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腦”題材不僅在大銀幕上掀起一股收視旋風,以“燒腦”為賣點的懸疑電視劇也普遍受到觀眾的喜愛,從引發全民追看的經典美劇《越獄》,到如今國產網劇《白夜追兇》(上圖)《無證之罪》,同樣是燒腦,長達數十集或者幾季的電視劇和只有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相比,究竟有哪些優勢與挑戰呢?
有業內人士表示,觀眾普遍覺得電影導演必須做到在短時間內就將故事的伏筆與解密展現給觀眾,無疑更具難度?!安贿^,就燒腦劇情的編排和撰寫來說,電視劇的要求反而會更高?!痹跇I內人士看來,因為劇集編劇需要設計更多的懸念、伏筆和反轉,才能激發觀眾看下去的欲望。當情節重復、缺少新意、“燒腦”指數下降后,觀眾就會厭倦而棄劇?!对姜z》的后幾季便是因為創作力的枯竭,遺憾爛尾。
通常來說,引發“燒腦”的靈感來源并不稀缺,例如正熱映的《調音師》,其核心創作思路——正常人假裝盲人發現秘密,使原本自一部14分鐘的法國短片,被拉長到139分鐘的電影格局后,加入更多人物、反轉和愛情元素,已不如原版精煉。假如再稀釋成一部劇集,那對編劇的考驗將更大,風險也更高。
當然,與擁有《西部世界》等優秀燒腦劇集的美國和推出過《神探夏洛克》等腦洞劇的英國相比,國產燒腦劇集依然處于學習和模仿的階段。不論是《白夜追兇》《余罪》《無證之罪》《法醫秦明》等劇集,都能找到歐美同類題材的影子。今后隨著觀眾欣賞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燒腦”度數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這將會倒逼電視劇創作者們拿出更開腦洞的點子和更嚴謹的劇情編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