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板結等問題與安全施肥有很大關系,本試驗通過氮磷鉀同一的配方不同肥料組合和生物有機肥、堿性調理劑、有機肥、石灰等混合應用,通過旋耕驗證酸化治理效果,篩選出適合西平縣的安全施肥方式和酸化治理施肥最佳肥料組合、施用量及方式,為西平縣土壤酸化治理和肥料安全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設9個處理,采取大區對比,不設重復。處理1:尿素+氯化鉀+過磷酸鈣;處理2:尿素+氯化鉀+鈣鎂磷肥;處理3:尿素+氯化鉀+一銨;處理4:尿素+氯化鉀+二銨;處理5:氯化銨+氯化鉀+一銨;處理6:尿素+氯化鉀+一銨+生物有機肥;處理7:尿素+氯化鉀+一銨+堿性調理劑;處理8:尿素+氯化鉀+一銨+石灰;處理9:尿素+氯化鉀+一銨+有機肥。
試驗地安排在西平縣二郎鄉小王莊村麥仁張自然村劉來順等村民的責任田,面積約1.33 hm2,地勢平坦,肥力均勻,排灌方便。
2018年6月1日,測定pH值平均為4,其中2戶pH值為3.6~3.9。設置劃定試驗設9個處理,每個處理面積1.33 hm2,處理間設走道1 m,四周設保護行。按照試驗要求進行施肥,旋耕鎮壓。6月2日播種,品種為德單5號,平均播種量4800粒/667 m2。6月10日,玉米出齊苗。6月16日,清理田間雜草和走道雜草,平整走道和整理溝坡。6月21日,進行化學除草,防病治蟲,調節生長。7月11—12日進行試驗各處理株高、莖粗、鮮質量和干物質測定。7月24日玉米抽雄,進行pH值測定,查看玉米處理間長勢。9月6日進行測產,9月10收獲。
試驗各處理在玉米苗期至小喇叭口期,酸化嚴重區域,玉米植株明顯發育不良,矮小,根系呈亂麻狀。玉米抽雄后由于降雨量大,玉米恢復生長,各處理表現不明顯。依據2018年9月6日測產和收獲后實產統計結果見表1。
堿性調理劑和石灰均可顯著調節土壤的酸化程度,同時對耕作方式要求不明顯。鈣鎂磷肥旋耕對調節土壤酸化明顯,需深翻埋底。堿性調理劑和石灰依酸化程度適當增加。

表1 產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