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東亮
憑著與《盜夢空間》《哈利·波特》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趣味性,頗有科幻色彩的喜劇愛情片《超時空同居》上映之時一舉斬獲了近9億票房。其好口碑,不僅讓主演佟麗婭入圍了多個獎項的最佳女演員,也讓這部電影斬獲了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青年電影創作獎,并最終將這位青年導演兼編劇蘇倫從幕后推向臺前。一個原本學電力的女孩,為什么拍起了廣告和MV,她又是怎樣進入電影圈成為“網紅導演”的呢?


與演員佟麗婭合影(右一)
縱觀2018年的電影市場,多次出現清冷狀態,但在這個寒潮低谷當中,頗有科幻色彩的喜劇愛情片《超時空同居》卻一舉斬獲了近9億元的票房,成為一匹公認的“黑馬”。內蒙女孩蘇倫,也憑此處女作成為了中國大陸票房最高的女導演。此外,《超時空同居》的好口碑,不僅讓主演佟麗婭入圍了多個獎項的最佳女演員,也讓這部電影斬獲了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青年電影創作獎,并最終將這位青年導演兼編劇蘇倫從幕后推向臺前。一個原本學電力的女孩,為什么拍起了廣告和MV,她又是怎樣進入電影圈成為“網紅導演”的呢?

蘇倫出生在內蒙古牧區,從居住的房子走五六分鐘就是草原,因為這里地廣人稀,情感濃烈的她是孤獨的,非常渴望與人交流。“在草原上看起來很近的地方其實很遠很遠,有時太陽照過來,遠遠的地方有個亮點在發光,可能只是幾片碎玻璃。但我就覺得那是一個很神奇的事情,一個人拼命往亮的地方跑去,我要在太陽下山之前跑到亮的地方,然后把那個東西抓住,我覺得那里有小精靈。”
小時候,蘇倫非常喜歡編造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講給同伴聽,并且夢想著長大后能成為一名導演,把自己編造的美麗童話搬上銀屏。但一心想學電影的她,卻陰差陽錯考上了中國農業大學電子電力工程系,與電影幾乎是八桿子打不著。當時蘇倫認為這沒關系,“只要能讓我來北京就可以,即便是在農業大學,我覺得也可以接觸到影視這個行業。”但隔行如隔山,入學后天生活潑浪漫的她發現,“同學聊的都是高等數學”,自己難以融入,這讓蘇倫失望至極。
雖然入了理工的行,但蘇倫還是有顆文藝的心,入學后不久她就和朋友組起了樂隊,但沒想到就這樣迎來了“柳暗花明”:樂隊主唱的音樂老師,剛好認識馮小剛劇組的副導演,而這位副導演正在物色一名助理。當時劇組在二里莊拍戲,離農業大學不遠。聽到這個消息,蘇倫趕忙向學校請3個月的假,但沒能獲準。于是,正在讀大一的蘇倫沒跟家人商量,就直接從學校退學進入了馮小剛的劇組,那一年蘇倫剛剛18歲。“跟著劇組整個走下來的過程,我更加堅定了我熱愛的是什么,也更加堅定了我就是想成為劇組的一員。當時這個決定,對我來說是人生特別重大的轉折。”蘇倫說,當時曾有人問她,“你第一次體會到孤獨是什么時候?”這讓蘇倫想起小時候和同伴們騎馬玩,玩到夕陽快要下山,將暮未暮,整個世界都是藍的,只剩下一條地平線。同伴們都回家了,牛馬羊也都回圈里了,只剩下她一個人站在曠野里,覺得格外孤獨。而如今,她終于可以和很多人盡情交流,甚至敞開心扉講故事了。
因為在劇組里格外賣力,幾乎是各個部門的助理,蘇倫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滿場飛”,頗受馮小剛的欣賞。然而好景不長,拍完電影劇組就解散了。蘇倫裹著農業大學開學時發的被子待在出租屋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發呆和自我懷疑,不知道以后該去干什么。“那時候太沖動,根本沒想那么遠,誰知道劇組倆月拍完就散了!”
在接下來和家里聯系甚少的兩年里,為了不伸手要錢,蘇倫一邊在樂隊擔任貝斯手,在各個高校演出,一邊繼續跑劇組。
做助理期間,蘇倫跟著劇組風餐露宿又事無巨細地參與,讓她了解了什么是商業電影,什么樣的情節設置會讓觀眾喜歡。有趣的是,雖然有了些實戰經驗,但蘇倫并沒有急著去做導演,而是決定回頭去讀書。接著她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天天瘋狂“啃”劇本。
畢業后,蘇倫開始接拍廣告,做了四五年的廣告導演。期間拍過武陵山景區宣傳片,還為康師傅綠茶、肯德基、現代汽車、雅姿化妝品等拍過廣告片。有一次,她為新桑塔納汽車當導演拍片時,徐崢恰好為這款車代言。她的聰明才干,給徐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來,大學室友找到蘇倫,她知道徐崢執導的一部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需要一位執行導演,希望蘇倫去爭取這個機會。因為手上有其他的工作和一部有機會上院線的電影,最終蘇倫放棄了這個機會。后來,在電影《港囧》的劇本寫作階段,徐崢親自找到蘇倫,想讓她做執行導演,這次蘇倫非常爽快地答應了。一年后《港囧》票房達到16億,蘇倫也因此在業內被更多人知曉。

蘇倫出席活動合影(左二)
一天,蘇倫又突發奇想,“如果自己去寫一個劇本并拍出來,那該多好啊!”2015年,徐崢忽然問她:“你想不想拍一個愛情喜劇?”這讓蘇倫驚喜異常,因為這與她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她開始單槍匹馬寫劇本,并在愛情喜劇里加入了“超時空”的奇幻元素。
“我常常在想,如果有一個任意門該多好,打開門,所有的好時光都在,所有愛的人也都在。”在《超時空同居》中,“超時空”設定對應的就是奇幻,男主角對未來的世界充滿無限好奇,女主角對過去的幸福生活念念不忘,但他們可以通過一個房間的門,在1999年和2018年雙向穿越。
為什么這個奇幻“任意門”,要設定1999年和2018年之間的雙向穿越呢?其實1999年是有故事的,這一年蘇倫的奶奶去世了。在蘇倫的記憶里,她覺得奶奶是最酷的老太太,對她來說什么事都不是事,特別樂觀。奶奶在世時曾在院子里種了兩排花,小時候總是提醒她:“不許抓蜜蜂,小蜜蜂會叮你的!”如今蘇倫再推開門時,發現院子里早已不復昔日模樣。所以,她就希望有一扇門,“在推開的一瞬間,你所有的記憶都停留在滿院子的陽光里,有個老太太在那邊跟你嘮嘮叨叨地講話。”這是《超時空同居》的起源,也是蘇倫每次面對選擇過去或未來時的答案。“最終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覺得過去和未來都不重要,現在的自己才是最好的。”蘇倫將電影落在此處。
奇幻之外,蘇倫也喜歡并且相信關于宿命的東西——“有些句子挺有意思的,比如說我們現在見面了,其實在某一天我們也曾經擦肩而過,但是我們并不知道。”“宿命”在《超時空同居》當中的體現也很深刻,“路鳴”和“谷小焦”人生線條的復雜交匯,既圓了一個精彩的故事,也是一場“宿命”與“愛情”的動人糾纏。
想法有了,思路也有了,蘇倫便開始創作了,誰知道這一動筆,蘇倫就開始被徐崢反復“折磨”了兩年。因為在劇本方面,徐崢的要求非常嚴格。劇本寫完第一稿后,蘇倫身心俱疲,自己很滿意。但徐崢看完之后卻當頭潑了一盆涼水:“不行,再繼續磨。”改了兩遍后,蘇倫認為自己已經拼盡全力,達到了最好的時候,徐崢仍然跟她說,“你可以更好,沒關系,不著急,慢慢來!”三稿四稿,徐崢仍搖頭。就這樣,反反復復修改,每天一個人在咖啡店磨稿子,直到改到第六稿,徐崢才露出些許欣慰,問蘇倫:“你再拿第一稿做一下對比,是不是現在這一稿是最好的?”蘇倫一對比,發現果然如此,相比最初的構思已經豐富太多。她不僅讓電影里的奇幻元素變得更能自圓其說,還將一些生活細節放了進去。比如片中有一段情節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陸鳴”為了安慰“谷小焦”,把豆腐干配上花生米當成燒雞,把饅頭干抹上咖啡粉和花生醬充作巧克力蛋糕。其實這些都源于蘇倫自己的真實經歷:“像影片中這兩個人一樣,我剛來北京的時候,也經歷過一段比較困難的時期。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挺快樂的,所以這些苦中作樂的小故事,也是電影里我最喜歡的片段。”


影片正式宣布定檔時,貓眼顯示,想看人數為4036人,而其余的愛情片有40多萬人想看。當時,蘇倫頗感焦慮:“你用心做了3年的事情,沒人想看,互動失敗了,我會覺得是不是太主觀了,或者自己太自以為是了。”
出人意料的是,《超時空同居》上映后,居然默默地火了。憑借一路看漲的口碑,影片的票房也持續逆襲,半個月內11次獲票房單日冠軍。最終,累計票房突破8億元大關,成為一匹公認的“黑馬”,蘇倫也由此成為中國大陸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超時空同居》的成功讓作為新手導演的蘇倫一下子就嘗到了成功的滋味,口碑甚至一度超越了《復仇者聯盟3》。對此,作為“漫威粉”的蘇倫并沒有覺得“興奮”,反而很謙虛地說:“那么多的老師和前輩在前,我差得還很遠,還有大量的學習空間需要去填充。”
問及是否有經驗與新人導演們分享,蘇倫覺得自己“不敢當”,只是從自身來說,她覺得堅持和不放棄對于新人導演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有的時候,新人導演沒有合適的劇本去拍攝,與成熟的編劇又沒有契合點,那反而不如自己動手去創作一個。”結合自身的經歷,她給予新人導演的忠告是:“第一,要執著于自己的夢想;第二,與其期望別人給予機會,不如自己去創造。”
一直以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且慢慢地做好,讓蘇倫覺得已經是很幸運了。至于接下來的路會怎樣走、尋求怎樣的導演風格,她坦言自己還沒有想好,“我會先給自己放一個假,然后再去想清楚下一步。現在還無法假設,也沒法去設定‘如果’,就先停留在當下吧。”
蘇倫用執拗和堅韌,終于打開了人生的奇幻“任意門”!接下來,勵志做“獨立電影人”的她,將大踏步地朝著夢想前行。蘇倫說,世界上有兩種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就是我們努力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