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琛

【摘 要】目的:探究MRI在前交叉韌帶損傷輔助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間疑診為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67例,對其先后采用臨床常規檢查和MRI檢查,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分析臨床常規檢查和MRI輔助臨床檢查的準確性、靈敏性和特異性。結果:以關節鏡檢查為參考,前交叉韌帶損傷49例,非前交叉韌帶損傷18例,MRI輔助臨床檢查在前交叉韌帶損傷診斷中的敏感性(95.92%)、特異性(94.44%)和準確性(95.52%)均大于常規臨床檢查[(75.51%),(61.11%),(71.6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MRI輔助臨床檢查能夠有效提高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診斷準確性,為其臨床治療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關鍵詞】MRI;前交叉韌帶損傷;輔助診斷;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 R445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267-02
前言
前交叉韌帶損傷通常是由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的一種疾病,前交叉韌帶受損后會降低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如不及時治療,極易對患肢的關節軟骨、半月板等部位造成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1]。臨床上,關節鏡為前交叉韌帶損傷診斷的金標準,但由于其具有創傷性,不易被患者所接受,而常規臨床檢查極易出現漏診,從而導致患者病情治療時機的延誤,不利于其預后效果的提高[2]。為此,本文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間接收的67例疑診為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MRI輔助常規臨床檢查的作用,具體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期間收診的疑為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中,抽取67例作為觀察對象。在本組患者中,男38例,女29例;年齡為18~64歲不等,平均年齡為(41.32±8.59)歲;其中左膝損傷36例,右膝損傷31例;在損傷原因上,交通傷32例,運動傷10例,撞擊傷16例,扭傷9例。所有患者均具知情權,且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常規臨床檢查:患者取平臥位,進行前抽屜試驗,患膝屈伸90°,髖部屈伸45°,固定患者雙足,將其消退上部從后向前牽拉,患肢與健肢相比,脛骨前移表示陽性。
MRI輔助臨床檢查:其中臨床檢查方式與上述相同,在MRI檢查中,患者取仰臥位,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SignaHDe 1.5T核磁共振掃描儀進行檢查,層厚為4mm,層距為1mm,矩形為256×192,觀察患者膝關節征象,并做出相應的診斷。
1.3 觀察指標 以關節鏡檢查為金標準,統計常規臨床檢查和MRI輔助臨床檢查的診斷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的相關數據并分析。其中敏感性=真陽性/(真陽+假陰性)×100%;特異性=真陰/(真陰+假陽性)×100%;準確性=(真陽+真陰)/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67例疑為前交叉韌帶損傷患者的臨床數據輸入SPSS19.0處理,診斷敏感性、特異性以及準確性以百分比的形式描述,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檢查方式的結果 關節鏡檢查顯示,前交叉韌帶49例,非前交叉韌帶18例。以此為金標準,常規臨床檢查顯示,前交叉韌帶48例,非前交叉韌帶19例,其中漏診2例,誤診1例;MRI輔助臨床檢查顯示,前交叉韌帶44例,非前交叉韌帶23例,其中漏診12例,誤診7例,詳見表1。
2.2 兩種檢查的準確性、敏感性和特異性對比 MRI輔助臨床檢查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均高于常規臨床檢查,其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前交叉韌帶損傷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前交叉韌帶作為膝關節功能的重要結構,其損傷會降低膝關節的穩定性,導致患者行走等日常生活活動受到影響[3]。臨床上,前交叉韌帶損傷需要及早檢出并給予相應治療,以免引發其他部位受損,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降低,常規臨床檢查主要是根據患者損傷情況以及關節功能,交易受個體差異、肌肉痙攣、肢體血腫等因素影響,導致誤診、漏診現象[4]。MRI是一種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技術,其具有無創性、安全性等優勢,掃描患者局部部位能夠直接觀察到關節內部結構,且其對關節處的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具有良好的分辨率[5],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本研究中,常規臨床檢查雖然通過對患者膝關節功能的觀察,對患肢病變做出相應的診斷,但由于個體差異,極易出現漏診現象,對此,采用MRI輔助檢查,能夠有效觀察到局部組織損傷,提高其診斷準確性。因此,研究結果顯示,參照關節鏡檢查結果(陽性49例,陰性18例),MRI輔助臨床檢查中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均高于常規臨床檢查,數據上差異顯著(P<0.05),說明MRI在前交叉韌帶損傷輔助診斷中應用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MRI在前交叉韌帶損傷的臨床檢查中具有很大的輔助作用,能夠通過觀察膝關節征象提高其診斷的準確性和靈敏性,在臨床上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勇. MRI在前交叉韌帶損傷輔助診斷中的應用[J]. 中國CT和MRI雜志, 2016, 14(10):127-129.
[2]潘小磊. 前交叉韌帶損傷采用MRI診斷的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7(14):63-63.
[3]歸俊, 馬春艷, 彭寶玉,等. 前交叉韌帶損傷MRI診斷及臨床診斷比較研究#[J]. 中國醫藥導刊, 2016, 18(12):1201-1202.
[4]王浩, 劉學章, 張雷. 前交叉韌帶損傷MRI診斷與臨床診斷對比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17):52-53.
[5]張南, 錢學江, 劉中沖,等. MRI對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診斷的假陽性及假陰性的病例分析[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7, 27(5):88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