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國
摘要:分析直列三缸發動機的主要激勵,得到發動機的激勵力矩計算公式;研究三缸發動機的平衡策略;建立三缸發動機的懸置系統模型并對系統的6階固有頻率進行分析,結合整車的實際表現對懸置設計方案進行了有效驗證。
關鍵詞:三缸發動機;扭矩軸;解耦設計
前言
隨著國家燃油經濟性法規的不斷加嚴,國內各主機廠陸續開發出小型化、高功率的高效三缸發動機。由于三缸發動機的天然特性,其1階慣性力矩不能自平衡;同時三缸機單缸爆發壓力大,且點火間隔大,轉速波動大;因此發動機產生的振動較大,經懸置傳遞到車內的振動也較大,顧客的主觀感受較差。三缸發動機的振動不平衡對懸置設計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三缸機的不平衡
本文對坐標系的定義如下:從車頭指向車尾水平方向定義為X軸正向,從駕駛位指向副駕駛水平方向定義為Y軸正向,Z軸根據右手定則確定。
曲柄連桿機構中的活塞組件做往復直線運動,曲軸做旋轉運動,連桿小頭隨活塞做往復直線運動,連桿大頭隨曲軸做旋轉運動。分別對往復質量及旋轉質量產生的力、力矩加以分析。
對于往復質量的運動可以簡化成圖1。
已知三缸機的點火間隔角為240°,當1缸位于上止點時,其θ1=0,二缸的曲軸轉角θ2=240,三缸的曲軸轉角θ3=120,分別帶入公式2,可得一階往復慣性力的合力∑FjI=0;其二階往復慣性力的合力∑FjII=0。
同求往復慣性力的方法,可得往復慣性力矩的合力矩:
上式中的往復慣性力矩∑Mj包括一階往復慣性合力矩和二階往復慣性合力矩兩部分。
接下來分析旋轉慣性力及力矩。
三缸發動機的旋轉慣性力∑Fr=0;
旋轉慣性力矩:
∑Mr=|Mr1+ Mr2+ Mr3|=|Fr·2a+ Fr·a+ 0|=
·Fr·a公式4
綜上,三缸發動機受到的合力為零,往復慣性力矩和旋轉慣性力矩不為零。
發動機的平衡策略
根據前文分析,不能自平衡的慣性力矩并不能通過在曲軸上設置平衡重而消除。若要徹底消除慣性力矩,只能增加平衡軸。增加平衡軸后,必然會引起整機成本的上升以及發動機油耗的增加。本文中的發動機通過合理的平衡策略(B)設計達到了較為滿意的NVH水平。
往復慣性力矩及旋轉慣性力矩的不平衡最終作用在發動機上,表現為Roll以及Yaw方向的激勵。Roll引起的是整車Z方向的振動,Yaw引起的是整車X向的振動,因此我們更希望抑制Roll引起的振動。
發動機基本參數:動力總成質量192Kg,轉動慣量(Kg.m2):Ixx 11.83,Iyy 6.71,Izz 10.53,Ixy 0.91,Ixz -0.13,Iyz -2.26。
在Adams中建立模型,采用TRA三點懸置布置,輸入三個懸置的設計剛度,運行仿真,得到懸置的6階模態及能量解耦率,如表2:
怠速工況下,1.5階隔振結果見表3:
結語
從整車NVH性能表現看,三缸機相比于四缸機在激勵幅值及激勵種類上更加復雜,且單缸的爆發壓力明顯增大。
1、三缸發動機增加平衡軸可徹底消除不平衡力矩,但也可在不增加發動機油耗的前提下,通過合理設計平衡策略,再加上懸置的合理設計,使整車的表現處于可接受的范圍內。
2、通過降低懸置X向剛度,可以優化整車的振動。
參考文獻
[1] 朱廉潔 劉曉偉等,三缸發動機整車怠速振動性能研究 10.3969/j.issn.1006-1335.2015.06.026
(作者單位: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技術開發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