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農業科學研究院 郭中義

2018年4月,中化化肥聯合駐馬店農業科學院在確山縣雙河鄉鄧莊村王屯村民組進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應用效果試驗,比較與常規施肥管理對于花生增產和提質的效果。
供試土壤為黃褐土,質地壤土,土壤肥力中等。耕層土壤基礎養分為:土壤有機質10.9 g/kg,堿解氮36.5 mg/kg,速效磷(P2O5)46.2 mg/kg,速效鉀(K2O)115.3 mg/kg。前茬作物為春花生,每667 m2產鮮果350 kg。供試花生品種為“遠雜9102”。
供試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有機質質量分數≥15%,總養分質量分數≥40%,16-12-12,下同);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由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提供;供試20-10-12復混肥、15-15-15復混肥以及尿素(尿素含氮46.0%)等產品在駐馬店當地市場購買。
試驗設6個處理,采用等氮量的試驗處理方式,處理1(CK1):群眾習慣施肥,每667 m2施20-10-12復混肥50 kg;處理2(CK2):群眾習慣施肥,每667 m2施15-15-15復混肥50 kg、尿素5.43 kg(與處理1等氮量,下同);處理3:每667 m2施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50 kg、尿素4.35 kg;處理4:每667 m2施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50 kg、 尿 素 4.35 kg;處理5:每667 m2施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40 kg、尿素7.83 kg;
處理6:每667 m2施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40 kg、尿素7.83 kg。
小區長10 m、寬5 m,面積50 m2。各處理隨機排列,重復3次,重復間走道1.0 m,小區間間距1.0 m。試驗四周設保護行。
試驗于4月18日劃區、施肥、整地,各處理肥料全部底施。4月18日下午播種,密度1.2萬穴/667 m2,4月27日出苗。花生生育期間按高產田標準管理,各處理管理水平一致,按照方案進行調查、取樣。8月18日收獲,收獲時各小區實收20 m2計產并考種。
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能夠提高花生葉片葉綠素含量。經處理的花生各生育時期功能葉葉綠素SPAD值(見表1)均高于群眾習慣施肥處理(處理1、處理2)。等氮量條件下,每667 m2施50 kg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SPAD值比處理1、處理2漲幅最大,分別增長6.9%、5.5%;每667 m2施50 kg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居第2位,SPAD值分別比處理1、處理2增長5.1%、3.8%;每667 m2施40 kg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居第3位,SPAD值比處理1、處理2分別增長2.7%、1.4%;每667 m2施40 kg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居第4位,SPAD值分別比處理1、處理2增長1.9%、0.6%。綜上所述,施用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有利于增加花生葉片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和效率,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施用效果優于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
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改善了花生的生物學性狀和品質。由表2可以看出,處理4與處理1、處理2相比,單株果枝數分別增加0.9個、0.6個,單株飽果數分別增加1.9個、1.6個,單株秕果數分別減少1.1個、1.2個,平均單株果質量分別增加2.8 g、2.5 g,百果質量分別增加9.5 g、8.0 g,出米率分別提高2.1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油酸含量分別提高2.5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處理3與處理1、處理2相比,單株果枝數分別增加0.7個、0.4個,單株飽果數分別增加1.2個、0.9個,單株秕果數分別減少0.9個、1.0個,單株果質量分別增加2.1 g、1.8 g,百果質量分別增加7.1 g、5.6 g,出米率分別提高1.4個百分點、1.0個百分點,油酸含量分別提高3.8個百分點、3.0個百分點。由此說明,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能夠增加花生果枝數、單株飽果數、單株果質量、百果質量,降低秕果數,提高花生出米率、油酸含量,改善花生品質。

表1 花生不同生育時期功能葉葉綠素SPAD值

表2 不同施肥處理考種結果
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可顯著提高花生產量。由表3可以看出,處理4產量最高,為597.0 kg/667 m2;處理1產量最低,為535.9 kg/667 m2;處理4比處理1增產61.1 kg/667 m2,增長11.4%;處理3產量580.3 kg/667 m2,居第2位,比處理1增產44.4 kg/667 m2,增長8.3%;處理6產量562.6 kg/667 m2,居第3位,比處理1增產26.7 kg/667 m2,增 長5.0%; 處 理5產 量554.6 kg/667 m2,居第4位,比處理1增產18.7 kg/667 m2,增長3.5%;處理2產量546.9 kg,居第5位,比處理1增產11.0 kg/667 m2,增長2.1%。
對產量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見表4),處理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P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見表5)表明,每667 m2施50 kg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每667 m施50 kg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均比對照增產效果顯著;每667 m2施40 kg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每667 m2施40 kg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與對照相比略有增產,增產效果不顯著。
施用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顯著提高了花生經濟效益。從表6可以發現,處理4增收效果最好(花生4.4元/kg;20-10-12復合肥2.9元/kg,15-15-15復合肥3.0元/kg;尿素2.4元/kg;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3.2元/kg,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3.4元 /kg), 每667 m2經濟效益2 446.4元,與處理1相比每667 m2增收233.4元,增長10.5%。處理3居第2位,每667 m2經濟效益2 382.9元,比處理1每667 m2增收169.9元,增長7.7%。處理6居第3位,每667 m2經濟效益2 320.6元,比處理1每667 m2增收107.6元,增長4.9%。其他處理與對照相比增收效果不顯著,說明花生每667 m施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40~50 kg、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50 kg增收效果好。
(一)施用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對花生生育期無影響,可以增加花生果枝數、單株飽果數、單株果質量、百果質量,降低秕果數,提高花生出米率、葉片葉綠素含量、油酸含量,改善花生品質。
(二)施用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顯著提高花生產量和經濟效益。每667 m2施用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與群眾習慣施肥相比,平均增長11.4%,增收233.4元,經濟效益提高10.5%;每667 m2施用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與群眾習慣施肥相比,平均增長8.3%,增收169.9元,經濟效益提高7.7%,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三)每667 m2施含菌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40~50 kg、有機無機復混肥(15-40S)50 kg增收提質效果好。

表3 產量結果統計

表4 方差分析

表5 多重比較

表6 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