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京 周慶豐
摘 要 植物保護技術是防治植物病蟲害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促進植物的生長,可以分為化學、物理等防治方法。基于此,首先闡述植保技術的概念,然后分析植保技術應用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促進植保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建議。
關鍵詞 植保技術;現代農業;農業生產
中圖分類號:S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2.012
針對當前植物保護中越來越嚴重的化學防治方法濫用問題,農業領域提出了一種綠色植保技術,這項技術的提出,使農藥等化學方法濫用現象得到了控制,有助于促進綠色農業發展,并保持生態環境的穩定。因此,對綠色植保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其意義十分重大。
1 綠色植保技術分析
1.1 綠色植保技術的概念
綠色植保技術又被稱為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法,與化學防治方法相比,該技術對農藥的使用和理念方法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綠色植保技術要求農戶不得使用高濃度的農藥;在防治方法的選擇上,盡量以生物防治為主;在理念上,以保證人類安全、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與標準相符為主。
1.2 綠色植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在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背景下,國家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十分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生態環境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影響各產業。據查閱統計資料得知,每年治理生態環境問題所花費的資金高達上千億元,如在農村修復667 m2土壤的平均費用為38 000元。而農藥過度使用就是農村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見,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綠色植保技術十分重要,有助于保持農村生態環境。
伴隨著物質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農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綠色無公害的綠色農產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認可,雖然這類產品價格遠遠高于普通農產品,但人們出于身體健康的考慮,依然將綠色農產品作為主要選擇。通常情況下,綠色農產品的價格是普通農產品價格的2~3倍,如普通農產品的價格為6元/kg,而綠色農產品的價格可能為16元/kg,究其原因,主要是綠色農產品產量較低,由于不能使用農藥,故農戶需要付出較大的生產成本。食用綠色農產品已經成為趨勢,而綠色農產品生產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其自身都具有生物選擇性,即生物都會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而不斷進化,對于植物而言,在農藥的長期影響下,其耐藥性會不斷增強,農藥的有效性會受到影響,為保持農藥的應用效果,農戶只能選擇加大農藥劑量,長此以往,就會產生一種惡性循環。最終甚至會產生一種完全抵御各種農藥的雜草植物或害蟲,繼而威脅農業的發展,故應用綠色植保技術,從源頭上控制各種病蟲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植保技術應用中存在的不足及促進其應用的建議
2.1 植保技術應用中存在的不足
2.1.1 技術水平低下
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植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情況不容樂觀,具體表現為技術水平低下,特別是在監控和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無法保護生態環境以及使用環境友好型材料。在一些農業技術發達的地區,由于應用力度不足,農戶無法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應用技術,導致技術濫用現象頻繁出現,最終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效果,打消了農戶應用植保技術的積極性。
2.1.2 推廣力度不強
我國農業發展呈現出東強西弱的特點,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農業發展十分落后,植保技術尚未在這些地區得到推廣和普及。
2.1.3 化學防治方法依然是主要方法
目前,化學防治方法在農業生產中的地位依然穩固,生物防治尚未得到農戶的重視,并且在應用方面還存在不合理的情況,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不符[1]。
2.2 促進植保技術在現代農業中應用的建議
2.2.1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建議政府部門重視植保技術的應用,通過追加投資的方式,為農戶應用植保技術提供支持和幫助,在農戶購置新設備和應用新技術時給予一定的補貼,例如,農戶在購買新設備需要花費2萬元,政府部門應通過農業補貼的方式,給予農戶50%的補貼,即農戶僅花費1萬元,就可以購買價值為2萬元的農業設備,這種措施有助于激發農戶應用植保技術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加大監控力度,對植保技術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保證植保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效果。
2.2.2 加強宣傳力度
在植保技術引進之后,有關部門應做好技術的宣傳工作,擴大技術宣傳范圍,增強技術的影響力,以激發農戶了解和應用技術的興趣。政府部門應將植保技術內容和應用意義作為重點宣傳內容,通過多種宣傳方式的共同使用,強化宣傳的效果,如新媒體渠道,以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為主;傳統媒體渠道,以開會和公示欄宣傳為主。此外,有關部門還要定期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層,指導農戶應用植保技術,只有這樣,才能讓農戶真正掌握這項技術。常用的綠色植保技術包括以下3種。1)頻振式殺蟲燈。在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時應用頻振式殺蟲燈,其效果十分顯著,該設備屬于一種物理防治方法,通過利用害蟲喜光的特點,將害蟲吸引到光源進行集中滅殺,以實現減少害蟲數量和農藥使用量的目的,鑒于此,農業技術人員應該讓農戶掌握這種殺蟲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實踐之中[2]。2)黃板。黃板同樣屬于一種無污染、無公害的物理防治技術,在控制蟲害方面的優勢明顯,農業技術人員應該讓農戶掌握黃板的正確用法,如在應用過程中,盡量使黃板與蔬菜高度接觸,同時增加黃板數量,以發揮出其最大作用。通過黃板的應用,減少農藥使用量,從而保證農產品質量和生態環境的穩定性。3)性誘劑。性誘劑在與傳統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差別顯著,通過對害蟲雌性激素的使用,滅殺雄蟲,以減少幼蟲的出生量,是一種從根本上控制害蟲數量的方法。
上述3種植保技術都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建議技術人員作為重點推廣內容,并通過試驗演示的方式,加深農戶對這些技術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推廣植保技術的目的。
2.2.3 構建病蟲害防治體系
農戶應貫徹執行有關部門的號召,不僅要了解和掌握技術,還要將其應用于實踐中,基于多種病蟲害防治方法,構建病蟲害防治體系,以強化植保技術的應用效果。具體表現為減少農藥使用,重視生物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的應用,通過病蟲害防治體系的構建,促進綠色農業的發展[3]。
2.2.4 構建和完善病蟲害預報系統
現代農業的發展深受病蟲害的困擾,而植保技術是防控病蟲害的有效措施。通過病蟲害預報系統的構建,收集和分析農業生產中常見的病蟲害問題,在此基礎上,對病蟲害進行準確的預報,為農戶做好病蟲害防控準備,創造有利的條件,有利于減少農業損失。此外,技術人員還應監測病蟲害,并整理和匯總不同地區的病蟲害信息,掌握病蟲害的發病特點和過程,有針對性地研發技術或消滅病蟲害暴發的根源,以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3 結語
應用植保技術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途徑,植保技術在防控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量以及保護生態環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建議有關部門應重視植保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并通過給予補貼和實踐指導的方式,讓農戶重視植保技術的應用價值,并落實到農業生產之中。
參考文獻:
[1] 楊愛英,劉清瑞.現代農業中植物保護技術的運用[J].農家參謀,2019(19):25.
[2] 史淑萍.論現代農業發展中綠色植保技術的重要性及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3):41-42.
[3] 吳燕.淺談農業生產中綠色植保技術的應用[J].南方農業,2018,12(14):52,5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