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恒
摘 要 在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下,林下經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具體來說,在山區開展林下經濟,不僅能夠有效利用林下資源,還能積極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實現山區脫貧致富。基于此,分析山區林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促進山區林下經濟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 林下經濟;經營模式;發展對策;南方山區
中圖分類號:F326.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2.039
山區林下經濟,即利用現有的林地資源和自然環境發展起來的林下產業,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1)林下種植,即有效利用林下資源進行種植工作,如林果、林茶、林菜種植等。2)林
下養殖,即將養殖與林下環境改善相結合。林下養殖不僅能提高禽畜的質量,而且養殖的禽畜能對林下環境進行改良,如林畜、林蜂、林漁養殖。3)林下產品加工和采集,即對林下的一些野生產品進行加工出售,如林下的野菜、竹筍、野生菌等產品。4)森林景觀利用,即通過林下自然的生態景觀進行旅游開發,并以此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1]。
在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林業資源、農業資源和畜牧資源的協調來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從而使農業經濟規模化發展。但是,在當前林下經濟深入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要積極尋找策略方法,解決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促進山區經濟的發展。
1 山區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山區林下經濟的發展還處于探索階段,所以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難免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1.1 勞動力短缺
林下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但是在當前林下經濟發展中,存在著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具體來說,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當前林下作業基本都是靠人工完成,而且有很多的林下作業不能用機器完成。但是,當前農村普遍存在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的現狀,使得留在山區進行林下種植的勞動力相對較少,從而造成了林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致使林下經濟不能夠快速的發展。
1.2 基礎設施與技術不完善
當前林下經濟的發展還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1)在山區進行林下種植,所以在交通運輸和配套的水電設備上難免有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山區林下經濟行業的發展不僅要面對生產與加工的難題,還要解決運輸與銷售的問題,從而無形之中增加了林下經濟發展的成本,使林下經濟不能快速的發展。2)林下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與設備支持,但是在當前山區的林下種植中,由于種植戶一般都是文化水平比較低的農民,所以很難使用先進的、科學的種植技術進行種植,造成林下經濟產品質量與產量低下以及林下種植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的問題。3)當前山區林下經濟發展不僅沒有足夠的資金,還沒有相關的政策保障,導致當前山區林下經濟發展在國際市場并沒有足夠的競爭力[2]。
1.3 林下經濟組織疏散
在山區林下經濟發展中,還存在著林下經濟組織疏散,沒有具體的產業規模的問題。1)由于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農民獲得了一部分的林地資源,但是農民沒有學習過林下種植的相關技術,所以在林下種植過程中采用的技術和方法還比較隨意,導致當前山區林下經濟無法實現產業化發展。2)當前山區林下種植還缺少龍頭企業的帶動,農戶在種植時沒有參考與學習的對象,使得林下經濟無法得到有效發展。3)當前山區林下種植沒有統一的機構進行管理,農戶在林下經濟發展中都采用粗放的經營方式,山區林下種植很難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經濟產業。
2 加強山區林下經濟發展的對策
2.1 不斷完善林下經濟基礎設施建設
南方山區想要發展林下經濟,必要的基礎設施設備必不可少,這也是林下種植能夠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因此,針對當前山區道路失修、水電設施不完善的情況,有關政府部門需加大在交通、水電、通訊等林下經濟發展配套設施上的資金投入,使山區的基礎設施設備得到有效改善,從而為林下經濟的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此外,政府除了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要加強對山區林下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如完善林權制度的抵押貸款政策、加大林下經濟管理補貼力度等,讓山區農戶或企業在發展林下經濟時有更多的資金與政策保障[3]。
2.2 科學規劃林下經濟發展空間
政府在組織農戶進行山區林下經濟開發時,還要注重科學規劃經濟區域,保護生態環境,以促使山區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能夠協調發展。1)從科學規劃經濟區域來說,政府要根據當地的地形特點和氣候環境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林下經濟模式指導農戶經營;要科學規劃林下經濟布局,使得林下經濟能夠協調發展。2)從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來講,山區在發展林下經濟時,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是要選擇既能夠保護生態環境,又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的模式進行林下經營。
2.3 改變山區林下經濟粗放的經營模式
山區林下經濟的發展模式一般比較粗放且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造成了目前山區林下經濟產業組織松散的局面,所以為了更好地加強林下經濟的組織管理,政府還要促進當地林下經濟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1)面對當前山區林下經濟生產分散的狀況,政府需做好統一領導工作,可以組織建設一些機構,如行業協會、合作社、中介服務機構等。2)政府可以利用龍頭企業帶頭的模式,引領廣大農戶進行林下種植。3)政府可以為農戶建立林下發展服務平臺,讓農戶可以更好地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林下種植。4)政府可以通過建立預警機制來幫助農戶規避一些市場風險,從而促進地區林下經濟的發展。
2.4 引進現代化的林下經濟生產技術
為了更好地促進林下經濟的發展,相關部門還要不斷地引進現代化的林下經濟生產技術。1)林下生產要不斷加入現代化技術,包括選種技術、栽培技術等農業技術。2)要不斷加強林下種植農戶、企業、技術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現代科學技術能夠幫助農戶更好地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難題,從而實現山區林下經濟的科學發展。4)相關部門要加強山區林下經濟的機械化生產,用現代機械來代替人工勞作,從而有效解決當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2.5 加強對農戶林下種植的培訓與服務
為了提高山區林下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關部門還要不斷為農戶提供林下種植培訓與服務。1)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戶林業生產全過程的技術培訓,使農戶能夠處理好林業生產中的各個問題,減少林下經營帶來的風險與損失。2)相關部門可以制定有關林下生產的技術指導手冊,并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方式向廣大農戶宣傳現代種植的新方法與技術,以提高農戶的生產經營水平。3)政府要積極搭建網絡平臺,使林下生產信息能夠更好流通,使地區林下經濟與國內市場發展需求相協調。總的來說,若能讓山區農戶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林下經營,那么山區林下經濟的綜合能力將得到很大的提高。
3 結語
總的來說,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山區發展林下經濟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夠優化山區的農業生產結構,使山區的農業產業能夠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淑芳,張秀云,梁軍.成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7(13):35-36.
[2] 楊長泉.“三權分置”視域下黔東南林下經濟發展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7,35(5):69-71.
[3] 韋鴻彬.廣西林下經濟發展模式與對策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2):3-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