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風景的蝸牛君
13世紀修建的圣禮拜堂是真正的圣物藏所。這座雄偉的哥特式教堂窗戶上裝飾的彩色玻璃將陽光化為斑斕的光線,讓人仿佛置身于幻境中。
古代工匠在玻璃熔融狀態下摻入不同金屬或金屬化合物來制作不同顏色的玻璃。而摻入這些物質后玻璃所呈現出的顏色卻與這些物質本身的顏色大相徑庭。工匠們不斷嘗試和摸索,逐漸總結出制作不同顏色玻璃的詳細工藝,如摻入氧化銅的玻璃呈綠色,摻入氧化鈷的玻璃呈藍色,而摻入金的玻璃則呈紅色。
隨著電磁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這些摻雜的物質在玻璃內部形成了納米顆粒,而玻璃奇異的色彩正是由納米顆粒對光波的共振吸收和散射引起的。通過控制納米顆粒材料、大小及間距,可以對顏色進行豐富調控。這些古代教堂的彩色玻璃幾乎是納米科技最早的應用。類似的技術如今被應用于量子點顯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