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任兵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體育教學部;大連醫科大學體育教研部)
運動處方是對從事體育鍛煉者或傷病的人,根據醫學檢查資料(包括運動試驗和體力測驗等),按其健康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用處方的形式規定該運動項目的運動強度、時間及頻率等,提出運動訓練中應注意的事項,來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和科學地進行鍛煉的一種方法。本文對我校132名網球選修課學生的運動損傷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進行統計分析,提出更為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減少網球運動損傷的發生機率,有助于教師和教練按時、按量完成教學、訓練計劃和任務,提升網球運動技術水平,提高競賽成績。
大連醫科大學網球選修課132名學生(男87名,女45名)。測試時間2016年9~12月。
2.1文獻資料與問卷調查法
通過知網以“網球”“膝關節”“運動損傷”為關鍵詞進行相關檢索,共檢索文獻12篇,其中碩士論文4篇,期刊論文6篇,會議論文2篇,通過查閱的相關文獻就運動處方的模式在教學和訓練中的應用還較少有資料進行闡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運動是良醫,運動處方在網球教學中的應用,針對網球選修課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損傷的部位和致傷的技術環節設計問卷,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幫助。
2.2實驗分組法
將132名學生隨機分成實驗班和對照班,每組66人,均分為3個班,每班22名。對照班按學校網球項目教學大綱規定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實驗班采用運動處方模式法,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教學指導和處方監督,早、晚各練習1次,每次90分鐘,每周3次(還是每天早晚各1次),共16周,實驗場地在學校體育館網球場地。
2.3運動處方法
運動處方實施中動作從簡到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心率控制在125~150次/min左右,運動強度根據學生實際訓練情況逐步增加。
第一階段(1~6周),低強度,以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采用最大負荷的60%~65%;脈搏控制在最高心率的65%。
第二階段(7~11周),強度有所增大,身體機能基本穩定,逐漸提高網球技術動作水平及身體素質;負荷逐步增至70%~75%;脈搏控制在最高心率的75%。
第8周,進行一次體能測試和網球技術考核,初步評定學生心肺功能、運動能力和身體機能水平等,適當調整運動處方的練習內容和運動強度和密度。對照組學生按學校規定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實驗組按運動處方實施16周,運動頻度為每周3次,每次運動45min。
第三階段(12~16周),實行最大強度的訓練,全面提高學生技術動作水平及肌肉控制能力和專項運動能力。實驗班嚴格按運動處方要求進行訓練和練習,以便更為準確的驗證運動處方的可行性。實驗后采用數據統計法、問卷調查法等調查記錄學生的運動損傷情況,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3.1不同技術動作發生損傷的分析
由表1顯示,實驗班受傷比例低于對照班,發球技術和高壓球技術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由表2顯示,實驗班網球肘、肩關節損傷和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比例低于對照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不管是實驗班還是對照班發病率發生損傷部位最多的是網球肘(占9.4%和14.7%),主要原因是在正手或反手用力擊打網球以及發高壓球的過程中,肘關節附近的肌腱過分地伸展和用力。其次肩關節損傷(對照班13.6%),在發球時,擊打球的瞬間需要對球拍做出一個加速的“鞭打動作”,這要求整個揮臂的動作幅度較強、技術要求也較為復雜;再就是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擊球動作也容易造成肩關節的損傷。三是腰部損傷(對照班11.5%),在發球動作要求腰腹肌的動作較多,受損傷的可能性增大。

3.3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
對照班技術動作不規范占16.2%、準備活動不充分占14.7%和缺乏運動損傷知識占13.1%。原因首先是學生運動水平處于零基礎狀態,學校體育教學側重于體育的健康性,削弱了學生身體素質訓練和必要的專項技術的教學,導致學生專項技術水平低下;其次是準備活動不充分,動作不到位,尤其是北方冬季比較寒冷,熱身不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造成運動強度過大,運動節奏安排不當,沒有合適的間歇等導致靈敏性、柔韌性差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實驗班受傷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認識不夠,注意力不集中占到13.1%;其次是運動量過大占11.5%;由于采用運動處方教學,學生在準備活動和生理及心理狀態得到較大的提高,所以受傷的幾率明顯減少。
(1)加強網球教學和訓練的醫務監督。高度重視運動前的準備活動,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和掌握規范動作。在學習新的運動技術時,嚴格遵守教師或教練的指導,避免因動作不規范出現的運動損傷;加強腕、肘、肩、髖、膝、踝等關節的專項力量練習,強化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與提高。
(3)加強健康教育,提高認識。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運動損傷的嚴重性。在教學、訓練和比賽中,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培養其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
5.1結論
在網球教學和訓練過程中,在發球、高壓球和抽球技術動作不規范或準備活動不充分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損傷;肌腱過分地伸展和用力會出現“網球肘”;肩關節局部負荷較高會使受到損傷;急停、急轉和加速會對膝關節造成一定的損傷。
5.2建議
首先,制定有針對性和更詳細的運動處方,根據網球運動不同的技術動作,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能訓練,特別是各關節的力量訓練。其次,監督運動處方的實施情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調整運動處方,加強訓練的系統性和科學性。第三,在運動處方中,根據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強化基本技術、技能的教學與訓練,使學生的運動技能不斷鞏固和提升。第四,選擇合適的服裝和器材,做好熱身活動,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提高運動的技巧以及制定合理的計劃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