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摘要:目的:分析孕婦在妊娠期實施胎心監護胎動,對宮內窘迫的預防效果。方法:選擇來我院分娩的胎動異常產婦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在其妊娠期內實施胎心監護,和我院以往胎動異常產婦的分娩結果進行比較。結果:通過本研究顯示,使用妊娠期內胎心監護的方法可顯著降低羊水糞染和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妊娠期內通過胎心監護胎動的方式可顯著降低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
關鍵詞:胎心監護胎動;宮內窘迫;妊娠期
在妊娠期中,胎動異常是一類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但其對胎兒的傷害極大。一旦出現了胎動異常的情況,則極有可能會導致胎兒發生宮內窘迫,會對胎兒的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造成威脅,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1]。因此,降低胎兒的宮內窘迫發生率的有效方法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在本研究中,即分析了妊娠期內使用胎心監護胎動的方式,減少宮內窘迫發生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我院于2017.8-2018.8,1年內收治的,出現了胎動異常的產婦20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研究。其平均年齡28.96±3.75歲,孕周35.26±3.62周。所有產婦均資源參與本研究。同時需收集我院以往胎動異常產婦的分娩情況資料。
1.2 方法
對所有產婦均在妊娠期實施胎心監護,對胎動進行分析。在此過程中,我們使用電子胎心監護儀,首先需對產婦實施常規生命體征測量,即測量器脈搏和血壓后,對其實施電子胎心監護。在監測之前需注意到為產婦創造出安靜舒適的環境,并避免其服用藥物。產婦需將膀胱排空,采取平臥位或仰臥位,并使用皮帶固定。將檢測儀探頭放置在胎心搏動最明顯位置,并將宮縮傳感器放置在宮底下方3指處,對胎心率進行有效測量。測量時間為20min,若未發現胎動可適當增加監測時間。在監測完成后,需讓我院2位有著豐富經驗的醫師對結果進行分析。
1.3 觀察指標
需收集本研究中產婦的羊水糞染和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幾率。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20.0軟件統計數據,使用“x2和%”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研究中產婦使用妊娠期內胎心監護后,其羊水糞染發生率1.5%明顯低于以往研究中的羊水糞染發生率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72,P=0.032)。同時本研究中產婦的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2%明顯低于以往研究中的胎兒宮內窘迫發生率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26,P=0.033)。
3 討論
宮內窘迫是妊娠期內比較常見和嚴重的并發癥,對胎兒身體健康甚至是生命均會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如何對宮內窘迫的發生情況進行降低,成為了當前臨床上的主要問題。而有研究顯示,在妊娠期內通過胎心監護的方式,對胎兒胎動進行有效監護,可顯著減少宮內窘迫的發生[2]。
所謂胎心監護,指的是通過胎心監護儀器對胎心變化情況進行分析的手段。尤其是通過胎心監護的方式,可即時顯示出胎心的變化。而這種不間斷的胎心監護方式,可以為臨床觀察胎兒心動情況提供有效條件,并可以針對其變化情況,為產婦和胎兒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避免各類嚴重并發癥的發生。例如若通過胎心監護儀發現胎兒出現了胎心率加速情況,表示胎兒的宮內情況較好,可以不對其實施針對性處理。而若通過胎心監護儀發現胎兒心率沒有發生加速情況,則表示胎兒情況較為危險,可能會發生宮內窘迫的并發癥[3]。因此需要對這類胎兒和產婦實施相應處理,以期取得更好的分娩效果,避免其他更加嚴重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出現,提升分娩安全性。
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對胎心監護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在湯浩文[4]的研究中,即分析了胎心監護的方法在胎兒窘迫中的臨床預防效果。在其研究中可顯示,通過使用胎心監護的方法,可顯著降低胎兒窘迫情況的出現,因此能夠取得明顯更佳的效果。而本研究中,也對妊娠期內胎心監護胎動的效果進行了觀察。在本研究中顯示,使用胎心監護的方式,可顯著降低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幾率,同時對羊水糞染的發生情況也可顯著改善,由此可見胎心監護是切實有效的。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內使用胎心監護胎動的方法,可顯著降低胎兒宮內窘迫的發生情況,也可顯著降低其他并發癥的發生,有較高臨床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建敏,李娜,郭娟,周玲等.胎心監護、臍動脈血流聯合血清低氧誘導因子-1α水平在胎兒窘迫診斷中的價值及其與新生兒結局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3):5638-5640.
[2]周娟芳.胎心監護聯合超聲臍血流監測在110例胎兒宮內窘迫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06):955-957.
[3]吳燕,艾玲.胎心監護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在胎兒宮內窘迫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8,23(03):445-446.
[4]湯浩文.胎心監護對胎兒窘迫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9):56-57.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人民醫院婦產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