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龍
【摘 要】職業認同是教師全面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穩定師資隊伍的重要基礎。本研究通過調查問卷對甘肅省靜寧縣鄉鎮及農村155名農村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狀況進行了研究。本文從幼兒教師的年齡教齡、工資水平、職稱及工作環境等方面深度剖析了農村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現狀。研究表明:靜寧縣農村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程度整體較低。教師的教齡、收入、工作條件、晉升機會等方面對其職業認同有較大影響。要想改變農村地區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較低這一現狀,既要加大對農村學前教育的規劃與投入,切實解決農村幼兒教師的待遇問題;還要完善農村幼兒教師的考核和評聘機制,以及對農村幼兒教師的自我發展進行規劃與指導,促進教師自我成長,激發個人潛能,實現其職業的持久發展。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師;職業認同
一、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的概念
幼兒教師職業認同,一方面指幼兒教師對所從事的幼教職業目標、性質、內容、社會職能和社會地位等的認識;另一方面指幼兒教師群體外的社會他人或群體對幼教職業特性的認識、評價、期望等對幼兒教師職業認同形成的影響。概括起來,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主要指職業認識、職業情感、職業意志、職業技能、職業期望、職業價值觀等方面。本文認為: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是指幼兒教師對幼師這一職業所持肯定的、積極樂觀的態度,是一種內部的心理機制。
二、研究過程
本研究主要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對靜寧縣中部、東部、西部三個片區涉及的15個鄉鎮的115名農村幼兒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經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年齡、教齡
研究表明,處于不同年齡段、擁有不同教齡的幼師其職業認同感相應不同。年齡在30歲所以下的農村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較低。究其原因,由于好多年輕教師是來自“公建民營”“巡回支教”及“單位招聘”的非編制類教師,相比于編制類老師,他們沒有職稱晉升或其他福利待遇,加之初到工作崗位,經驗相對缺乏,沒有足夠的自信去應對幼師這份工作,從而影響了他們的職業認同。
2.薪資待遇水平
研究表明,薪資待遇水平與農村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成正比。工資水平較高的農村幼兒教師幾乎都是公辦幼兒園里的正式教師,這些教師的工作相對穩定,生活水平等相對較好,工作滿意度較高,于是職業認同感相對較高。
3.職稱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等級稱號,其與工資福利直接掛鉤。調查表明,職稱高低影響幼師的職業認同感。首先,非正式類的農村幼兒教師和同行相比,晉升機會幾乎為零,因此職業認同感很低。
4.工作環境
調查發現,工作環境對農村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有很大的影響。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更多年輕人想留在城市工作不愿回到農村工作。一方面是因為農村的基礎設施,如住宿、工作環境等相比城市還有很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農村幼兒園起步較晚,相關教學管理機制還有待完善,教師個人的專業化成長條件不夠充分,從某方面限制了教師個人的專業發展。
三、提高貧困縣農村幼兒教師職業認同的策略
貧困縣農村學前教育面臨師資不足、教師流失率大、教師職業認同感低等發展瓶頸。而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度,既可以降低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流失率,保障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還可以提高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使他們能更自信地從事幼教工作,從而提高農村學前教育的質量。因此,本研究從幼兒教師自身、用人單位、行政管理部門出發,提出以下建議:
1.農村幼兒教師應轉變自身觀念,正視幼師這一職業
幼兒教師是教師這一行業中較為特殊而又不平凡的職業。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正視、珍視這一職業,堅信在平凡的崗位上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實現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同時,在工作中我們應自信地面對一切挑戰,要敢于在工作中不斷鍛煉自我,多學多問,積累經驗,不氣餒,從而不斷超越自我,實現自己的價值。
2.用人單位要進一步完善相關促進教師成長的機制
首先,用人單位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原則,除了讓所有教師定期參加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各類專業培訓外,我們還應“自力更生”,積極創造教師成長的內部條件。
其次,用人單位要完善相關教師發展的機制,激發幼兒教師的個人潛能,實現其專業的自我發展。外部的客觀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貧困縣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但其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教師自身。在合理依靠外部條件的前提下,還要適時引導他們不斷地學習,實現專業化成長的自主化。一個獲得專業自主發展、潛能得到開發與利用的教師,更能感受到從事該職業所帶來的成功感和幸福感,職業認同度也相應會提高。
3.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待遇,完善幼兒教師待遇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存在對學前教育事業及其功能認識上的不足,使幼兒園教師得不到與其付出相符的社會地位和待遇,高收入的農村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感高于低收入教師,職業認同感亦是如此。政府應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做好農村學前教育規劃,將農村幼兒教育經費的投入制度化、實效化。在宏觀方面要保障農村幼兒園教師享受與城區教師相同的權利。一方面,增加對農村學前教育的經費投入和改善辦園條件,可以吸引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到農村任教,彌補師資不足;另一方面,要切實解決好貧困縣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職稱晉升、編制、醫療保險等問題,讓他們的生活有較好的保障。只有在教師的生活有保障的前提下,農村幼兒教師才能將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不斷自我充電,從而不斷提升自己,提高職業認同度。
【參考文獻】
[1]宋廣文,魏淑華.影響教師職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6(1)
[2]陳姝娟.區農村幼兒教師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廣東省為例[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