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一朗
一
小的時候,我最黏老媽了,她去哪我都要寸步不離地跟著。老爸因為工作的關系,時常出差,他一走,整個家就只剩下我和老媽了。我覺得老媽特別能干,無論什么事情她都能搞定,大到修馬桶、水龍頭,小到換燈管、擰螺絲。當然,她的廚藝也是一級棒,而車技更是厲害。印象中,她都是騎著她的“小綿羊”,無論刮風下雨,還是艷陽高照,總會風雨無阻地穿行在川流不息的路上,送我上學,接我放學,送我到少年宮學跳舞。當然,她也上班,并不是全職家庭主婦。她每天就像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但臉上毫無倦意,有時,我都覺得累了,她還神采奕奕。
我很依賴她,覺得只要她在,就沒什么事搞不定。她不僅負責我的生活起居,還負責我的學習,那些困擾我的“攔路虎”,經她輕輕點撥,我都能順利找到解題思路。還有一件我特別意想不到的事,我在少年宮學的舞蹈,有些動作我忘記了,而她只在來接我時看過幾分鐘,竟然就能記住那些動作。我覺得唯一的解釋就是老媽相當聰明。
那時候,我就希望自己長大后能夠成為像老媽一樣聰明能干的人。
二
老爸也很黏老媽,每次出差都是老媽幫他整理行裝。老爸從事技術型的工作,對工作很負責,生活能力卻相當差,如果家里沒有老媽操持全局的話,我想家里肯定會陷入一團糟的。
老媽在家里有很高的話語權,大事小事都是她一個人說了算。可能是長期處于家庭的主導地位,老媽漸漸變得有些霸道起來,無論什么事情都要她做主,大到買房買車,小到老爸穿什么衣服、配哪雙鞋,還有我的衣服、包、頭飾,她都要親自購買。
我漸漸長大后和老媽的分歧越來越多。我覺得她變了,變得不通情理了。她說話不再柔聲細語,每天總喜歡在我面前念叨,除了學習上的事,還有生活、交友,她也要管,好像我不按她設計好的路線走,我的人生就會完蛋。
我越來越煩惱她的教育方式了。以前我有什么事都愿意告訴她,她會替我想辦法解決,但現在,我不敢說,也不想說,怕她打破砂鍋問到底,更怕她疑神疑鬼,弄得我渾身都不自在。倒是老爸,人到中年后,反倒可愛起來。每次老媽強迫我做什么事或是干涉我的私生活時,他都會替我解圍說:“孩子大了,有什么事,讓她自己學著處理。”老爸明明說得很對,但他卻捅了“馬蜂窩”,老媽聽后,馬上“炸”了,還說我和老爸聯合起來對抗她,一點都沒有把她放在眼里。看到氣急敗壞的老媽,老爸再不敢吭聲,只留給我一個“多保重”的眼神,然后溜了。
三
我和老媽的“戰爭”隨著我年齡的增長日益激烈。特別是她所在的單位剛解散的那一年,她整個人徹底地變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讓她攪起軒然大波。我覺得她好陌生。她每天總是神經兮兮、草木皆兵,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大發雷霆。我不喜歡待在家,更不喜歡被她盯在眼皮底下。我寫完作業剛歇一會兒,她馬上就出現,問我怎么還有時間發呆;我費了好大的勁兒剛背熟一篇古文,她說有空的話,讓我把英語也背了……在她眼中,我得爭分奪秒地學習,片刻的休息都是在浪費時間。
有一天,我要出門時,她指著我說:“你小時候天天黏我,煩都煩死了,現在翅膀硬了,就想飛了是吧?沒門兒!”我一聽,火冒三丈:“我又不是你的私人物品,我想出門就出門,我有這個權利。”說完,我昂首走出去,還用力地關上了門。“你走了就不要回來!”門關上的瞬間,還傳來老媽歇斯底里的吼叫。
我才不擔心,如果我真不回來的話,她肯定要急死了。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出門玩忘了告訴她,才半天時間,她就急得到處找,還打電話給我幾個好朋友的父母,弄得大家以為我走丟了。不過,我卻更清楚了我在老媽心里的分量。
果然,我玩痛快后,回到家時,老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看見我就說:“餓了嗎?冰箱里有水果。”她的態度和我出門時完全不同,看她這樣,我不得不收斂起要對抗她的架式。
我的性格像老媽,自己認定的事就會不管不顧地去做好。我和她每次發生爭執后就會有幾天互不說話,當對方是“隱形人”。我覺得這樣互不干涉最好,我再不用被她管。
但有一次,我故意一星期都對她視而不見,她顯然不樂意了,吃飯時故意當著我的面對老爸說:“告訴你女兒,以后她的事自己搞定,衣服自己洗,飯自己煮,我不再伺候她了。”
我氣極了,馬上回敬一句:“老爸,麻煩你轉告你老婆,以后我的事自己做主,再不需要別人說三道四,不就洗衣煮飯嘛,難不倒我。”說完,我還故意拍拍老爸的肩膀說:“以后就你一個人受苦了,請多保重!”
老媽氣得暴跳如雷,她指著我的鼻子罵:“你這個白眼狼,虧我為你耗盡了青春。”“笑話!天大的笑話!難道你當年不生我,你就能永葆青春?就能永遠18歲?”我伶牙俐齒地懟她,氣得她又一次啞口無言。
老爸趕緊調和,要我馬上道歉。我哪愿意啊?沖回房間,關上門,把他們都隔在另一個世界里。我就想不明白了,以前那個溫柔又能干的媽媽哪去了?她真的是被時間改變了嗎?但老爸卻說,時間也同時改變了我,我不再是當年那個唯她是從的“跟屁蟲”了。
一個周末的晚上,老媽出去后,老爸來到我的房間,問我學習狀態如何?我自信地笑著說,一切都好。
聊了一會兒,老爸話鋒一轉:“你越來越像你媽年輕的時候,聰明又能干。”“我也很懷念當時的她,她可能是更年期到了吧。”我說。
“你這孩子,怎么說你媽呢!你不是擅長分析別人的心理嗎?你分析分析你媽。”老爸說。“這還用分析?她是人到中年,想把所有人控制在掌心里。”我直言不諱。
“方向對了,但動機不對。”老爸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那還有啥?”我好奇地反問。
“你媽自單位解散后,就沒了工作,成為家庭主婦,隨著你長大,你的獨立性變強,你不再依賴她,我也不用出差了,她在家里的主導作用就不再明顯,但她習慣了替我們操勞、安排……她是在刷‘存在感’,懂嗎?”老爸絮絮叨叨。
“刷‘存在感’?”直到聽了老爸的解釋,我才明白,老媽只是希望我們能夠重視她的存在。但她的方式真的錯了,畢竟我已經長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她跟我商量著來,她的意見我會考慮。如果她強壓我,我只能反抗。不過,每次發生矛盾后,主動緩和關系的人一定是她。
我明白她愛我,于是我向老爸承諾,我也會努力做出一些改變,讓老媽明白,她在我心里依舊是最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