖喉罩拔出時間要長于對照組,但差異學檢驗并無統計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在麻醉蘇醒期應激反應指標的觀察 如表2數據統計結果示:實驗組患兒在麻醉蘇醒期的醛固酮含量、皮質醇含量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統計學意義確切(P<0.05)。
2.3 對比兩組患兒在麻醉蘇醒期躁動發生情況 見表3統計結果示:實驗組患兒麻醉蘇醒期的躁動發生率4.4%要明顯低于對照組率的20.0%(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
3 討論
在整個麻醉蘇醒期過程當中,又被分成麻醉深度減淺、自主呼吸、呼吸道反射恢復、清醒這四個階段,蘇醒期躁動是指當患兒處于麻醉蘇醒期時表現出的不恰當行為,像是躁動、興奮、定向障礙、肢體無意識動作、哭喊、呻吟、語無倫次等等均屬于蘇醒期躁動。小兒麻醉后躁動多發生在蘇醒期1h之內,有一定的自限性特點,約在90分鐘后可自行恢復[2]。由于小兒存在著年齡小的特點,所以手術治療耐受性并不高,輔以麻醉方法是為了保證手術能夠順利開展。而由于躁動導致的風險更多,比如破壞血流動力學的不穩定、傷口縫合松動、組織分離裂開、大出血等等情況。所以,為了降低手術切口出血發生率,為創面的愈合、手術恢復創造良好條件,必須要抑制患兒躁動。
七氟醚是小兒吸入麻醉的臨床多用藥,有著確切的麻醉效果,而且并不會給患兒機體造成嚴重損傷,其誘導平穩、蘇醒快速、血流動力學穩定,但七氟醚麻醉應用的一個缺點便是麻醉蘇醒期容易發生躁動。究其主要原因來看,是由于七氟醚的代謝速度較快,而且蘇醒過程中神經系統各部位的恢復程度皆不相同,所以患兒常常在蘇醒期便會感受到疼痛,繼而引發躁動情況產生。
右美托咪定是一種相對選擇性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其應用的良好效果在具有鎮靜、止痛的作用上,而且并不會嚴重影響到患兒的正常呼吸功能,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皆有良好的保護效用[3]。相較于傳統的咪達唑侖等鎮靜藥物,右美托咪定的鎮靜作用是不依賴于γ-氨基丁酸系統的。而咪達唑侖等這些傳統的鎮靜藥物,雖然在抑制術后躁動上有一定的效果,但需要使用大劑量甚至是負荷劑量才能達到鎮靜目的,而由此也會相應的延長蘇醒時間,提高小兒呼吸抑制的風險發生率。右美托咪定可直接作用于藍斑核α2受體,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有著良好的抑制作用,對突觸后膜興奮也有著極佳的抑制作用,繼而發揮有效的鎮靜功效[4]。
上文實驗數據結果表明:實驗組患兒雖喉罩拔出時間要長于對照組,但差異學檢驗并無統計意義(P>0.05)。雖然實驗組患兒喉罩拔除時間要較長,但并不會對最終的治療效果產生很大影響。
右美托咪定對于麻醉蘇醒期患兒的鎮痛作用確切,有利于防止由于七氟醚的代謝速度過快,導致患兒在麻醉蘇醒期便出現切口劇烈疼痛的問題,繼而預防患兒躁動的發生[5]。本次實驗數據結果亦表明:實驗組患兒麻醉蘇醒期的躁動發生率4.4%要明顯低于對照組率的20.0%(P<0.05),檢驗值有確切的統計意義。使用右美托咪定鎮靜時,機體大腦血流與自然睡眠的狀態相近,所以認為右美托咪定的鎮靜催眠可類似于機體的自然睡眠,且允許自然喚醒,是一種具有良好鎮靜效果的鎮靜類藥物。
麻醉蘇醒期患兒躁動的發生便會直接誘發其應激反應,所以應激反應有關指標可直接反應出患兒的躁動發生情況。當患兒有應激反應發生時,其神經系統便會處于興奮狀態,導致大量激素的分泌,從而作用于醛固酮、皮質醇含量的提高。上文實驗數據結果提示:實驗組患兒在麻醉蘇醒期的醛固酮含量、皮質醇含量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統計學意義確切(P<0.05)。由此可見,實驗組患兒因應激反應較輕,所以躁動發生情況也會得到抑制。
綜合以上而言,右美托咪定可保持患兒心率的穩定、緩解其應激反應、降低麻醉蘇醒期的躁動發生率,有利提升小兒手術后蘇醒期的鎮靜程度,應該把右美托咪定作為主要鎮靜藥物,用于預防小兒麻醉麻醉蘇醒期躁動的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宋娟,李青,方向志等.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全麻蘇醒期躁動和寒戰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5,(5):39-41.
[2]邱鳳玉,劉豐華,胡智勇等.右美托咪定對七氟烷麻醉后手術患兒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23):2303-2305.
[3]喬海峰,陳宏志.右美托咪定預防七氟醚麻醉下麥粒腫手術小兒蘇醒期躁動的研究[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6,45(9):843-847.
[4]袁振武,楊昌明,王龍等.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兒麻醉對血流動力學及對蘇醒期躁動和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8,15(7):94-97,106.
[5]余高鋒,金尚怡,宋興榮.右美托咪定在預防小兒全身麻醉后躁動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1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