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先宗 鐘衛東
摘 要 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可規范畜牧獸醫行業,提升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诖耍瑥霓r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相應完善體系的建議,優化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工作。
關鍵詞 農村;畜牧獸醫;公共體系
中圖分類號:S851.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2.074
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是為農村畜牧養殖場戶提供防疫、檢疫、品種推廣及疾病治療等服務的公共產品,在農村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需構建完善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
1 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與改革,我國各地區均建設了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但由于社會、經濟、信息及技術等要素的不斷變化,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仍表現出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4點。
1.1 供給主體不足
受公共服務的公共產品特性局限,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始終由政府部門提供,使政府部門成為唯一供給主體,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相關的資金、信息、技術及人力資源等要素均由政府部門壟斷,隔離了社會資源,導致農村畜牧獸醫業出現效率低、執法難等問題,阻礙了基層畜牧獸醫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1]。
1.2 資金投入不足
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實施區域為鄉鎮,而在我國財政管理體系中,縣鄉屬于末端,承受的支出責任較大,用于農村畜牧獸醫業發展的資金不足,導致基層畜牧獸醫站的房屋建設、設備配備與人才引入等工作難以落實,嚴重影響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質量。另外,農村畜牧獸醫業的建設資金有限,而且還面臨著挪用或濫用等問題,阻礙了基層畜牧獸醫業的發展。
1.3 管理機制不足
在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中,相關的資金、人員與物品統一由當地的鄉鎮管轄,普遍存在政令不暢、存在管理盲區等問題,導致基層獸醫缺乏規范有效管理,出現工作混亂問題,影響農村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在農村畜牧獸醫隊伍中,技術人員“老齡化”現象嚴重,大部分基層畜牧獸醫站面臨青黃不接問題,且技術人員的專業素養薄弱,并不能滿足當前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需求,保障動物健康、防疫人畜共患病等工作落實效果不理想。
1.4 服務模式不足
在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中,基層畜牧獸醫站不僅要承擔動物疾病診治、動物疫病防控等工作,還需進行技術示范推廣、畜牧業政策法規宣傳等工作,服務職能相對多元。但在實際工作中,基層畜牧獸醫站存在“輕防重治”或者“留病養醫”等問題,導致社會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混亂,使得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公益性職能流于形式,極易引發群眾對基層畜牧獸醫站的不滿,阻礙農村畜牧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2 完善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對策
2.1 拓展服務供給主體
針對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單一問題,政府部門需發揮其引導與調控作用,通過政策傾斜,吸引更多社會主體參與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工作,將社會資金向農村畜牧業整合,拓展服務供給主體。由于公共服務屬于公共產品,具備顯著的外部效應,單純依靠私人提供,服務供給質量與效率偏低。因此,在拓展服務供給主體時,政府部門需保障自身的主導地位,嚴格落實相關職責,防止政府缺位現象。
政府部門可整合政府與市場(私人),通過“公辦民助”或“民辦公助”手段,推動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如針對農村畜牧獸醫工作,將鄉鎮畜牧獸醫站的部分工作任務以公開招標的形式交由經營性服務機構,由政府部門與服務機構簽署合同,明確服務機構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并根據工作狀況給予報酬或優惠,鼓勵更多社會經營性服務機構參與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工作。
2.2 優化財政管理制度
針對資金投入不足問題,政府部門需在財政扶持的基礎上,加強籌資管理,引入更多社會資金,為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提供可靠資金支持。更為重要的是,政府部門需優化財政管理制度,專款專用,提高資金利用率。細化來說,可從以下2方面入手。
2.2.1 構建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目前我國實施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有2項內容,分別是一般性財政與專項財政,前者涵蓋稅收返還及補助等費用,后者涵蓋政府專項撥款及補助等費用。在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中,政府部門需保障城鎮與鄉村的均等化,避免城鄉出現供給差距,為農村畜牧獸醫發展營造公平良好的氛圍。在專項財政轉移支付中,政府部門需降低城市稅收增量返還,并抽出部分資金用于農村畜牧獸醫業發展,為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充足資金。
2.2.2 完善農村經費保障機制
在獲得充足資金的基礎上,政府部門需做好經費管理工作,采用收支兩條線模式。在收入管理中,要求獸醫按時上繳收取的防疫費與檢疫費;在支出管理中,將農村畜牧獸醫產生的業務費用、人工費用及活動費用納入到政府財政預算中,實現??顚S肹2]。
2.3 完善獸醫管理體系
在獸醫管理中,政府部門需加強獸醫隊伍建設,提升行政管理水平。
在獸醫隊伍建設方面,通過獸醫福利補貼吸引更多優秀人才,解決農村畜牧獸醫青黃不接的問題。同時,政府部門可組織農村畜牧獸醫參與培訓活動,提升基層獸醫的工作水平,保障農村畜牧業健康發展。在具體實施時,可邀請省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高級獸醫師作為培訓教師,對參與培訓的基層獸醫開展理論講解、實踐演示與座談交流等培訓,講解動物疫病防控重點,分享動物樣品采集經驗,介紹當前動物疫病形勢,拓展基層獸醫的知識面,提升其實踐操作水平。
在行政管理水平提升方面,政府部門需加強畜牧獸醫執法工作,組建專業執法大隊,為其配備執法車輛、錄音筆、照相機、掃描儀等執法辦案設備。專業執法大隊需遵循《獸醫法》及《動物防疫法》等政策法規,對違法違規獸醫進行行政處罰。一旦出現對社會或群眾造成嚴重危害的案件或者涉案金額較大的案件,執法大隊可移交公安機關或尋求公安或工商部門的協助,保障規范執法、合法監管。
2.4 強化公共服務職能
在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中,服務職能包括2類:1)經營性服務,如動物疫病診治、動物信息服務等;2)社會性服務,如強制防疫、重大疫病監測等。為完善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政府部門需強化社會性服務職能,開放經營性服務職能,推動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市場化,為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引入社會資源提供支持[3]。
同時,在行業信息化發展背景下,農村已基本實現網絡全覆蓋。因此,政府部門可構建畜牧獸醫網絡平臺,以畜牧信息中心為樞紐,構建上下聯通的網絡體系,上可達農業農村部,下可至各鄉鎮乃至農村畜牧養殖場(戶),實現農村畜牧信息共享,提高農村畜牧養殖場(戶)對畜牧業相關政策法規的認識。各基層畜牧獸醫站可以該網絡平臺為基礎,開設網上預約、防疫信息推廣等功能,農村畜牧養殖場戶可登錄網絡平臺了解最新疫病信息,預約獸醫上門服務,為農戶提供更優質的畜牧獸醫公共服務。
3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在供給主體、資金投入、管理機制及服務模式方面存在問題,政府部門需拓展服務供給主體,優化財政管理制度,完善獸醫管理體系,強化公共服務職能,從而構建完善的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為農村畜牧養殖場戶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1] 李慧巖.我國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畜禽業,2019,30(11):69.
[2] 李博.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及對策[J].吉林農業,2019(20):68.
[3] 趙寶成,趙彥青,王愛玲,等.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現狀及對策[J].中國畜禽種業,2018,14(9):15.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