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我國從古發展到現在,地大物博,地域面積很廣,所以擁有著多種不同的地理環境。隨著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完成,地理國情監測與更新已經進入常態。所以可以根據地理國情的成果,分別對城市、交通、水域和草木覆蓋等生產實踐進行探究,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關鍵詞: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生產實踐;探究
引言:
地理國情監測是專屬工作人員對我國地理情況的信息化描述,國家因此也設立了有關部門,從而實現對地理情況的實時監測和描述,進一步促進我國地理國情的發展。地理國情監測主要發揮著現行、保障的作用,讓政府管理部門在實施方針時有地理國情可以依據,也可以讓測繪地理信息事業飛速發展,完成突破,逐漸適應新社會的發展。雖然地理國情監測是一項基礎的工作,但就現目前它的地位情況來看,它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基礎。由此引發我們對基礎性地理國情的實踐與探析。
1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
地理國情監測工作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地理國情普查和地理國情監測。地理國情普查就是國家對我國地理情況、土質情況、地域文化情況的綜合調查,然后探析它們之間的關系、聯系、特點,然后對于資料進行整理和匯總,在國家地理監測部門做成統一的數據庫,為地理國情監測提供有效可靠的數據支持。地理國情監測主要做的是展開實驗,完善地理國情監測體系,為今后大力發展地理國情監測事業積累經驗。基礎的地理國情監測就是利用現有的信息和調查出來的數據,對我國的地理進行合理規劃,使其盡自己能力發揮出大作用;然后還有典型性地理國情的探析和專題性地理國情的監測,這是進一步對我國地理國情的規劃和指導。有了上述幾層方面的綜合努力,最后把基礎性的地理國情生產實踐與監測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提供合理方案的同時,也為今后的地理國情變化的研究提供數據支持和研究保障。使這項工作在強大的理論支持下,更具權威性、實踐性和科學性。
2監測要素探析
當前,第一次地理國情普已經完成,而普查的數據也已經完成,地理國情普查是一次針對全國性的地理普查,所以整個數據系統非常龐大,在這個過程中最艱難的是完成數據的整理、匯總,這里需要很多行業的專業人才作為輔助,把我們所采集來的數據進行研究、梳理,然后綜合基礎,再采取先進的技術完成分析,而重要的是根據數據進行分析,這是一項基礎卻復雜的任務,所以這才是我們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2.1變化監測探析
地理信息變化監測的方法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影像對比影像、影像對比矢量和矢量對比矢量,通過信息的比對,找出時間段內發生的變化。在進行地理信息變化的分析中,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新增地理信息,也就是這點時間所產生的新地理環境。這種新增情況需要我們做到實時監測,比如雜衛星地圖中的應用,這樣人們的導航也就跟著實時更新,不會多走路或者走錯路,從而造成嚴重后果。第二,消失地理信息,也就是這段時間消失的地理環境,或者是沒有消失,它也許隱藏在某個地方,或是存在于不同的形態,利用外界的特殊條件,而發生轉化。我們要善于發掘這其中的地理奧秘,發現這些地理環境之間的聯系和變化,使它們有機結合在一起。變化監測主要是在監測的過程中,通過原來和現在數據的對比,來發現新舊時期變化的區域,從而形成兩部分差異,以做出更合理的判斷。
2.2城市擴展探析
隨著我國新政策的推送和實施,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也在不斷完善,城市的擴展也在不斷的進行,城市面積正在隨時間不斷擴大,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建設用地的形成規律可以很好地反應城市擴展情況。近幾年來城市擴展非常迅速,由中心向周圍發散,形成巨大的商務圈,且城市人口聚集方向也隨城市發展方向而向外拓展,市中心最密集。當然也有部分已經發展完善的人們喜歡住在離市區較遠的地方,圖個安靜和空氣清新。而現在農村城市化面積也越來越大,人們的生活也比以前美好和輕松了許多,也預示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方案,效果顯著。但這也預示著我們該有新的方案來面對這一先進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比這更加完善、成熟。
2.3交通情況探析
交通情況的變化可是有的一說。以前的馬車牛車、自行車摩托車,現在更新換代為高鐵、飛機。短短的行程,行走在路上的時間也由十幾天變為幾小時、幾十分鐘。人們可以在世界各地跑來跑去,不會再花費很長時間。而隨著這些新的科學技術的出現,與之而來的是一些新的應生問題。我國人口基數大,故這些便捷的交通發展也帶來了交通事故增加、道路堵塞、道路交通難管理等問題。
2.4水域變化探析
拿淡水面積就我國情況來說,可能屬于每年都在減少的情況。一個原因可能是氣候在變化,全球變暖導致;而另一個原因,可能也是主要原因,就是人為破壞,使水域面積減少。我國海域面積也不少,但管理起來也是一項難事。比如南海,有很多可開發的資源,但離得較遠,就導致前些年一些國家非法越境占領,但是我們的終究是我們的,所以我國加強了保護力度,使國家一點都不能少。
2.5草木覆蓋探析
在我國西北地區,比如新疆、青海之類,沙漠很多。沙漠會引起各種氣候問題,如沙塵暴、風沙污染、植物難生長等問題。面對這些難題,我們也沒有退縮,防風治沙,在沙漠里種樹,經過不懈努力,草木覆蓋面積增加了不少。并且,我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沙漠化這個難題遲早會解決。我們將會被綠色包圍。然后,還需調查其它地區的草木覆蓋區域的增加與減少情況,并作出相應的應急措施。還需研究土壤成分,氣候環境對方當地植物的影響,是植物在土地上的生長得到最優化的保護。
結束語
綜合這次的生產實踐與探析,我們發現,我國基礎性的地理國情,雖已發展得比較完善,但綜合來看,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挺多。所以,面對目前的情況,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我們需開發大腦,發展地理國情,使其作用最大化,意義豐富化。并且,需要探索發現新的基礎地理國情,實現全面監測探析。也要與之前的狀態形成對比,發現自己的進步與長處。
參考文獻
[1]孫靖,王鐵軍,趙禮劍. 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的生產實踐與應用思考[J]. 測繪通報,2017(6):129-132.
[2]陳青,許慶領,李巍巍. 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技術方法研究[J]. 地理空間信息,2016(2):28-30.
(作者單位:遼寧省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