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


【摘 要】目的:觀察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與復肝康顆粒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方法:選擇肝纖維化指標異常的慢性乙型肝炎122例,隨機分為組,對照組(單用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60例;聯合治療組,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聯合復肝康顆粒.療程為6個月,觀察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HBV-DNA及肝纖維化指標(HA.LN.IVC)的變化.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各項指標改善方面差異有顯著性(P<0.01),聯合治療組在乙肝病毒指標和肝纖維化指標改善方面優于對照組.結論: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與復肝康顆粒有協同抗肝纖維化作用,為臨床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提供了新方法.
【關鍵詞】肝纖維化;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復肝康顆粒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112-01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炎向肝硬化發展的共同途徑,主要表現為細胞外基質成分的生成長降解的失衡,導致在肝仙組織中沉積,減少細胞內膠原合成和細胞外膠原纖維形成,促進膠原的降解是治療慢性肝病肝纖維化的關鍵.肝纖維化是可以預防和逆轉的.為探索有效的抗肝纖維化治療方法,以阻斷和逆轉肝纖維化進程,我們聯合應用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與復肝康顆粒治療慢乙肝肝纖維化患者,以探索臨床抗肝纖維化的新途徑.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血清肝纖維化指標異常的慢性乙肝患者122例,其診斷符合2005年全國病毒性肝炎學術會議標準,并除外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男35例,女性25例,年齡25-55歲,平均40歲;聯合治療組,男38例,女性24例,年齡22-54歲,平均3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輕重方面均相似,經統計學處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用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60例;聯合治療組,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聯合復肝康顆粒.療程為6個月。
1.3 檢查指標 治療前后檢測肝功能(ALT,TBIL,CHE,A/G),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美國雅培試劑定量檢測)及肝纖維化指標包括HA(透明質酸),LN(層粘蛋白)和IVC(IV型膠原)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χ2±S),用統計軟件SPSS10.0單因素變量的方差分析和最小顯著差值法(LSD)的比較和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恢復情況%
2.2 患者治療前后HBV-DNA及乙肝病毒血清學指標變化
2.3 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變化情況
3 討論
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發展的病理過程,其主要機制是肝細胞和內皮細胞的慢性損傷,激活炎性細胞,枯否氏細胞,導致星狀細胞的增性,轉化和分解,合成大量的膠原,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細胞外基質(ECM),ECM參與纖維化過程,從而使肝纖維化病理不斷發展,難以逆轉.控制慢性肝病肝纖維化的發展可改善患者預后.肝穿刺病理檢查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普遍實行以肝穿刺活組織檢查作為診斷與療效評估尚有困難.隨著肝纖維化發生機制的深入研究,發現參與肝纖維化啟動的重要因子隨著肝纖維化的加重活性逐漸升高,其在肝內的表達與血清HA,LN,IVC含量呈正相關, HA,LN,IVC及PCⅢ水平與肝組織纖維化程度一致,故可以作為肝纖維化指標.乙肝肝硬化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肝損傷,是肝纖維化不斷加重的最終結果,阻斷乃至逆轉肝纖維化已成為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的一個關鍵問題. 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是一種新型核苷酸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其中活性成分替諾福韋雙磷酸鹽可通過直接競爭性與天然脫氧核糖底物相結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從而抑制病毒復制。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和穩定病情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能降低轉氨酶,但是諾福韋酯對乙肝的治療是不夠徹底的。隨著中醫藥的不斷發展,中藥在臨床上也得到廣泛應用,復肝康顆粒為中成藥,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癥見周身、小便俱黃,體疲乏力,納呆,惡心厭油,苔黃膩。主要成分柴胡、丹參、香附(醋炙)、黃芪、紅花、桃仁(火覃 )、當歸、赤勺、白芍(炒)、川芎、虎杖、牡丹皮地等。其中柴胡、香附(醋炙)疏肝解郁,理氣寬中。黃芪、赤勺具有保肝調節免疫作用。赤芍可保護肝細胞膜和細胞器的損傷,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和間質炎細胞浸潤,可促進肝纖維組織重吸收,其保肝和抗纖維化的機制與改善肝內微循環,降低門靜脈壓,提高血漿纖維聯接蛋白水平等有關。虎杖降酶,能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再生和減輕炎癥等途徑,使肝功能恢復正常,黃疸清除,并可促進HBsAg滴度下降。丹參、紅花、桃仁(火覃 )、川芎、牡丹皮地均有活血化瘀,改善肝臟微循環作用,改善肝纖維化。
參考文獻
[1]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傳染病雜志,:.
[2]Friedman SL. Liver fibrosis- from bench to bedside[J]. J Hepatol, 2003,38 ( Suppl 1 ) :S38 - 53.
[3]姚光弼.慢性乙型肝炎長期抗病毒治療的目標與策略[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5,23(12):7-8.
[4]俞純山.肝纖維化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