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佳 張玲玲
【摘 要】目的:分析并探索臨床干預對功能障礙子宮內出血的影響通過子宮鏡高頻率微波子宮內膜移除。方法:根據隨機化的原理,90個患有功能障礙子宮出血的病人需要子宮鏡和高頻微波子宮內膜切開術在我們的醫院接受治療,他們被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個組有45個病例。對照組的病人接受了常規護理,而觀察小組的病人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臨床干預。結果:在觀察組的疼痛程度,陰道出血的體積和心率比對照組的低,而且統計學上的差異是顯著的(P<0。01)。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有效比例分別是97.8%和88.9%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的要高。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滿意度分別是95.6%和82.2%。觀察組的滿意度比對照組要高,而差異在統計學上是顯著的。結論:對患有功能障礙的子宮內出血的患者進行綜合臨床干預治療宮腔鏡高頻微波子宮內膜切開術不僅縮短了手術時間,減輕了疼痛,陰道出血和心率的降低,同時也改善了總的治療效果和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有效地減輕了手術造成的身體和精神創傷,這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心理干預;功能失調型子宮出血;宮腔鏡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239-01
引言:功能障礙的子宮出血(下文中稱為功血)是由于生殖內分泌軸的機能障礙引起的子宮出血異常。目前,子宮鏡的高頻微波子宮內膜移除已經成為了功能障礙的子宮內出血的首選治療方法因為它的創傷更小,恢復和子宮保存能力更強。然而,宮腔鏡用高頻微波切除子宮內膜異位后出現了一些并發癥。手術前后綜合護理,可幫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疼痛。在這項研究中,在我們的醫院里,對功能失調的子宮內出血患者進行高頻微波子宮內膜切除手術治療,以探索對宮腔鏡高頻微波子宮內膜切除治療的心理因素的影響,對功能障礙的子宮內出血病人的治療和影響。
1 一般資料
有90個患有功能障礙子宮內出血的患者通過子宮鏡和高頻微波子宮內膜切除術被隨機選擇為研究對象。他們被分為對照組和觀察小組,每個組有45個病例根據簡單的隨機分組方法。其中,有45歲婦女在對照組,32-55歲,平均年齡(43.5+5.6)年。疾病的病程是5到28個月,平均持續時間為(13.5+6)個月。在觀測組中,45名年齡在33-53歲,平均年齡為(44.6+4.9)年的女性,有6-26個月的病程,平均(12.8+3.2)月。統計分析表明這兩組人的年齡和病齡沒有顯著差異,而數據是相似的。案例入選標準:所有的病人都在根據第七版的婦產科學的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測試中發現了子宮功能失調的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有功能障礙的子宮內出血的患者不愿意或不需要接受高頻微波子宮內膜切開術和語言交流障礙。[1]
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的日常護理,包括術前器械的準備和消毒:術前,護士應首先檢查手術中使用的宮腔鏡系統和設備,確保其正常運行,設備各部分連接良好,然后對設備連接和設備進行消毒消毒。醫護人員的密切合作:
(1)手術室的溫度在手術前調整到適當的溫度。
(2)在手術前,病人會被吸入氧氣吸入器或鼻腔導管;手術過程中病人的生命體征受到密切監控。
(3)輸液泵的壓力保持在70-120毫米的Hg流速調整到20-250m1/分鐘。
(4)在手術期間積極與臨床醫生合作。
手術后陰道分泌物的護理
(1)醫務人員要正確的判斷手術后病人是否有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出血或其它組織流體。
(2)特定的護理包括的內容:確保陰道衛生,每天用陰道清潔劑清潔腹膜;更換衛生棉經常會使陰部干燥。應該對有大量陰道出血的病人進行治療,正確的止血措施,例如適量的后葉催產素,應該在消除內出血可能性之后服用。
對手術之后的并發癥進行的護理:
(1)手術之后的病人也許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例如反胃、出血等。醫務員工應該密切觀注病人是不是出現了有上述的不良反應。
(2)如果上述癥狀在手術后出現,則管床醫生要對他們進行相對應的癥狀治療。
觀察組的病人根據常規護理接受了心理方面的護理
(1)在手術前后,護士應該對病人有耐心,和病人交流,盡量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
(2)將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對病人心理狀態的正確評估,進行相對應的心理護理對策。
(3)介紹了手術前子宮鏡的優點和缺點,闡述了手術期間和術后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對相對應的預防措施進行闡述了,從而能夠積極的配合醫務人員的工作。與病人解釋手術之后出現程度不同的疼痛的緣由,這樣他們就能放松自己的大腦并在精神放松狀態下應對手術。
3 討論
子宮出血異常是婦科常見病,是內分泌疾病的一種。根據排卵或不排卵,可分為無排卵功能異常出血和排卵功能。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改進,宮腔鏡檢查已成為一種臨床治療功能障礙的子宮出血的普通微創手術。采用高頻微波的子宮鏡檢查子宮內膜消融取代了傳統的藥物和子宮切除術,具有獨特的優點。但是,一些研究結果得到了報告:在臨床婦科、高頻微波子宮內膜清除測試中具有廣泛應用,已經逐漸發現了子宮鏡的子宮內膜移除的缺點,這也可以將恐懼,緊張,焦慮,以及其他心理的情緒就像傳統的治療方法給病人帶來。如果術中手術與護理及術后護理配合,顯然會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緒和不良反應,幫助病人避免不必要的疼痛。
因此,為了防止并減輕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開術和高頻微波后的不良反應,并很好地優化術后的負面影響,經過對護理工作的手術和病人的滿意度,臨床的治療需要對高頻微波子宮內膜切除進行全面的臨床干預并在手術后進行適當的臨床干預。在手術過程中,醫生需要大量的外科手術。合作的醫護人員不但要對術中使用的全部儀器和設備非常熟悉,還要熟悉病人的病情以及整個手術過程。手術后,需要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規范化的護理,指導家庭成員正確地進行護理。[2]
結語
我們可以看到在手術后子宮功能紊亂的患者的綜合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整體的治療效果和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從而有效地減少手術造成的身體和精神創傷。因此,綜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以使病人及早恢復。
參考文獻
[1]俞惠珍.宮腔鏡手術中行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8):242+248.
[2]高明月,鄧春霞.宮腔鏡手術治療功能失調型子宮出血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03):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