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它既是語言文字規范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語文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對人的基本素質的培養和塑造,根本目的則是努力把學生們培養成具有鮮明個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見,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呢?為此,我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探討,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言行舉止和道德文化修養對學生有一定的影響。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首先,教師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責任感,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想狀況,關心、愛護和尊重每一個學生,從心理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這樣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文化素養的高低決定了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如果只有空洞講說,沒有扎實的語文知識,則會使學生喪失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專業水平高的教師教學內容豐富充實,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學好語文及其它各門課程。因此,教師要擁有精深的本學科的知識。
教師要對大綱中所涉及到的各個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把握,還要深入研究每一年的高考。基礎知識中的字音、字形、標點、病句、語言運用、名句默寫等,是大部分學生的薄弱環節,所以,高中教師要給學生補充一下這方面的語法知識。對現在的高中考生而言,一場高考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生的前途和命運,所以學生對每一年的高考試題就格外的關注,因此,教師應深入研究每一年的高考試題,然后挑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和類型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這樣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樣有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重視學生的預習
預習作為課堂教學的前奏,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預習可使學生對新課教學處于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便于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學生對新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后,也渴望得到教師的評價。如果教師及時地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給予一定的肯定評價和激勵性的鼓勵,從而會讓學生獲得心理上滿足的喜悅感,無形中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使課前預習任務得以較好地完成,使課堂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教師檢查評價的主要形式有:1.檢查學生的預習筆記;2.課前組織學生討論時的發言;3.適時出幾個小題讓學生筆答;4.在課內教學時提問。
檢查預習應特別關愛后進生,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加表揚、多多鼓勵。要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督促學生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曾多次論述養成習慣的重要性。“語文方面的許多項目都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成習慣,才能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培養學生的語文預習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非一日之功,因此教師本身應持之以恒,絕不能一段時間嚴格要求,一段時間又放松對學生的要求,不然學生會養成懶散的作風。
三、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合理利用課堂時間
一堂課,老師講的少了,多出來的時間怎么辦?所以“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學方式,它不但脫離了教學的實際,而且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果。我們應該懂得充分利用課堂的45分鐘,將語文相關問題在課堂解決,切實緩解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這無疑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
語文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一堂課無論怎么改,都應該遵循語文學習的這個規律,單一的教師授課,只解決了“聽”的問題,顯然是不夠的,需要加入其它環節,來強化學習的效果。所以老師的講解要少而精,以誘導為主,讓學生來“說”,讓學生來點評同學的回答,傾“聽”別人的理解。一旦達成了知識上的共識,不妨當堂做上幾道題試一試;遇上好的文章,要帶著學生多讀幾遍,體會一下古人所說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作為教師,不要急著將一個所謂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更不要害怕學生的答非所問。
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外閱讀能引起學生興趣,更關鍵的還在于課外閱讀能大大提高課內學習的效率。這是由語文的學習內容和語文學習的特殊性決定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封面語),這形象地說明了語文學習內容的廣泛性以及應隨社會變化而變化的特點。語文學科以文章作為最基本的組成單位,而每篇文章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深淺度,它是作者思想、生活、知識、技巧等各方面水平的綜合反映,又同時包含了語音、文字、語法、修辭、標點、邏輯、語文常識等多種因素;就文章的內容而言,它又包含了辭典意義、作品蘊含的意義、讀者主觀理解的意義三個方面,其中只有辭典意義是較固定的,能使學生在特定階段掌握;作品蘊含的意義宛如豐富的地下礦藏,讀者只能無限地接近而不能窮盡;接受者的主觀理解更會因時代、年齡、經歷、學識等不同而變化萬千。這種語文內容的特殊性,構成了語文學習的特殊性:學生對一篇文章的學習,不是僅僅局限于特定的單元時間的學習,而是一個長期深化的漸進過程;語文學習的反復完全可以通過學習新內容來完成,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舊知幫助理解新知,新知也會反過來促進舊知的深入理解;學習者的背景知識越多,生活經歷越豐富,學習者的思維的敏捷度越高,接受知識的靈敏度越大,越容易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和形成知識的遷移。課堂擴展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對課內學習的反復,它廣泛的知識容易形成學生豐厚的知識背景,這就使語文學習能有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效果能使學習興趣更加旺盛和持久。
總之,教師在課堂上除了有一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之外,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能有效的提高高中語文的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