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四俊 魏娟 蔣東進
摘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來自工業、農業和生活中產生的污水不斷的增加,周邊水資源和水生態環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可用水資源不斷縮減。水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加之全球人口不斷的增加,因此,水資源的保護和水生態環境的修復迫在眉睫。本文將從水資源的污染源、水資源的保護和水生態環境的修復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為以后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環境修復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水資源;污染源;保護措施;水生態環境修復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工業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集,農業正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隨之而來的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以及農業中使用大量的農藥和化肥,水資源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水生態環境遭受很大的損害。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水的質量安全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水資源的保護和水生態環境的修復是非常有必要的。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環境修復,不僅可以實現水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而且可以建立良好生態環境,也可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建設。
一、水資源污染源
1、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污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業生產對農藥和化肥有很大依賴性和需求量,農藥和化肥的使用給水資源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化肥、農藥的使用容易導致水體出現富營養化,造成水資源受到污染。此外,使用污染的水來灌溉農田,不僅會造成地下水和河流水的污染,也會導致種植食物污染、土壤退化和土壤侵蝕,這些都給水資源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工業廢水對水資源的污染
近些年來,我國工業不斷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化工產、印刷廠和造紙廠等,而且工業廠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加之環保部門監管的不到位以及不重視等原因,工業廠周邊的水資源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并逐漸影響下游的水資源。水資源最大的污染來自工業廢水的大量排放,其污染性和危險性非常大,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難以分解的有機物和重金屬物質,這些物質未經處理或者處理后沒有達標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湖泊中,不僅會導致水資源嚴重污染,甚至會造成該區域生物的污染。如果人類不小心飲用了污染的水和誤食了這些污染的生物,會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
3、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的污染
在我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的污染物,如生活垃圾、糞便、廢棄物等,不僅污染環境,而且也會對污染水資源。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含有氮、磷的洗衣粉和洗潔精等清洗東西時,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會造成水體的污染。此外,生活的垃圾和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細菌,這些細菌經過雨水沖刷,滲入地下,污染水源,容易引發疾病,影響人們的健康。
二、水資源保護措施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有關水資源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有必要加強水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的建設,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統籌治理和管理水資源。同時,出臺有關政策,給予水資源保護資金補貼,激勵企業購買和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2、主要河流、湖泊水資源治理
河流、湖泊水資源的治理首先需要了解污染的源頭,將對河流上游或者河流附近,以及湖泊周邊的工廠搬遷到離水源較遠的區域,關閉嚴重污染的工廠,從源頭上減少污染;其次,對于已經污染的河流和湖泊,需要采取相應的污水處理技術措施,對水質進行凈化,降低水質中氮、磷和石油的污染物。此外,還可以對富營養化的水體采取水體富營養化防治措施,有效防止水污染事件的發生。同時,在城市管道建設中,將管道進行雨污分流,雨水直接排入河流和湖泊中,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在河流岸邊種植可以凈化水資源的植被,涵養水源,建設生態河道。
3、入河排污口規劃和治理
向河流排放污水的化工產、印刷廠、造紙廠以及其他污染嚴重的工廠排放污水需要根據《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對排污口進行重新布局和整治,對不同水域的排污口重新規劃,遠離生活用水區,分類治理。同時建立具有處理污水功能的排污口,能集中處理廢水,將有毒物質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此外,還應加大污水處理的循環利用,減少污水的排放量。遵循先處理在排放的原則。
4、水資源監測
在生活用水附近,主要的河流、湖泊,以及一些工廠排污口處建設水資源檢測站,在加強水資源檢測能力,同時建設水源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統,設立專門的水資源實驗室和檢測中心,加強水資源的檢測力度。
5、加大水資源保護的宣傳
水資源的利用與每個公民密切相關,在公民中逐步加大水資源的保護和污水處理的宣傳力度,讓每個公民都意識到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水資源被污染后帶來的危害。將水資源保護融入到每個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養成節約用水、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的習慣以及減少含氮、磷等洗衣粉的使用,加入到水資源保護工作中去。此外,媒體也要發揮其自身的作用,宣傳水資源的保護,增強公民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6、水資源開發利用
水資源的開發包括河流、湖泊等地表水的開發以及地下水的開發。地表水的開發可以通過修建大量水庫和調水工程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在進行地下水開發時,由于地下水每個水層的水質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開采時需要逐層開采,降低污染。
三、水生態環境修復措施
水資源的污染給水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水生態環境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關系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水生態環境的修復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水生態環境的修復的主要措施有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和微生物修復等修復方式。物理修復主要利用臭氧超聲波技術破壞水體藻類細胞和利用底泥疏浚技術除去水底淤泥中有害物質。化學修復是通過化學方法除去水體的藻類,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除去藻類植物的作用。微生物修復主要是通過微生物自身的新陳代謝作用降低水體中氮、磷以及有毒的有機物物質的含量,從而達到修復水體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水體生態環境修復還可以利用氣體抽提技術、空氣吹脫技術、引水換水技術等技術。
水生態環境的修復不能等水資源被污染后才去修復,水生態環境修復需要走可持續發展的修復方式,因此,要從源頭上消除污染源。將離水源較近的工廠搬遷到離水源較遠的地方,同時,工廠要修建污水處理池,將其產生的廢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才能排放。其次,在水源附近種植植被涵養水體。此外,還可以通過修建人工濕地,利用濕地淤泥多孔透氣和膠體顆粒物理形狀的特性,除去水體中的重金屬物質,利于水體的修復。
四、總結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水資源的污染和水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水質量降低,會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大量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以及農業中使用大量的農藥和化肥,給水資源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因此,水資源的保護和水生態環境修復的過程中要將污水先集中處理后達標才能排放,從源頭減少污染源,同時,可以利用先進的技術對污染的水資源進行處理和凈化,達到水生態環境修復的作用,走可持續的修復方式。
參考文獻
[1] 黃海平. 如何有效杜絕水資源的污染源問題分析[J]. 污染及防治,2013(16):127,129.
[2] 黃紅. 水資源開發利用與水環境保護問題分析[J]. 低碳技術,2018(12):51-52.
[3] 沈萌萌,張琪,朱吉祥. 關于水生態環境修復的幾點認識與思考[J]. 2018,4(18);113-114.
(作者單位: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動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