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彭博社4月12日文章,原題:這座小鎮蘊含著顯示中國刺激計劃正取得成功的“早期線索” 一項將一座以精美瓷器聞名的古鎮轉變為熱點旅游目的地的3億美元計劃,正使中國的新刺激策略如何在現實中奏效變得有跡可循。
2016年,位于中國中部省份河南省的神垕(音同厚)鎮(如圖)——中國自宋代以來的鈞瓷產地——開始恢復其主要街道。如今該投資正開始獲得回報:在今年春節期間,神垕古鎮吸引游客約25萬人次,景區旅游收入同比增長90%。
數據顯示,僅恢復此前年久失修的神垕古鎮老街及其周邊就耗資約5億元。“以前,只有那些對瓷器文化感興趣的人才會來這里。但如今許多年輕人也正紛至沓來。”老街附近一家陶瓷店店主說道,“這已推動當地各行各業的生意,包括賓館、餐館和各類商家。”
從去年起,中國政府就已對此類“定向刺激”措施“雙倍下注”。中國政府強調消費推動作用并提倡摒棄成本高昂的大項目,從而實現向服務業和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制造業轉變的目標。“對一個更習慣于共產主義傳統的計劃經濟風格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巨大飛躍。”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系研究院副院長詹姆斯·勞倫斯說道。
從總體來看,中國新刺激戰略的相對謹慎有助于放緩債務積累速度,其中蘊含著中國長期經濟增長將變得更可持續的希望。▲
(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9-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