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叢艷 張懷明
我國的海區總面積為470余萬平方千米,大陸海岸線的長度為1.84多萬千米,具有豐富的海洋療養資源。目前,我國在沿海地區建有數百家療養院,采用自然療法,利用海水、海濱等自然療養因子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確有一般藥物無法替代的神奇功效。
海水浴
1.實施方法。
(1)全身游泳法:健康人或無禁忌證的體力好的病人,可進行游泳訓練。
(2)半身浸入法:站在齊腰深水中,用手舀水沖洗未浸入的體表,該方法適用于身體較弱的病人。
(3)淺水站立法:站在膝關節以下的水中,用手舀水沖洗腿部、軀干和上肢,適用于體質更弱的病人。
(4)淺水坐浴法:坐在海邊淺水中,用水沖洗身體各部位,適用于老年病人。
2.治療時間及次數。
開始時,浴水時間宜短,每次3~5分鐘,以后逐漸增加,每次不超過20分鐘。對體弱者,每次5~10分鐘,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身體情況好者,每日也不要超過2次。兩次的間隔時間應大于4小時。
海沙浴
1.海沙的處理。
治療用沙應是未被污染的清潔干燥的細沙,直徑最好為0.25毫米左右,其中不應混有小石塊和貝殼等大塊雜質。將處理好的海沙,利用日光進行充分暴曬,熱度達到45℃~50℃即可用于治療。
2.治療方法。
(1)全身沙浴法。
在海水浴場或日光浴場專門劃出一個面積約10×10米的海沙浴場,讓被治療者躺在海沙上,將熱沙撒在面、頸、胸部以外的全身。沙的厚度為10~20厘米,腹部稍薄,為6~8厘米。治療結束后,用清水或海水沖洗,在陰涼處休息20分鐘。在夏季,海沙浴可與日光浴、海水浴配合進行。
治療時間開始可為10~15分鐘,以后逐漸增加到30~40分鐘,治療結束后用溫水沖洗,休息20~30分鐘。全身沙浴法隔日治療1次,15~20次為1個療程。
(2)局部沙浴療法。
四肢局部沙浴療法:準備大小合適的木盆,內放約5厘米厚度的熱沙,將手足放于其中,再用沙覆蓋,然后用毛毯或棉被蓋好保暖,治療時間為1小時。
腰部沙浴法:在沙浴場鋪上油布,放置8~10厘米厚的熱沙,患者腰部置于熱沙之上。治療時間30~40分鐘。
沙袋療法:把處理好的海沙加熱到55℃~60℃,裝入布袋中并扎緊袋口。將熱沙袋置于治療部位,治療時間隨熱沙自然冷卻的時間而靈活掌握。
海濱日光浴
1.治療方案。
在專門的日光浴場,根據不同地區日照強度和全年氣象差異有所不同,選擇最佳的日光浴時間,氣溫應在20℃以上。北海、東海的海濱地區夏季以上午9~11時和下午3~4時為宜,春秋季節以上午11~12時為宜。
2.治療方法。
(1)全身照射法:這是一種逐漸增加照射劑量和照射面積的方法。
(2)局部照射法:暴露照射部位,開始照射劑量為40千焦熱能,以后逐漸增加至121~238千焦。
3.做好防護。
為避免皮膚灼傷,必須使用較好的保護劑。在皮膚干燥時涂抹防曬護膚品,隔一段時間后需再次涂抹。一個好的保護劑應能既防護高強度輻射,又能防護低強度的輻射,同時還能防海水和汗水。孕婦、皮膚癌患者在日光浴時要格外小心,出現皮膚灼傷、中暑或皮膚斑點時要向醫師或藥劑師咨詢。不要在光反射強的物體前進行日光浴,如白沙或白墻,因為在這些物體前,光的作用要增加數十倍。
海泥療法
1.全身海泥療。
將海泥放進澡盆內,加泉水至需要稀度,患者猶如洗澡一般躺在其中,水深達胸部即可。頭部及心區敷以冷毛巾。海泥溫度在34℃~37℃,泥浴時間15~20分鐘,隔日或隔兩天施療1次,10~15次為1個療程。
全身包纏法:即利用日光加熱埋身療法。令患者臥于日光加熱到適度的海泥中,只把胸部露于泥外,海泥厚度一般為4~8厘米,胸、腹部的海泥稍薄,患者的頭和心區敷以冷毛巾。包纏結束后,用35℃~37℃熱水洗身,然后靜臥30~60分鐘休息。
2.局部海泥療。
局部海泥療分局部包纏法、海泥罨法、間接海泥療等。
(1)局部包纏法:在床上鋪被或毛毯,上面再鋪塑料布和粗布,把攪拌好的海泥按所療部位的需要鋪上,厚度為3~7厘米。令患者臥于海泥上,然后將布、毯等按序卷起,包纏其身以保溫,并在其頭部和心區敷以冷毛巾。
(2)海泥罨法:把加熱的海泥裝于布袋內敷于患部施療。此療法可降低化學及機械作用。
(3)間接海泥療法:不把海泥放在患病部位,而放于旁側。海泥溫度根據病情和患者體質決定:體質強、無心血管病、無內分泌及神經系統障礙者可用42℃~48℃的海泥;有輕度心血管病和神經障礙、體弱者用37℃~42℃的海泥;低溫海泥療則用32℃~33℃的泥。
海泥療時間每次20~30分鐘,開始時隔日施療,以后則施療3日、休息1日,以15~20次為1個療程。局部海泥療結束后用35℃~37℃的熱水洗凈,不得用肥皂,靜臥30~40分鐘休息。
海濱空氣浴
實施海濱空氣浴時,要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氣溫在20℃~30℃之間,相對濕度在45%~55%,風速0.5米/秒。在海灘放置躺椅,著泳裝,取坐位、半坐位或臥位,行腹式呼吸,亦可在散步、練太極拳等輕松活動中進行。時間一般從每次15分鐘開始,逐漸增加到每次30分鐘,每日可進行1~2次,1個月為1個療程。
采用海濱療養的人需注意,自主神經功能不穩定的人來海濱會引起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癥狀;海霧天氣,濃霧彌漫、濕度大、氣壓低,大氣中的花粉、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不易擴散,有時出現酸霧現象,對人體呼吸道極為不利。5~7月份為氣管炎發病高峰期,不利于氣管炎病人的療養;風大,溫度變化劇烈且天氣多變,不利于冠心病人療養。當冷空氣通過時,病人的冠狀動脈受寒冷刺激而收縮,使管腔變窄,甚至痙攣,同時血液黏稠度增加,流速減緩,使流入心臟的血液減少,導致心肌缺血;寒冷對體溫調節功能低下的人,如哮喘、風濕病病人不利。人體受冷后排尿增多,對腎臟病人不利。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如在海濱氣候區進行日光浴,會使病情惡化。
過多的紫外線照射還能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加重潰瘍病人的病情,對活動性肺結核、心力衰竭、動脈硬化、高血壓嚴重、肝功能損害等患者不利,也可使白血病、惡性貧血病人的病情惡化。
(摘自《療養地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