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輝

【摘 要】目的:關于牙列錯頜畸形患者應用兩種固定正畸矯治方案預后的臨床療效比較探究。方法:選取80例來我院進行口腔疾病檢查與預后的患者進行研究,經安氏分類法診斷分析,全部患者為第2類第1分類錯頜,制定兩種治療方案分組進行應用,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固定正畸(單期)治療,觀察組按照雙期固定正畸+肌激動器療法進行預后,記錄及對比兩組患者矯治期間的各項數據。結果:觀察組患者矯治結果好,數據較之于對照組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干預錯頜畸形期間,可應用價值高的肌激動器+雙期固定正畸治療方案,有助于患者畸形牙列盡快矯治到正常狀態。
【關鍵詞】肌激動器;固定正畸;雙期;單期;矯治;療效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267-01
牙齒隨著人體的生長發育會隨之生長,但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很多人會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口腔問題,其中錯頜畸形發生率較高,具體表現為患者牙列排列亂、上下頜骨前突及深覆合等,該種牙列畸形問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患者牙列美觀性下降,制約口頜功能的有效發揮,還會引發患者牙周病等口腔病,所以患者在確診為錯頜畸形后,需要聽從醫囑盡快接受固定正畸治療。分析當前用于治療錯頜畸形的治療方法,發現固定正畸法的矯治療效確切,主要分為單期與雙期治療,由于不同治療次數導致的治療結果略有差異,所以本文研究期間,選擇確診患者,分組分別進行固定正畸的單期、雙期治療,并且輔以觀察組患者肌激動器同時矯治,結合患者治療結果,評價適用于錯頜畸形治療的最佳治療方案。研究內容包括: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8年1月~12月口腔科接收的患者,經檢查屬牙列錯頜畸形的80例分組(觀察組、對照組),作以不同正畸治療方案應用價值的研究;患者中男多于女,人數分別為53例、27例;平均年齡為(15.3±3.7)歲;對比患者基本資料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者治療時按照單期固定正畸療法的要求,先進行為期4個月的口腔牙列擴弓矯正處理,待矯正達標后牽引牙列,作以上下牙列的內收、前移處理后即為治療完成。觀察組-該組40例患者分為兩期進行畸形牙列矯治,第Ⅰ期時,指導患者于口腔內佩戴肌激動器(日均佩戴時間需超過12小時),以此調整上下頜位置,重建上下頜關系,要求對齊患者的牙列上下中線,確保頜面關系可逐漸恢復正常;應用肌激動器擴弓牙列期間,可應用分裂簧進行處理,置于下牙處的舌側塑膠需要超過該位置的切緣處,唇面與塑膠保持四分之一的接觸;結合患者錯頜畸形情況,如果超頜(上頜)距離在7mm以上,需要指導患者定期調整分裂簧,下頜有較大幅度的前伸表現,需要控制垂直打開量,盡量讓其處于較低水平。應用肌激動器矯治12月后,回院檢查患者牙列擴弓及恒牙替換情況,若符合Ⅱ期矯治標準,按照對照組患者的矯治流程給予患者牙列畸形矯治。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半年的矯治后隨訪,應用顯效、好轉、無效評價矯治效果,患者面部側面未見牙齒突出等表現,面型較好,咬合關系正常,上下頜突出度與前伸程度較輕,接近于正常表現為矯治顯效,患者錯頜畸形表現、側貌及上下頜咬合關系有著較大幅度的改善為矯治好轉,患者側貌美觀度低,咬合關系不正常,深覆頜及牙列不整齊情況未見任何變化為矯治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例數與好轉例數總和的百分比。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5軟件統計學分析數據,計數資料n(%)表示、X2檢驗,P<0.05為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矯治有效的人數多,總有效率遠高于另一組,組間數據對比存在差異與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參見表一:
3 討論
安氏第2類第1分類錯頜畸形屬于牙列遠中錯問題,發生于患者深覆頜、深覆蓋等牙列畸形問題中,存在上頜前牙唇向傾斜、磨牙遠中錯頜關系等表現,治療時需要從患者頜面面型、側貌及上下頜咬合關系改善角度進行矯治,以期患者可獲得較為理想的牙列錯頜畸形矯治結果。
固定正畸療法的臨床應用有效性高,作用于患者畸形牙列處,能夠有效地發揮出牙列前移及內收作用,如果患者年齡處于畸形問題發生初期,采用該療法預后的效果更佳,一般情況下雙期固定正畸的應用效果優于單期,以此患者治療時可先采用肌激動器在Ⅰ期對頜骨關系進行矯正,確保患者經過一定周期的治療處于異常狀態的牙頜面可良好的進行不良狀態的調節、改善,之后再在Ⅱ期對牙列移動變化表現采用固定矯治器繼續進行矯治,便可以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1]。本文研究期間,觀察組的40例患者預后時應用了基于肌激動器的雙期固定正畸治療方案,分析預后質量可知該組患者經過矯治后的牙列畸形、面型不佳、咬合關系異常等情況均得到良好的干預,避免了上下頜骨異常生長情況出現,而對照組中則有6例患者顯示治療無效,所以不同治療期數正畸療法作用于錯頜畸形治療中,呈現出不同的治療療效,數據比較后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差異P<0.05.
綜上所述,口腔科醫生在治療錯頜畸形過程中,需要對正畸治療法應用時的最佳治療期數、療效、矯治有效率等內容作以深入的了解,從而可結合前來就診患者的錯頜畸形具體情況,大力進行肌激動器與固定正畸雙期療法的聯合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劉興翠.固定正畸后牙根吸收的部分影響因素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4):4754-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