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兆 銘
(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010)
本項目系廣東省第十五屆省運會比賽場館,項目位于肇慶市七星巖旅游度假區廣東工商職業學院內,規劃總用地面積為32 313.38 m2,項目總建筑面積27 328 m2,其中游泳跳水館建筑面積為12 990 m2,網球館建筑面積為12 003 m2,觀眾廳2 333 m2。游泳跳水館設置一個標準高臺跳水池以及標準25 m×50 m的8道泳池,設置固定座位800個,同時室外設置一個25 m×50 m室外訓練池;網球館設置一個標準網球比賽場,設置固定觀眾席位2 500個。同時預留部分體育訓練空間。觀眾廳位于建筑中間,連接跳水游泳館和網球館。
本工程地上4層,建筑高度23.5 m,屬高度不大于24 m的多層公共建筑(體育類),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
地塊南側市政給水管網為生活給水水源,根據市政部門提供資料,地塊市政供水管壓力0.35 MPa,可滿足項目各層的供水壓力要求。故本工程采用市政直接供水的給水系統,充分利用室外給水管網壓力同時避免二次加壓供水可能產生的水源污染。
生活水量計算見表1。
本工程采用市政直接供水的給水系統,充分利用室外給水管網壓力同時避免二次加壓供水可能產生的水源污染。
為體現綠色節能的設計理念,項目生活熱水采用空調熱回收預熱及空氣源熱泵加熱系統。生活冷水經半容積式熱交換器與空調余熱換熱后,經預加熱的熱水再進入空氣源熱泵加熱至使用溫度。

表1 生活水量計算表
本工程運動員淋浴設計小時耗熱量為537.3 kW,設計選用三臺制熱量為92 kW空氣源熱泵,并設置20 m3生活熱水箱,保證熱水供應。
熱水同采用干管循環方式,多于三個淋浴區的配水管道成環布置。熱水系統跟冷水系統分區一致,直接采用市政供水方式,利用承壓熱水箱承壓。
本工程生活污水及生活廢水采用分流制,最高日生活排水總量約557.5 m3/d(按生活用水量90%計算,空調補水及綠化用水不計算在內)。
本工程室內排水采用污廢分流,首2層排水作為單獨系統與塔樓排水分別接入室外檢查井。生活污水經室外化糞池處理后與生活廢水合流,共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專業廚房污水經隔油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地下室廢水經匯流至地下室集水井,經潛污泵加壓排入室外檢查井。
雨水計算按肇慶當地暴雨強度公式,屋面雨水設計重現期采用20年(降雨歷時5 min),室外取3年(降雨歷時3 min),屋面雨水系統均采用重力流排水。
肇慶暴雨強度公式:q=2 545.08(1+0.502lgP)/(t+7.41)0.703 L/s×100 m2。
泳池循環水處理設計參數見表2。
有別于常規的砂缸處理系統,本工程泳池水處理均采用全自動溶氧精濾水處理設備,該設備主要優點有:
1)設備為一體式,占地小,機房面積約占砂缸處理機房1/3~1/2即可;
2)曝氣加氧系統,能有效增加水中溶解氧提高水的殺菌能力和抑制細菌生長;
3)處理過程無需使用混凝劑,助凝劑,節水節藥;
4)處理成本低,全自動溶氧精濾機處理后的水,水中尿素含量可以輕易地降到1 mg/L左右,無需通過換水的方式稀釋尿素含量。同時水中無需投加混凝劑、滅藻劑,有效降低水中的化學污染,水在經過曝氣加氧、精濾、消毒殺菌過程后,池水進入良性循環。

表2 泳池設計參數表
本工程泳池系統的加熱與恒溫采用泳池專用空氣源熱泵作為熱源,水溫從10 ℃加熱到27 ℃±1 ℃,比賽池所需制熱量為1 580 kW,恒溫耗熱量512 kW;跳水池所需制熱量為1 480 kW,恒溫耗熱量為489 kW。比賽池設計15臺空氣源熱泵,單臺制熱量106 kW;跳水池設計14臺空氣源熱泵,單臺制熱量106 kW。
熱泵經初次加熱后,使泳池水溫達到預先設定溫度值后,主機停止工作當溫度傳感器實時測量泳池水溫低于預設值1 ℃時,控制系統中控制器反饋給其中的恒溫主機(比賽池3臺,跳水池2臺),自動啟動進行加熱,將泳池水加熱至預設溫度。全過程采用智能溫控設定,保證泳池水溫達到預設溫度值。同時,為了避免機組長時間工作造成機組負荷過大,全套系統采用了定時啟停控制,每隔3 h~4 h自動切換主機工作。
游泳場館設計在給排水設計中屬于難度較大的且專業性較強的項目,水處理工藝雖有后期專業單位深化設計,但施工圖設計階段需提前配合工藝方預留供回水的套管位置,以免后期破壞土建結構導致滲水現象。同時泳池供回水管線較大,通常達到DN300~DN400,所以機房位置應盡量靠近泳池,可以減少管線造價同時減小管線敷設對建筑層高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