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青
2013年,曾發生過這樣一起事件:一位15歲少年,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在半年內致兩名學生一死一傷。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胡某,男,漢族,某職業學院學生。胡某在上學期間,與同學宗某因瑣事發生矛盾,之后便一直懷恨在心,伺機報復。12月2日,胡某在學校公寓樓一樓大廳趁宗某不備,持刀割其頸部并連續捅刺胸腹部,致宗某經搶救無效死亡。就在此事發生前5個月,7月21日,胡某就因瑣事持刀將同學陳某捅成了重傷。
法院認為,胡某持刀故意殺人,致人死亡,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重傷,其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由于胡某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其法定代理人自愿賠償被害方的經濟損失,有法定和酌定從輕處罰情節,但其犯罪手段殘忍,主觀惡性極深,人身危險性大,所犯罪行極其嚴重,且一人犯數罪,應數罪并罰。
依照相關法律規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胡某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以故意傷害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法律鏈接: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專家解讀:
一個15歲的少年在本應該綻放自己光彩的年華,就這樣斷送了自己的一生,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在譴責這位少年的時候,是否有人認真想過,事情為什么會發展到這一地步?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踏踏實實做人,有的卻要“落草為寇”,甚至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呢?這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壞人,受到家庭和社會等諸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才會導致他們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淵。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1.家庭教育的誤區,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每個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有可能是正面的積極影響,也有可能是負面的消極影響,不良家庭因素是導致子女犯罪的直接原因。
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直線上升,家庭結構殘缺使孩子的成長環境先天不良,孩子失去家庭溫暖和有效的家庭教育,一旦遭遇不良習氣和壞人引誘就容易走上歪路,缺乏父愛母愛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第一誘因。另外,不良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養成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惡習,一旦個人欲望得不到滿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學校教育的失當,成為青少年犯罪的溫床。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正規教育的場所,就學校教育來看,影響其應有功能發揮的主要問題有:
(1)教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或放松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目前來看,許多學校還沒有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不少學校教育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校、班級三、六、九等的劃分,使被劃為“另類”的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極大的傷害,有的就滑向了違法犯罪的深淵。在違法犯罪的在校學生中,這樣的學生占據多數。
(2)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教育內容脫離學生實際。有些學校的領導和教師不了解當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特征,不善于把握學生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仍然采取封閉式、程式化、模式化的簡單說教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用歧視、體罰、甚至推出學校的辦法來對待差生。
(3)學校生活枯燥單調。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的青少年身心成長迅速,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需要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然而許多學校的校園生活都是枯燥單調的,這常常使得青少年學生將自己旺盛的精力發泄到不該發泄的地方,一失足成千古恨。
3.自身素質不高,認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按心理學的劃分,十一二歲到十四歲是少年期,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是青年時期,相當于小學高年級到高中階段;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是兒童向成年過渡的時期,也就是成熟過渡而又不完全成熟的時期。在這個生理和心理發展急劇變化的時期,他們雖然在生理、心理上發育很快,但還未成熟,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兒童半成年人狀態,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錯綜復雜的矛盾。在此期間,如果給以正確的教育和影響,他們就能順利地、健康地向成人過渡;反之,他們如果受到不良的教育和影響,就容易誤入歧途,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如何改善家庭的教育和環境
1.家長要當好啟蒙老師。其一,要當好啟蒙老師,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不要把自身存在的和社會上的不良習氣傳染給孩子;其二,科學合理地管教孩子,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是需要父母來引導的,管教要講究策略,不能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通過父母精心的教育和引導會縮短孩子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時間;其三,多交流、多溝通,和孩子做朋友,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發現有不良行為動向時,適時地予以教育引導,將不良的思想和行為扼殺在萌芽狀態。
2.家人要注重以身作則現身教育。青少年的家人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以健康的思想、高尚的品行,教育和引導青少年進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要言傳身教,讓自身良好的品行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積極預防和制止青少年吸煙、酗酒、泡網吧等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