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英

【摘 要】目的:分析助產護理干預運用于產婦分娩中的具體效果。方法:選取在本院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共68例分為助產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手段,助產護理組采用助產護理干預手段,對比兩組護理干預手段的具體效果。結果:助產護理組在分娩后平均出血量、護理滿意度、心理舒適度以及生理舒適度方面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兩組的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應用助產干預方式對其進行護理,取得了較佳的應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產婦的產后出血情況,提升其護理滿意度以及舒適度。
【關鍵詞】產婦;助產護理;分娩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191-01
在產婦自然分娩的過程中,其子宮口會發生擴張的狀況,同時會牽連周圍的其他組織,進而引發較為強烈的疼痛,分娩結束后,子宮收縮,可能會引發大量出血的不良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相關臨床研究表明,在產婦分娩過程中應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不僅可以有效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大量出血的發生率。本文旨在分析助產護理干預運用于產婦分娩中的具體效果,具體的研究內容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共68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依據護理方式的區別分為助產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每組各有34例產婦,助產護理組產婦年齡在21~39歲之間,平均年齡(27.63±1.52)歲,孕周在38~41周之間,平均孕周(38.09±0.24)周;常規護理組產婦年齡在22~40歲之間,平均年齡(28.13±1.83)歲,孕周在38~41周之間,平均孕周(38.16±0.19)周;兩組產婦在一般社會性資料方面的差異較小,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產婦知曉本次研究內容,研究內容報備倫理委員會并批準后,開始對照試驗研究。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采用常規干預手段對產婦進行護理,助產護理組采用助產干預手段對產婦進行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健康宣教:在產婦進行自然分娩前,護理人員應主動了解產婦的情緒變化,并給予其必要的心理指導,告知其分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可能發生的不良情況也應提前告知,使其能對可能面臨的疼痛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同時也需要將轉移疼痛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告知產婦,盡量消除其緊張感以及恐懼感[1];(2)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應提前到達產房,調整室內的溫度以及濕度,溫度在23°C左右為宜,濕度在55%左右為宜,并做好室內的清掃以及消毒工作。對于產婦入住的病房,也應定時進行清潔以及通風,保持室內的安靜整潔,從而提升產婦的舒適度;(3)一對一護理:在產婦進入產房后,可以安排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一對一護理,主動了解產婦的合理訴求,對于產婦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并耐心地告知產婦關于自然分娩的經驗,同時做好產婦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其可以能給予產婦更多的鼓勵以及關懷,從而減輕產婦的內心壓力,保證分娩的順利完成[2];(4)飲食護理:在自然分娩后,產婦會因宮縮而產生疼痛感,這時應給予其科學合理的飲食指導,告知其多食用富含營養物質的易消化食物,如牛奶、雞蛋等,口味應以清淡為主,可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蔬菜以及水果等食物,從而使得產婦的體力能夠盡早恢復;(5)安全護理:分娩結束后,密切觀測產婦以及嬰兒的具體情況,并采取有效方式進行止血處理,從而有效減少分娩后的出血量。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產婦自然分娩后的出血情況,分別計算分娩后2h、24h平均出血量,并進行比較分析。
針對本次對比護理方式的需求,專門設計《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以及《護理舒適度調查表》,在研究結束前,請產婦或者其家屬填寫問卷,并進行回收統計,分別計算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心理舒適度以及生理舒適度。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EXCEL電子表格工具對對照試驗中得到的各項數據進行統計匯總,數據處理工具選擇最新版的SP9.0SS1統計工具,n表示計數值,%代表百分比數值,使用(x±s)作為統計中的計量數值,使用t或x2進行檢驗,當得到的P值<0.05時,組間有明顯差異,差異值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娩后出血量比較結果 在自然分娩結束后2h以及24h,助產護理組產婦的平均出血量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兩組的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比較結果見下表1。
2.2 護理滿意度以及舒適度比較結果 助產護理組產婦在護理滿意度、心理舒適度以及生理舒適度方面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兩組的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比較結果見下表2。
3 討論
護理在產婦自然分娩的過程中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不僅影響著自然分娩的順利進行,也對產婦的產后恢復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助產護理主要是為產婦提供更加專業化、人性化的護理服務,從而有效減輕分娩帶給產婦的痛苦,最大程度地降低分娩后的出血量,促進產婦體力的盡早恢復[3]。通過本次的研究結果也可以得知,采取助產護理干預方式的助產護理組,在分娩后平均出血量、護理滿意度、心理舒適度以及生理舒適度方面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兩組的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助產護理干預方式為產婦的產后恢復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也為產婦和嬰兒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助產護理干預運用于產婦分娩中,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應用效果,有效地提升了產婦在分娩中的舒適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其心理壓力,提升了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同時醫院也應不斷加強對產科護理人員的培訓,使其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科學護理知識,進而為產婦提供更為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姜權芳. 溫馨助產護理干預對48例產婦分娩及產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 2017, 7(8):326-327.
[2]陳紅兒, 沈利娜, 胡慧紅. 助產士助產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質量的效果評價研究[J].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17, 37(8):972-973.
[3]蔡娟. 助產護理干預對高齡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效果分析[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