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穆積山 青木 ●柳玉鵬
在厄瓜多爾駐英大使館一間18平方米的房間避難7年之后,“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11日遭英國警方入館強行逮捕。對于阿桑奇接下來的去向,以及他會否被英國當局引渡至美國受審,外界充滿疑問和爭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2日報道,11日被戲劇性逮捕后,阿桑奇被帶到威斯敏斯特裁判法院,他被指控犯有違反保釋規定。由于阿桑奇拒不認罪,法院將在5月2日二審阿桑奇案。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指控阿桑奇陰謀侵入電腦,涉及大規模泄露美國政府機密的文件。英國將決定是否引渡阿桑奇。俄羅斯衛星網稱,倫敦法院裁定,美國應在6月12日前向英國提供有關引渡阿桑奇的所有文件。
英國《衛報》稱,如果被引渡到美國,阿桑奇將面臨包括間諜罪在內的指控,刑期至少5年。“維基解密”總編輯哈弗森擔心,美國最終會讓阿桑奇面臨更多指控,實際刑期或長達數十年。
這次逮捕在英國引發了關于阿桑奇未來和可能引渡的激烈辯論。盡管政府為因違反保釋而被捕的行為辯護,稱這是“沒有人能凌駕于法律之上”的證據,但反對黨工黨黨魁科爾賓譴責了美國的引渡請求。他表示,英國政府不應該將阿桑奇引渡至美國。美國急于引渡阿桑奇,是因為其曝光了大量美國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期間的暴行證據。工黨影子內閣內政部長阿博特對BBC說:“這都是關于維基解密和所有被公開的關于美國軍方和安全部門活動的令人尷尬的信息。”
不過阿博特也表示,如果瑞典政府起訴阿桑奇,阿桑奇也應該面臨刑事司法系統的審判。瑞典當局目前正在考慮是否重啟對阿桑奇性侵指控的調查。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表示,身為澳公民的阿桑奇12日會接受領事協助,但不會得到任何“特殊待遇”。該國外長佩恩則表示,“引渡本身是美國和英國之間的問題。”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回應阿桑奇被捕事件時稱,他對阿桑奇及“維基解密”知之甚少,“這不是我的事情”。一些美國議員則對阿桑奇被捕發出了歡呼。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議員曼欽甚至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節目中直言,“阿桑奇現在是我們的了”。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1日表示,阿桑奇被捕的方式,是對其人格尊嚴公開的和粗暴的漠視。扎哈羅娃說,阿桑奇的整個遭遇,他被起訴和他的不人道的生存環境,是無視信息傳播自由和人權的行徑,對于記者的權利是一種打擊。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則表示,希望阿桑奇的全部權利都可以得到尊重。
厄瓜多爾前總統科雷亞在任期間,給予阿桑奇政治庇護并授予他公民身份。科雷亞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批評自己的繼任者莫雷諾是厄瓜多爾乃至拉美歷史上的“叛徒”。他還說,阿桑奇被捕,體現出西方國家和媒體在言論自由上其實是有雙重標準的。BBC引述阿桑奇代理律師羅賓遜的話說,她的客戶被捕是一個“危險的先例”。
美國弗吉尼亞州東區檢察官11日公布的對阿桑奇的起訴書,現在成為美國政府要求將阿桑奇從英國引渡到美國接受審判的基礎。《衛報》稱,一些學者和游說團體警告說,美國的起訴書直接侵犯了基本的新聞自由,可能對新聞業的基本行為產生破壞性影響。“新聞自由基金會”則表示,“不管你喜不喜歡阿桑奇,對他的指控都是對新聞自由的嚴重威脅,所有關心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人都應該強烈抗議”。
德國《新奧斯納布呂克報》12日稱,對于與阿桑奇打交道的方式,西方應該感到羞恥。“維基解密”揭露了成千上萬份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罪行的文件。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2日稱,對于阿桑奇到底是不是一位反體制英雄的爭議很大。美國《紐約時報》稱,阿桑奇總是引發強烈的反應:他或者被譽為公開信息的英雄,或者被鄙視為一個變節的罪犯——至于何種態度,通常取決于“維基解密”最近在做什么。盡管阿桑奇一直形容自己是一名記者,但他更像是一名活動分子,不滿足于充當中立和公正的信息提供者角色。
《衛報》稱,專注美國情報和國家安全的公共利益集團“詹姆斯·麥迪遜項目”副執行官莫斯表示,“我不擔心新聞自由會受到更廣泛的影響,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其他地方。阿桑奇的所作所為,正是記者們接受訓練所要避免的”。
此外,厄瓜多爾政府內政部12日證實,一名與阿桑奇關系緊密的男子,在試圖從厄瓜多爾出境前往日本時被捕。不具名的厄官員向美聯社透露,被捕男子叫歐拉·比尼,是一名瑞典籍軟件開發商,他早前在瓜多爾居住多年,曾經多次前往阿桑奇藏身的厄駐英國使館與他會面。
在12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談到阿桑奇被捕一事時表示,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好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