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雙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240-01
音樂的藝術之美也許就是陶冶情操的結果了。在優美的旋律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其中的詩情畫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音樂是積聚靈感、催發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熱愛音樂的本性。新課標的課堂教學結構,構建了一種具有時代氣息,讓學生經歷音樂實踐過程,滿足表演欲望,使他們的心理素質、協調能力和創新思維都能得到發展的新型教學形式已得到廣大音樂教師的喜愛與認同。
近幾年,我們的教材在不斷地更換,我也努力在實踐中摸索新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把過去由教師指導下的被動學習活動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的自主活動,讓他們在主動參與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領悟美和創造美,把音樂教室當作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讓學生在音樂課堂真正地“活”起來。
一、在情境中感受音樂的“美”
音樂教室是孩子的音樂樂園。美觀的環境能給學生帶來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激起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例如:教室的裝潢顏色鮮艷,充滿生機;墻上畫上可愛的圖案以及貼上音樂家畫像,使孩子了解、認識音樂家,并熱愛喜歡上音樂課。精心的設計,為的是讓孩子們在邁進音樂教室的一剎那,就能被這優美而富有藝術情境的教學環境所感染,走進音樂教室猶如進入音樂的殿堂,學生能自覺、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二、在教唱中孕育音樂的“美”
怎樣讓學生愛上音樂課堂?在音樂課上得到快樂?教師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注重自己的語言藝術,將自己的快樂情緒“傳染”給學生:親切的微笑,鼓勵的眼神等,讓學生的心和教師的心走得更近,這樣學生才能更喜歡你,更喜歡音樂課。
小學音樂的每一首曲子猶如一副美麗的畫卷,給人以視覺美和聽覺美。教唱歌曲決不能單純教孩子唱會一首歌,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音樂中感受到美,受到藝術上良好的熏陶,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學唱歌曲《春來了》這首歌,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春天的美,課前,我讓學生觀察大自然,上課時,讓學生交流,討論:“春天的樣子”“春天美在哪兒?”學生通過觀察,討論,發言時積極、踴躍,都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找到的春天。接著,我用多媒體展示春天的景象,并富有激情地朗誦歌詞:“春來了,春來了,她在哪里誰知道?春姑娘和咱一起捉迷藏。小朋友們看先找到。找到了,找到了,春姑娘藏在那朵花苞里;春姑娘藏在那樹梢里。”春天再次映入孩子們的眼簾,他們被這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至此,學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并將這種對春天的贊美之情帶到歌曲學習中,在美的情境,美的享受中學會了這首歌,真正體會到歌詞美,旋律美,春天更美。
三、在欣賞中領悟音樂的“美”
音樂作品,不管是歌曲也好,器樂曲也好,里面存在很多美的因素。例如:欣賞曲《阿細跳月》,音樂一開始,學生就豎起了耳朵,靜靜地聆聽,那歡樂熱烈的情緒,絲絲入扣的演奏把學生帶到了彝族的歌舞場景,學生聽完以后還要求再聽一次,并且有的學生邊聽邊舞起來,這就大大激起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由此可見,通過這種娛樂性的欣賞,學生的精神愉悅了,從而產生積極的情緒并煥發出神采。在音樂教材中有表現雄壯的歌曲,有描寫詼諧的樂曲,有抒情優美的音響,也有悲傷憤怒的旋律……不同的音樂作品能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并且在聆聽中產生心靈的共鳴。音樂對孩子們的思想感情能產生強烈的感染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聽、多想,引導他們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美。
四、在活動中創造音樂的“美”
在音樂活動中,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體現美,感受美,并去創造美。例如:在學唱歌曲《數蛤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先問:“用什么表現方式能使歌曲聽起來更熱鬧?”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可以一半學生唱歌,一半學生做“呱”的動作,而且有節奏地喊:“呱—呱—”。教師順勢將學生分成兩組,激勵學生不斷嘗試新的演唱形式來表現歌曲,從而使學生對自己的創新活動充滿信心和熱情。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情緒,創編節奏型為歌曲伴奏。在共同創設美的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求知欲望,愉悅了學生們的心情,優化了課堂教學效果。
五、在實踐中體驗音樂的“美”
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在每堂課上留余五分鐘,為學生搭建“小舞臺”,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音樂、創造表演音樂開辟一片新天地。學生可以是自由組合、自主表演,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地展示藝術。教師給予學生鼓勵,為他們精彩的表演喝彩。小舞臺是學生自主表現的天地,教師在進行引導時應該注意由簡單的模仿開始,逐漸提高難度,再加入自己的創意。例如:在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中,學生學會歌唱后,我讓幾個學生上臺演唱,他們可以是邊唱邊做律動,動作可以跟書上一模一樣,也可以自己編創,其他同學當評委,評選最優秀的小歌手。表演過后,我對學生的表演真誠鼓勵,及時發現“演員”的優點,并給予贊揚。“小舞臺”的開展,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他們對藝術的興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老應師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共同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讓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讓音樂課真正地“活”起來,讓音樂課在兒童的心中璀璨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