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華 閆起磊 陽娜
匯集全國四分之一以上的著名高校、三分之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三分之二以上的兩院院士,擁有以中關村為代表的約20家國家高新區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憑借這樣的稟賦,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正在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成果,努力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5年來,三地敞開胸懷,共建共享——北京堅持“瘦身提質”,天津推動“強身聚核”,河北則大力“健身增效”,在“加”與“減”的變奏間,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樂章。
沿河北石家莊太行大街北行至正定,道路西側有一間由北京企業投資的精進電動科技(正定)有限公司,在投資不到一年時間里,這個總投資11億元的現代化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產品生產基地已經拔地而起。作為石家莊市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重頭戲之一,預計到2022年可實現年產50萬臺套。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潮中,精進電動科技(正定)有限公司的發展頗具代表性:“出”北京,“進”天津、河北,一“出”一“進”之間,北京騰挪了發展空間,天津、河北引入新興產業項目,增強了發展動能,是實實在在的雙贏之舉。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北京經濟提質增效升級、贏得未來新空間的必然選擇。為此,北京在全國率先出臺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從源頭上將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產業加以禁止,治理“大城市病”,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累計達2.16萬件。
北京市國資委副主任劉高杰透露,截至目前,北京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累計超過2600家,疏解提升市場超過580家,動物園、大紅門等區域性批發市場完成撤并升級和外遷。
北京杰德偉業家具公司董事長黃赤淳感慨道:“以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倒逼,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成了我們企業做大做強的巨大機遇。”
2015年,北京杰德偉業家具公司還只是朝陽區一個占地20畝的中小企業。落戶唐山市漢沽管理區后,公司承接了6000畝土地,建設了環渤海家具園,產業“蛋糕”越做越大。
“產業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說。
北京市堅持“瘦身提質”,而天津市推動“強身聚核”,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穩步增長。2018年,天津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4.4%和3.1%。

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內的協同創新展示中心
一“出”一“進”之間,北京騰挪了發展空間,天津、河北引入新興產業項目,增強了發展動能,是實實在在的雙贏之舉。
河北省則大力“健身增效”,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2014年以來鋼、鐵、水泥、玻璃產能累計分別壓減8222萬噸、7529萬噸、7370萬噸、7983萬重量箱。
京津冀協同發展事關三地產業長遠謀劃。從“瘦身”、到“強身”、再到“健身”,三地攜手同心,渤海灣畔崛起一片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高地。
在北京東南方向140多公里外的天津濱海新區,依河臨海,一棟棟紅磚小樓鱗次櫛比。
600多年前,這里是北塘漁村,被史學家稱作“一個小漁村,半部晚清史”。今天,這里是京津兩地攜手共建的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探索京津冀協同新模式的創新試驗田。
“我們是京津冀協同的受益者。”園區企業天津卡雷爾機器人有限公司CEO尹利說。
作為一家從事人工智能商用服務型機器人研發、生產制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卡雷爾2014年在北京中關村創立。2018年3月,尹利攜公司主創團隊來到這片創新沃土扎根,營業額自此跨上千萬元臺階。
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鎮,天津濱海新區發改委副主任吳秀山說,2015年以來,當地共引進北京項目1699個,協議投資額3920.6億元。其中,僅2018年,共簽約北京項目591個,協議投資額1155.6億元。
2019年1月,位于滄州經濟開發區的中韓(滄州)產業園舉行揭牌儀式。園區初步規劃15平方公里,預計引進國內外合作項目300余個,以現代汽車為起點的高端制造業將完全取代傳統產業成為園區主要產業支撐。
“自2014年北京現代滄州工廠落戶滄州開發區,一大批上下游企業紛至沓來,滄州市的汽車產業集群正在向千億元產值邁進。”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廠長韓桂升說,現代汽車滄州項目直接帶動6000多人就業,間接帶動2萬多人就業,吸引20多家配套企業過來。
數據顯示,最近5年,河北從全省200多個各類園區中,篩選確定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等一批省級重大承接平臺。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北汽福田、北京威克多等一批制造業疏解項目落戶。
河北還積極利用廊坊、保定、石家莊、滄州等地現有商貿物流產業基礎和交通優勢,積極承接北京區域性批發市場轉移,推動一批承接北京市場疏解轉移項目有序落地。
5年新變,京津冀產業整體面貌為之一新。三省市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和原有體制機制障礙逐步打破,正在朝著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扎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