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生
(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三總隊,貴州 遵義 563003)
我國自然資源豐富,鉛鋅礦在我國的儲量幅員遼闊。結合地質勘查資料和相關數據顯示,鄂西地區的鋅礦分布密集區主要表現在房縣~竹山縣密集區[1]。
按地殼運動和層系分析,鄂西地區的鉛鋅礦分布主要在震旦系陡山沱組、燈影組,寒武系婁山關組和奧陶系南津關組。在這五大密集區,鉛鋅礦的成礦既有相同點也有彼此之間的差異。該地區的礦場主要為冰凍山式凹子崗式、江家埡式,冰凍山式[2]。鄂西地區的青峰臺褶束則屬于尋找凹子崗式鉛鋅礦的主要潛力區,秭歸臺褶束周緣,則可以尋找新層位和新類型的鉛鋅礦。
按照鉛鋅礦的情況背景我們經常將鉛鋅礦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為古生界、中生界、遠古界[3]。
由于受地質環境和地質條件的影響,鉛鋅礦在成礦的過程中每一部分都存在著不同的差異,鄂西地區的鉛鋅礦沿斷穹周緣呈環狀分布,同時該地區沿著弧形構造又成為帶狀分布,因此鄂西地區的鉛鋅礦分布既具有成片分布的特點,同時也具有成群集中的特點。鄂西地區的鉛鋅礦分布如圖1所示。
鄂西地區鉛鋅礦的成礦特征:如上圖所示,鄂西地區的鉛鋅礦在成礦的過程中主要分為兩大特點,這些特點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該地區在成礦的過程中其礦床受沉積作用較大,因此鄂西地區鉛鋅礦的成礦還受到構造事件的強度以及構造形跡多方面的影響,使得該地區出現了熱液型鉛鋅礦的特征。

圖1 鄂西地區的鉛鋅礦分布
根據鄂西地區的地質勘查數據表明,在鄂西地區,鉛鋅礦點的85%以及礦床的97%均屬于震旦系陡山沱組,燈影組,寒武系的婁山關組以及奧陶系的南津關組的四個主要的層位。
在這四個主要層位中又分為六個最主要的鉛鋅礦化層。第一個大礦化層賦存于震旦系的陡山沱組。該礦化層屬于興山~神農架鉛鋅礦密集區,所分布的鉛鋅礦大約占5%左右,礦床成因類型屬于沉積~輕微改造型。震旦系第四巖性段主要為灰質頁巖,屬于震旦系斗山沱組的第二大礦化層。
在礦區密集圖上面主要分布在興山~神農架鉛鋅礦密集分布區。鉛鋅礦礦化強度指數達到5%,而興山~遠安的鉛鋅礦礦化強度指數在3%~16%之間。
震旦系燈影組第二大巖性段屬于第三大礦化層。該礦化層主要屬于興山~遠安鉛鋅礦密集區,其鉛鋅礦化強度指數在3%~16%之間,屬于沉積改造型礦床成因。賦存于震旦系第三巖性帶上部區域的地方則屬于鉛鋅礦第四大礦化層,該地區的底板大多屬于硅質巖。按照鉛鋅礦密集區分布屬于房縣~竹山鉛鋅礦密集區,鉛鋅礦化強度指數在5%左右,鉛礦所占鉛鋅礦比率大約在50%。第四大礦化在長陽密集區也有所分布,全新的礦化強度指數在5%左右。而賦存于寒武系婁山關組頂部區域的礦化層則屬于第五大礦化層。賦存于奧陶系南津關組底部的鉛鋅礦則屬于該地區僅六大礦化層。
結合以上針對鄂西地區鉛鋅礦的情況地質特點進行分析,結合成礦條件進行分析,找礦最先選擇黃陵斷穹周緣,其次為恩施臺褶束以及長陽臺褶束區域尋找,而鄂西地區的青峰臺褶束則屬于尋找凹子崗式鉛鋅礦的主要潛力區,秭歸臺褶束周作為鉛鋅礦的找礦重點區域。
黃陵斷穹周緣屬于冰洞山式黃磷礦的成礦主要場所。因此我們可以借助黃陵斷穹周緣尋找冰洞山式以及凹子崗鉛鋅礦。
在恩施臺褶束和長陽臺褶束的南部,該地區的鉛鋅礦成礦背景與龍山~保靖鉛鋅礦成礦地質背景具有類似之處,該地區可以作為江家埡式全新礦找礦方向,但是由于該區基礎地質的礦產工作十分薄弱,因此我們需要借助于前人找礦的經驗,進行多方勘查選擇找礦方向。
青峰臺褶束與川西大渡河鉛鋅礦成礦類型相同,雖然沉積成礦特征收到青峰強變形帶疊加的造山期影響。在找礦的過程中應結合該地區南漳~保康~谷城線路進行全新礦的找礦,主要是尋找凹子崗式鉛鋅礦。
秭歸臺褶束主要是因為秦嶺造山帶和雪峰造山帶出現的前陸盆地,屬于保康弧形地帶以及五峰弧形構造的構造結合。在造山的過程中,多種礦物隨著造山熱液向前移動,該地區主要出露三疊系以及三疊系以上的地層,因此在找鉛鋅礦的過程中要注意新層位和新類型的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