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敏
【摘 要】目的:分析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聯合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的療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對象是選擇30例細菌性腸炎患兒,將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聯合組,各15例。對照組實施頭孢克肟治療,聯合組實施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治療。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腸道菌群情況。結果:聯合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腸道菌群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兒的腸道菌群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能夠使細菌性腸炎患兒的臨床癥狀及腸道菌群情況得到明顯的改善,臨床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小兒細菌性腸炎;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頭孢克肟
【中圖分類號】 R71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118-01
細菌性腸炎是常見、多發的小兒消化系統疾病,臨床上一般采用抗生素為患兒治療,但藥物使用種類、耐藥性的增加以及小兒的體質對抗生素的使用種類、劑量造成了一定的限制[1],且抗生素使用不當會導致較多不良反應出現,引起腹瀉及菌群失調,因此在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時應以控制炎癥和減少不良反應為主。本文旨在探討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的臨床療效,從本院收治的細菌性腸炎患兒中抽取30例作為對象展開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細菌性腸炎患兒,計算機隨機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其中,聯合組:男9例,女6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5.3±1.2)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3.6±1.2)d。對照組:男10例,女5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5.4±1.0)歲,病程2~8 d,平均病程(3.3±1.6)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臨床癥狀及體征與第7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關于細菌性腸炎的診斷標準相符合。②經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為細菌性腸炎。③參與本次研究前未使用微生態制劑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功能不全的患兒。②患有腸梗阻或腸穿孔的患兒。③過敏體質或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兒。
1.2 方法 (1)對照組:實施頭孢克肟治療。口服頭孢克肟干混懸劑3~6 mg/(kg·d),分2次,待大便恢復正常后繼續使用3 d,共治療1周。(2)聯合組:實施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治療。頭孢克肟干混懸劑用法同對照組,根據患兒的年齡予以適量的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商品名:思連康)治療:<1歲,1片/次;1~3歲,2片/次;>3歲,3片/次。均3次/d,采用口服給藥途徑,與頭孢克肟干混懸劑間隔2 h使用,連續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在治療前后檢測兩組患兒的腸道菌群情況。
1.4 判定標準 ①療效判定標準[2]:治療3 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消失且大便次數和性狀恢復正常為顯效。治療3 d后,患兒的臨床癥狀和大便次數、性狀改善明顯為有效。以上標準均未達到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腸道菌群判定標準,分為正常、Ⅰ度、Ⅱ度、Ⅲ度。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Ridi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聯合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腸道菌群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腸道菌群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兒的腸道菌群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小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營養不良等因素的影響,小兒細菌性腸炎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在小兒腹瀉中所占比例為30.0%~36.7%[3],另外細菌耐藥性的增加,限制了抗生素的使用種類及劑量,對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思連康是一種適用于治療與腸道菌群失調相關的腹瀉、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藥物,由雙歧桿菌、蠟樣芽孢桿菌、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等組成,能夠使細菌性腸炎患兒的腸道菌群保持平衡,還能促使腸道正常蠕動,屬于微生態制劑,能建立生物學屏障,可促進腸道免疫力的提高,減輕患兒腹瀉等臨床癥狀。頭孢克肟(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革蘭菌的殺菌作用強,可使腸道炎癥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應用在細菌性腸炎患兒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效果,但不宜長期使用,容易加重腹瀉癥狀,還會導致偽膜性腸炎和菌群失調[4],單純使用的藥效會受到影響。頭孢克肟聯合思連康治療細菌性腸炎患兒在起到協同作用的同時能夠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調節腸道菌群,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聯合組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3.3%,高于對照組的6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腸道菌群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患兒的腸道菌群情況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劉紅英[5]在《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35例療效觀察》中表明,使用思連康、頭孢克肟聯合治療的聯合組細菌性腸炎患兒總有效率為94.3%,腸道菌群正常率為88.6%,均高于單一使用頭孢克肟的對照組(P<0.05)。數據與本文結果相近,表明本文研究可靠性較高。
總之,在小兒細菌性腸炎治療中,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治療的效果明顯比單一用藥更優越,臨床癥狀和腸道菌群情況均可得到有效改善,臨床推廣價值高。
參考文獻
[1]宋冰潔.頭孢克肟聯合蒙脫石散劑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的臨床療效觀察.中國處方藥,2014,12(7):50.
[2]陳丹.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臨床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2):52-53.
[3]陳小瑞.頭孢克肟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 36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4,23(6):46.
[4]張靜,洪巖,段武瓊.頭孢克肟在小兒急性細菌性腸炎中的療效及對炎性指標的影響.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7):970-972.
[5]劉紅英.思連康聯合頭孢克肟治療小兒細菌性腸炎35例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3,5(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