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加艷
【摘 要】目的:探討靜脈留置針發生堵管的原因,并提出相應護理措施,降低靜脈留置針堵管的發生率。方法:工作過程中觀察記錄科室98例應用靜脈留置針患者發生堵管的原因并進行分析。結果:發生靜脈留置針堵管26例,堵管發生率約為26.5%。結論:靜脈留置針發生堵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護理人員應針對其原因提出恰當的護理措施,以降低患者靜脈留置針堵管的發生率,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也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減輕工作負擔。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堵管;原因;護理措施
Key words:Intravenous;catheter;Clogging;Reason;Nursing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142-01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 具有操作簡便、 質軟、套管在靜脈中留置時間相對長可減輕病人反復穿刺的痛苦、不易穿破血管起到很好的保護患者血管的作用、不易發生漏液、減少輸液患者穿刺部位局部疼痛、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1],成為臨床主要的輸液技術手段。然而,在靜脈留置針的應用中,特別是長期置管的患者,常常會導致一些并發癥的發生,其中堵管就是其最常發生的并發癥之一。現對應用靜脈留置針的98例患者堵管的原因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并提出相應護理措施,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科室使用靜脈留置針的98例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41例,年齡25-80歲,平均年齡52.5歲。
1.2 堵管的判斷方法 靜脈留置針堵管表現為輸液速度明顯減慢甚至是停止,靜脈推注時阻力很大甚至是無法推注,回抽時不見回血;或在輸液時發生穿刺部位滲液;置管肢體發生局部腫脹、發紅等[2]。
1.3 調查方法 工作過程中觀察記錄應用靜脈留置針的98例患者,了解患者靜脈留置針發生堵管的機率及其發生的原因。
2 結果
98例患者中發生靜脈留置針堵管26例,堵管發生率約為26.5%。發生原因:封管液的種類選擇不恰當造成堵管4例(4.1%),封管液劑量不足造成堵管3例(3.1%), 封管技術不當造成堵管3例(3.1%),靜脈輸注刺激性及大分子藥物、高營養液沖洗不透徹造成堵管5例(5.0%),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過長造成堵管2例(2.0%),患者凝血功能異常造成堵管1例(1.0%),患者穿刺手臂用力或活動過度造成堵管3例(3.1%);穿刺技術不嫻熟造成堵管2例(2.0%);靜脈留置針留置位置選擇不恰當造成堵管3例(3.1%)。
3 討論
3.1 堵管的原因分析
3.1.1 封管液的種類選擇不恰當 留置針的封管是留置針保留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如何正確選擇封管液的種類、劑量及封液推注方法是留置成功的關鍵[3]。目前臨床常用0.1%肝素生理鹽水和生理鹽水兩種封管液,兩種封管液有不同的作用:肝素是一種硫酸化的帶高負電荷的酸性粘糖混合物,會抑制血小板黏附、集聚以及釋放,是一種高效能的抗凝血物質,用生理鹽水稀釋后作為靜脈留置針封管液,可以有效防止血液回流造成血液聚集凝固,從而減少靜脈血栓的形成,保持血管通暢[4],目前臨床將其作為常規留置針的封管液。生理鹽水不具有抗凝作用,但能維持細胞外液容量、滲透壓與體內鹽水平衡,與血液循環密切相關,用生理鹽水封管可以防止血栓形成[5]。在本組中由于臨床工作中未能選擇恰當的封管液類型造成靜脈留置針堵管4例,堵管發生率為4.1%。
3.1.2 封管液劑量不足 在工作中觀察并發現當封管液劑量不足時,不能達到很好的封管作用,會提高靜脈留置針的堵管率:
3.1.3 封管技術不當 本組中由于封管時沒有嚴格按照脈沖式正壓封管的操作手法、沒有回抽、未及時封管等導致堵管3例,堵管發生率為3.1%。主要由于靜脈留置針肝素帽橡膠的密度很強,如果在封管時一邊向套管內推封管液一邊撤退針頭很容易將封管針頭一下就退出留置針外,從而達不到正壓封管的效果;此外封管時,封管針頭若全部插入套管內,封管液推注完后再退出針頭,使留置針內液體不充盈進而使血液隨拔針時的負壓倒流入留置針管腔內,可導致血液凝聚發生堵管[6];另外,封管時未抽取回血,如:管內已有凝固的血塊而未及時處理反而被封管液推送入留置針管的深部進一步凝固造成堵管、封管不及時均可使血液回流凝固而造成堵管。
3.1.4 靜脈輸注高營養液、刺激性及大分子藥物后沖洗不透徹當靜脈輸注高營養液、刺激性及大分子藥物時,由于溶液濃度比較高,所含物質微粒比其它藥液要大,容易粘附在留置針管道側而造成堵管,如果沒有及時使用沖管液進行沖管,容易造成藥物微粒粘附或者血液回流聚集、凝固造成留置針堵管的發生[6]。本組中由于靜脈輸注高營養液、刺激性及大分子藥物后沖洗不透徹造成堵管5例,堵管發生率為5.0%。
3.1.5 留置時間過長 本組由于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較長發生堵管2例,堵管發生率為2.0%,堵管均在留置4天后發生。有報道[7],套管針留置時間越長,留置針的堵管發生率越高。留置針留置時間過長,留置針尖端會粘附在血管壁,導致回抽時沒有回血或回血量很少,加之其它會導致留置針堵管的因素累積作用,使導管內壁沉積物漸漸增多,堵管的發生率也隨之升高。
3.1.6 凝血功能異常 本組由于凝血功能異常導致靜脈留置針堵管1例,堵管發生率為1.0%,該例患者是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老年女性,由于該患者總膽固醇(10.01mmol/L)、甘油三酯(3.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3.98mmol/L)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0.78mmol/L)明顯低于正常值,血脂代謝異常,血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和管腔縮小加之血液粘稠度增高,易粘附在留置針的針尖及管壁造成堵管。
3.1.7 患者穿刺手臂用力或活動過度 本組中2例骨折患者由于疼痛難耐使用穿刺手臂拉床欄造成其堵管、1例患者用穿刺手臂提重物造成其堵管,堵管發生率為3.2 %。主要原因:當患者穿刺手臂用力或活動過度時,會引起靜脈血液反流,出現回流血凝固堵塞靜脈留置針造成堵管。
3.1.8 穿刺者技術不嫻熟 本組由于穿刺者技術不熟練導致靜脈留置針堵管2例,堵管發生率為2.0%。主要由于穿刺時在血管內來回移動留置針使血管壁受損,血小板聚集在受傷部位及留置針尖端,血液凝聚力增強,形成血栓造成堵管。
3.1.9 靜脈留置針留置位置選擇不恰當 淺靜脈留置針以在上肢留置最為多見,在護理工作中觀察記錄留置針在手背、腕部和內外踝、前臂肘關節下5cm與腕關節上5cm處三個部位留置發生堵管的機率進行觀察記錄,由于靜脈留置針留置部位選擇不當造成堵管3例,堵管發生率為3.1%。主要原因:腕部和內外踝位于關節活動處,關節活動時帶動留置針活動,反復摩擦穿刺處血管,血小板聚集在受傷部位及留置針尖端,血液凝聚力增強,形成血栓造成堵管;前臂肘關節下5cm與腕關節上5cm處面積較大、相對平整,距離關節活動部位遠, 避免了關節活動帶動留置針活動,因此堵管發生率相對要低。
3.2 護理措施
3.2.1 確保護理工作中根據患者的疾病選擇正確的封管液,一般成人用肝素鈉溶液濃度25-125U/mL進行封管,但對于出血性疾病不適宜用肝素鈉封管的患者,可采用生理鹽水封管。
3.2.2 確保使用足量的封管液進行封管 有學者發現[2],使用5 mL稀肝素液封管的堵管率明顯低于使用2 mL稀肝素液封管的堵管率。
3.2.3 采用脈沖式正壓封管方法進行封管 正壓封管法是指用肝素稀釋液或生理鹽水封管時,采用邊推注邊退出針頭的方法,使封管液充滿整個管腔,其可使套管內保持正壓[8]。脈沖式正壓封管可避免血液回流導致堵管。脈沖式沖管可使封管液在導管和導管附近血管內形成小漩渦,沖擊管壁,有利于導管內殘留的藥物和血液沖洗干凈,減少管壁內沉積物的形成及刺激性藥物在局部血管的滯留時間,可減輕藥物對血管及周圍組織的刺激作用,其臨床效果已得到驗證[9],可以大幅度降低堵管的發生率。
3.2.4 封管時,在推注封管液前必須進行回抽,回抽時見有回血且回抽時無阻力、無血凝塊時才能推注封管液。
3.2.5 護理工作中,在輸液完成撥出輸液器針頭后應立即進行封管,尤其是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
3.2.6 患者靜脈輸注高營養液、刺激性及大分子藥物后應及時沖管并且沖管液要足量。有學者建議[10],對于輸入高滲液或刺激性藥物后的患者,認為需先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20mL,再用肝素鹽水正壓封管,可明顯降低堵管和靜脈炎的發生率,延長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多種藥物靜脈滴入或靜脈推注時可采取生理鹽水—藥物—生理鹽水—藥物—生理鹽水—肝素溶液的步驟。在輸注血漿、人血白蛋白、結構脂肪乳、濃氯化鉀等高濃度和脂溶性的液體前后,均應用生理鹽水5-10mL沖管。另外,應改善配液技巧、配液環境和配液裝置,臨床上應減少反復穿刺藥瓶上的橡膠塞;安瓿在開啟使用時不應用砂輪、鑷子等將安瓿打開,因為用砂輪、鑷子等將安瓿打開會使玻璃碎屑落入藥液中,麻世澤等曾報道取2ml、10ml、20ml三種裝有蒸溜水經檢查澄明度合格的安瓿各100支(在割頸及熔封時,安瓿頸要留長一些,以便在打開后能進行第二次熔封),用砂輪打開安瓿,馬上進行第二次熔封,按《中國藥典》進行澄明度檢查,結果2ml的70%,10ml的81%,20ml的97%有玻璃屑[11];還可以使用精密過濾器,減少微粒的產生和殘留于液體中,防止微粒造成留置針堵管。
3.2.7 留置時間不宜過長高榮華等報道[12],靜脈留置時間超過96h后,炎癥反應的嚴重程度明顯加大,機化血栓也明顯增多,從而導致留置針發生堵塞的機率增加。有關靜脈留置時間目前中國尚無統一的標準,美國輸液護理學會將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規定為3d,按照美國BD公司產品說明書的建議,留置時為3-5 d,最好不超過1w。目前臨床護理工作中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不超過3d。
3.2.8 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與交流,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詳盡的解釋,說明使用留置針的優點及其留置期間注意事項,如合理使用留置針側的肢體,不用其提重物、用力拉扯,睡覺時盡量避免壓住留針的肢體,不使穿刺側肢體過度彎曲等是防止導管發生堵塞的有效措施。
3.2.9 護理人員應加強自身操作技能訓練,增加靜脈留置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減少在患者血管內來回移動針頭,正確操作送管,動作輕柔,讓導管“飄進”血管,切忌強行或快速送入,以免破壞血管等造成堵管。提供精心、連續、優質的護理,降低堵管的發生率,減少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減輕其經濟負擔,同時也提高護理效率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患者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護理服務。
3.2.10 護理人員在進行靜脈留置針留置前應做好各方面的綜合評估,如:患者血管、皮膚情況,心理、情緒狀況,年齡因素等,合理選擇靜脈留置針最佳留置位置,例如:煩躁不安的患者盡量避開在腕部和內外踝處留置靜脈留置針,增加病人的舒適度,降低堵管的發生率。
4 小結
與傳統輸液方式相比,靜脈留置針具有許多優點,如:操作簡便、套管質軟、套管在靜脈內留置時間相對較長減輕病人反復穿刺的痛苦、不易穿破血管、保護患者血管、不易發生漏液、減少護理人員工作量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等 。在本調查中發現,靜脈留置針堵管發生的原因包括封管液的種類選擇不恰當;封管液劑量不足;封管技術不當;靜脈輸注高營養液、刺激性及大分子藥物后沖管不透徹;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過長;患者凝血功能異常;患者穿刺手臂用力或活動過度;穿刺技術不嫻熟;留置針留置位置選擇不恰當等。由于靜脈留置針發生堵塞,縮短了留置時間,降低了留置針的使用價值,同時也增加了患者需重新穿刺帶來的痛苦、血管受損及經濟負擔,還會影響醫護人員工作的順利開展,尤其是需輸注化療藥物以及病情危重需長期輸液的患者。由此可見,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針對原因提出預防護理措施,以便降低患者靜脈留置針堵管的發生率,從而減輕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負擔也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丹,馮麗芳靜脈留置針常見并發癥的護理與預防. 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
[2]戚虹.封閉式留置針在靜脈輸液中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5,15(2):78-79.
[3]王文杰, 李翠娥. 靜脈留置管技術的研究進展[J]. 現代護理,2007,13(10):966-968.
[4]饒慶華, 姚麗珍, 劉林凡, 等. 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封管效果的對比研究. 新生兒科雜志, 2001, 16(3):130-132.
[5]郝玉鳳, 孫廣榮, 李冬云. 深靜脈留置管封管方法的臨床研究. 護士進修雜志, 2003, 19(10):941-942.
[6]柴守霞,丁永紅.靜脈留置針發生堵管原因分析及對策.現代臨床護理(Modern Clinical Nursing)2010.9(2).
[7]尚玉之.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06,20(11A):2878-2880.
[8]倪元紅.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堵塞的預防和處理[J].腸外與腸內營養,2009,16(1):61-62.
[9]付喜秀,劉陶文.靜脈留置針并發癥的防治與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6,20(7A):1 698-1 700.
[10]鄭春輝,王鳳,陳強譜.經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并發癥及防治[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700.
[11]麻世澤. 直頸安瓿應該淘汰[J].中國藥學雜志 ,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1979,02.
[12]高榮華,趙改婷,張玉敏,等.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及血管栓塞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4,18(2A):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