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智軍

摘要:根據目前金湖公司業務發展需求和今后一段時期通過網改、網優項目逐步實現光進銅退,最終將金湖廣電網路建成一個開放可管可控,組網靈活,有兀余、適應性好,演進平滑、網路穩定,可靠具有安全防范能力的光網絡。
關鍵詞:金湖;FTTH網改;網絡建設
本次設計改造依據省公司《市縣網絡建設及優化指導意見》和金湖公司業務需求,根據網路現狀對全縣數據,電視傳輸網、接入網,IP城域網進行統一設計改造。本次設計改造內容是;在原有網絡的基礎上進行傳輸網絡及中心機房、各鎮分機房、各鎮二級站機房設備更新調整。對原有的骨干光纖傳輸網增加第二路由、接入網由同軸電纜網改為光纖傳輸網、分配網由同軸電纜網改為光纖入戶,實現全城全網,可管可控,支撐各類視頻、數據、語音、專線等業務,改造后具有QOS標準服務品質的多媒體光纖網絡傳輸平臺。
一、目前現狀
目前金湖公司在網絡方面,經過幾年的小整小改,城區實現光纖到樓幢,采取EOC 雙向入戶方式實現了網絡雙向功能,但到戶帶寬不夠需擴容,穩定性差,農村實現了集鎮雙向化,到材組是光纖到莊臺,單向網絡:主干還是單鏈路,網絡的安全性、可靠性,效差還有在以下幾方面不足:
1.設備老化:技術指標嚴重劣變,無論是中心機房還是各鎮1310光發設備,各鎮部分線路放大器都是七八年前的設備,故障率高,運營維護成本高,影響用戶收看。
2.網絡安全性、可靠性效低。網絡全連路都是單路由,無法實現環路保護,存在網絡結構單點故障,無任是城區還是全縣各鎮站,一但光纜斷了都會影響上千戶用戶上網看電視。
3.網絡結構復雜混亂。接入網光纜同路由芯數效大,網絡故障率上升,降低了網絡的可靠性。一但斷纜造成大面積故障,相互牽制,延長搶修時間,增大搶修難度。
4.網絡光纖資源耗盡基本無備份纖芯。一是縣到鎮機房,原舊線路6芯已基本用盡;二是鎮到村組光節點因公安監控組網將各鎮所有光節點備份纖用盡;三是城區隨著新小區的不斷開通和新業務開展,原有備份纖全部用完,新小區急等開通無光纖。
5.業務支撐能力不足。一是數據方面,由于寬帶骨干網核心設備采用二層交換模式,網絡中沒有匯聚層設備,二層直接連核心設備。在支持VPN、ALL、組播策略路由及安全等方面存在不足,IP的瞬間流量突發,容易導致出口擁塞。二是數字電視方面由于農村及城區城東片區接入網,分配網都是單向網無法支持其它雙向業務,只能傳輸單向數字電視信號,點播互動無法實現。
二、發展需求
1、骨干網、接入網、分配網具有雙向傳輸功能,并光纖化降低運營維護成本,提髙可靠性。
2、支撐各類視頻、數據、語音、專線等業務,具有QOS標準服務品質的多媒體光纖網絡傳輸平臺。
3、要實現全城全網,可管可控,有效解決QOS流量整形、數據轉發、MPLS、VPN、擴展BRAS等功能,實現網絡可持續性擴展能力。
三、設計原則
原則是依據省公司《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市縣網絡建設及優化指導意見》為藍本,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標準”,實現省一市一縣三級管理的原則進行金湖公司FTTH網絡規劃設計,具體是:
1.IP城域網
按照扁平化、高性能、高可靠、可管可控,應能夠支撐云媒體/互動電視、互聯網接入,智慧城市等業務的宗綜合承載和業務區分,并根據業務發展需求,確定城域網平面的劃分格局。采取扁平化和路由化改造實現網絡對接和架構優化,保證縣核心至全部接入設備在二級以內到市不超過三級,實現與市網絡支撐引流,統一標準、統一布局、統一管理協同工作的原則。
2、機房設備改造
運營播控中心機房至各鎮分機房、各鎮分機房至各鎮二級站機房骨干傳輸網釆用偏平化設計,各鎮二級站機房至各村野外光纖交接箱釆用點對點設計,數據信號以64戶布放4芯、數字電視信號以256戶布放4芯進行布放,每個光纖分配箱布放8芯,其中4芯預留作為今后增值業務使用。,數據信號以1分8配光分路器數字電視信號以1分16,配光分路器,入戶光功率數據信號為-17數字電視信號-7
3接入網
按照“技術統一、一省一網”的思路綜合利用FTTH、EOC接入方式,實現高帶寬接入,接入模式收斂,地方級統一網管,高效低成本原則進行規劃。
4分配網
隨著三網融合不斷深入數據、視頻、語音三項業務競爭十分激烈,而在三網融合中廣電是位弱者,其主要原因之一網絡是一個單向網絡,不能全程全網雙向,只能開展單向視頻業務。無法開展雙向新業務,要想開展新業務增加競爭力,保住基礎業務減少用戶流失,就必須改造網絡提升網絡傳輸容量、質量和安全性、可靠性。
四、改造方案
1、傳輸線路改造
骨干傳輸網路由及配纖:金湖公司傳輸網主要是指縣運營播控中心機房至各鎮分機房、各鎮分機房到各鎮二級站機房(官塘、金溝、卞塘、橫橋、夾溝、淮建、淮勝、白馬湖、孫集、新農),此網按照綜合承載、大容易、高可靠、快速自愈的要求建設,縣機房至各鎮分機房,采取不同方向雙路由扁平化星星結構每個單路光纖,環形無遞減主桿結構設計,每個節點兩個方向進行纖芯數量均應達到24芯,并規劃好今后向網狀演進的路由。具體是;新增一條北環路由,從中心機房到金北陳橋、呂良、前鋒四個站點,采用星星結構設計,每個站進纖芯數為24芯,路由是中心出纖至金湖二橋北側,洪金線與淮金線交叉十字口處為96芯,十字路口到陳橋烏南路與陳橋與淮金線連接線路交叉路口處72芯,此路口經烏南路向北到呂良站點為48芯,呂良站點進呂良中學北路北側到前鋒24芯,完成金北、陳橋、呂良、前鋒第二路,實現雙路扁平化星星環網。
2、各鎮機房至二級站機房路由及配纖
金南鎮機房至卞塘二級站點由路及配纖:金南分機房一路12芯沿金卞線到卞塘二級站點。另一路12芯由金南集鎮向東經金溝王莊向南沿到卞塘村級公路到卞塘二級站點。實現環網結構。
戴樓站到官塘二級站點路由及配纖:戴樓機房一路12芯光纜沿雙樓路向南到官塘二級站點,另一路12芯,沿市縣環網桿線向西到蓮耦種植園向南過金寶南線S331直到官塘集鎮中心十字路口到官塘二級站點。
閔橋站到橫橋二級站點路由及配纖:閔橋機房一路12芯沿閔橫舊公路桿線到橫橋,另一路沿荷花觀光大道到橫橋二級站點。
塔集站到夾溝二級站點路由及配纖,塔集機房一路12芯走原塔集到夾溝桿線,另一路12芯沿塔集鎮到夾溝集鎮公路南側電力桿線走到夾溝二級站點。
銀集站到淮建二級站點路由及配纖:銀集機房一路12芯光纜,由原舊廣電桿經四號公路桿線到淮建二級站點,另一路12芯光纜由沿新供電桿線到李莊沿廣虬桿到二級站點。
3集團專線、智慧城市組網線路
集團專線智慧城市組網,從節點或企事業單位到分機房之間新布光纜。采用EPON組網或光纖收發器組網,經分機房或鎮二級站匯聚后傳至大數據中心和運營中心專線平臺。
4接入網
將原同軸電纜網改為光纖傳輸網、各鎮二級站機房至村莊野外光纖交接箱之間按每個纖分纖盒4芯計算進行新增光纖布放。
總結:
本次FTTH網絡改造主要對光纖傳輸線路骨干網、接入網、分配網進行光纖改造,經過改造實現骨干傳輸網不同路由方向雙向24芯光纖進機房構成自愈環網互為保護。接入網實現光纖到村莊野外光交箱。分配網實現雙纖入戶。
參考文獻
[1]呂代嘉. 基于FTTH技術的CATV雙向網絡研究及應用[D].廣西大學,2017.
[2]周錄.HFC傳輸網改造升級建設寬帶接入網技術方案分析[J].有線電視技術,2017(09):29-34.
[3]邱洪磊,劉忠春,于湖.強制推廣FTTH薄覆蓋解決農村最后50米雙向網改的必要性[J].中國有線電視,2017(04):497-506.
[4]鄭新源.廣電FTTH接入網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有線電視,2016(03):236-239.
[5].FTTH:三網融合的必由之路[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2,11(05):182.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湖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