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舒心*,黃海燕
(1.瑞安市人民醫院中醫科,浙江 溫州 325200;2.瑞安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浙江 溫州 325200)
圍絕經期綜合征指的是婦女絕經前后出現的眩暈耳鳴、煩躁、心悸、失眠等明顯不適癥狀,西醫常以補充激素治療[1],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醫認為,此疾病屬于心悸、臟躁等,治療以滋陰溫腎等為主要原則。本文旨在探討圍絕經期綜合征采取二仙湯治療的效果及其對LH、E2的影響。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年齡40~56歲,平均年齡(49.81±2.33)歲,平均病程(1.34±0.27)年;觀察組年齡42~55歲,平均年齡(49.66±2.04)歲,平均病程(1.29±0.3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取激素補充治療,選擇芬嗎通復方制劑,口服,一天一片,前十四片每片包含1 mg雌二醇,后十四片每片包含1 mg雌二醇、10 mg地屈孕酮,治療一周期(28天)。
觀察組予以二仙湯加減治療,組方為10 g仙茅、10 g仙靈脾、10 g當歸、15 g巴戟天、10 g知母、10 g黃柏、15 g地骨皮、12 g女貞子。同時,根據病情差異予以藥物加減,針對潮熱甚者,加用10 g銀柴胡、陰虛內熱者加10 g百合、10 g生地,針對腎虛者,加用30 g桑寄生、20 g杜仲,15 g枸杞子,氣虛者加用20 g黃芪,肝氣不舒者加用10 g合歡花、10 g玫瑰花,治療時間為三個月。
觀察兩組病情改善情況、LH及E2水平。
病情改善情況以改良Kupperman指數評估,包括失眠多汗、眩暈、抑郁等癥狀,采取四級評分法,最高三十九分,以得分低為優勢。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病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Kupperman評分為(7.38±0.79)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Kupperman評分(±s,分)

表1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Kupperman評分(±s,分)
項目 n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20.11±2.45 7.38±0.79觀察組 30 19.93±2.06 15.70±1.53
兩組治療前LH、E2水平無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H、E2數據分別為(21.03±2.14)mU/mL、(22.97±0.95)pg/mL,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LH、E2含量(±s)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LH、E2含量(±s)
項目 n LH(mU/mL) E2(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46.77±3.52 30.17±3.60 8.99±0.63 15.03±1.22觀察組 30 46.90±3.28 21.03±2.14 9.05±0.78 22.97±0.95
在女性生命過程中,絕經是必經的生理階段,女性因卵巢功能減退,激素水平下井,出現激素、神經遞質失調等[2-3],進而表現出一系列圍絕經期綜合征,對患者身體健康影響較大,臨床采取激素替代治療可取得一定效果。
中醫認為此疾病主要是因腎陰陽失調引起的,治療應以滋養腎陰、溫補腎陽、平調陰陽為主。本文觀察組采取二仙湯治療,方中女貞子補肝益腎,仙茅強筋健骨、溫腎壯陽,知母、黃柏滋腎陰、養精血,地骨皮涼血除蒸,巴戟天補腎壯陽,仙靈脾則能祛風濕、補腎陽。同時,根據患者病情差異加減藥物,研究表明,此方能夠調節神經、內分泌系統,促使性腺分泌,且能夠延緩性腺軸衰退,無顯著并發癥發生。
此次結果中,兩組治療前病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Kupperman評分為(7.38±0.79)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LH、E2數據分別為(21.03±2.14)mU/mL、(22.97±0.95)pg/mL,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圍絕經期綜合征采取二仙湯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相關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