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初,楊昌炎
(1.武漢工程大學化工與制藥學院,湖北武漢 430205;2.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湖北武漢 430205)
隨著國內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發動機冷卻系統[1-2]的要求逐漸提高。防凍液是保障發動機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3],直接影響了發動機的工作效率。防凍液基礎液是防凍液的主體,由水和防凍劑[4]組成。冰點是防凍液基礎液的重要指標,低冰點可以保障防凍液在嚴寒條件下不結冰[5],從而保障發動機的正常運作。乙二醇-水型[6]防凍液基礎液是目前市場上最為常見的防凍液基礎液類型,乙二醇含量往往偏高,有著成本高、防凍性能不足等缺點。因此研制出新型高性能的防凍液基礎液顯得十分有意義。
乙二醇,分析純,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丙三醇,分析純,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1,2-丙二醇,化學純,國藥集團;乙二醇甲醚,分析純,國藥集團;丙二醇甲醚,分析純,國藥集團;二甘醇,分析純,國藥集團。
電子天平;集熱式恒溫加熱磁力攪拌器;低溫冷卻液循環泵;離心管;玻璃棒;溫度計。
發動機冷卻液冰點的測定依據SHT 0090-91《發動機冷卻液冰點測定法》標準進行測定。量取75~100 mL試樣,將其注入一個帶攪拌裝置的冷卻管中。采用制冷劑冷卻法或其他方法使試樣降溫,仔細觀察,記錄試樣每分鐘的溫度,并繪制出時間-溫度曲線圖。繪制出試劑的結晶曲線和冷卻曲線的交點,其縱坐標即為試樣的冰點。當試驗中出現過冷現象時,試劑過冷后回升到的最高溫度即為冰點。
考慮到實驗條件、產品實用性等因素,根據國標GB29743-2013,決定選取市面上常見的LEC-Ⅱ(-30℃)型乙二醇-水型防凍液基礎液作為參照組,實際測得此時乙二醇質量分數為47%,冰點-30℃,沸點107.2℃,參照組冰、沸點隨乙二醇濃度變化的參數如圖1所示。

圖1 乙二醇-水型基礎液冰、沸點隨乙二醇含量的變化Fig.1 Variation of ice and boiling point of ethylene glycol- water base liquid with ethylene glycol content
可以看出在質量分數34%~47%范圍內,隨著乙二醇含量的不斷增加,基礎液冰點呈不斷下降走勢;沸點呈不斷升趨勢。當乙二醇含量達到47%時,基礎液冰點達到-30℃,沸點達到107.2℃。
參照組LEC-Ⅱ(-30℃)型乙二醇-水型防凍液基礎液中乙二醇含量較高,考慮降低乙二醇含量,用其他低碳醇、醇醚類物質代替,控制有機物總含量的同時以期得到更低冰點的基礎液配方。選取丙三醇、1,2-丙二醇,乙二醇甲醚、丙二醇甲醚、二甘醇作為篩選的防凍劑。將乙二醇的含量將至30%,篩選的試劑選取4%、6%、8%、10%、12%五個梯度水平,其余部分為蒸餾水,分別進行單因素實驗,測量冰點如圖2所示。

圖2 防凍劑含量對防凍液基礎液冰點的影響Fig.2 Effect of antifreeze content on freezing point of antifreeze base fluid
由圖2實驗結果可以看出,隨著防凍劑濃度的增加,防凍液基礎液冰點均呈現下降趨勢。乙二醇甲醚對于乙二醇-水體系,降低冰點的效果最為顯著,丙二醇甲醚、1,2-丙二醇對于乙二醇-水體系體系,降低冰點效果較為顯著,丙三醇、二甘醇降低冰點效果較弱。當各個防凍劑含量達到12%時,冰點均未達到參照組-30℃的水平。
單因素冰點實驗中,冰點均沒有達到-30℃水平,因此考慮適當提高乙二醇含量,適當調整其他防凍劑含量,設計了如表1的四組分復合實驗。按計量,將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丙三醇、丙二醇甲醚加入燒杯中,室溫下用玻璃棒攪拌5min至均勻混合,然后測量其冰點。

表1 丙二醇甲醚對復合液冰點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propylene glycolmethyl ether on ice point of composite liquid
由復合實驗數據可以看出,當丙二醇甲醚含量達到8%時,復合液冰點與參照組相近,達到了預期效果為了探究各個因子對冰點影響程度的主次關系,找出最好的因素組合,選擇設計正交試驗。
根據復合實驗數據,以乙二醇含量、乙二醇甲醚含量、丙二醇甲醚含量、丙三醇含量為因變量設計一個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試驗,試驗設計表2。

表2 正交試驗表Table 2 Orthogonal test table
對試驗結果進行正交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冰點正交分析表Table 3 Ice point orthogonal analysis table
由正交試驗分析表綜合分析冰點實驗結果,極差分析得極差分析得 RA=2.5,RB=1.85,RC=2.325,RD=0.375 可知 RA>RC>RB>RD。因此因子的主次順序是A>C>B>D,由各因素的K值可以看出A列中K4絕對值最大,故乙二醇含量A以A4水平最好,同理可得同理可得乙二醇甲醚含量B以B4水平最好、丙二醇甲醚含量C以C4水平最好,丙三醇含量D以D1水平最好。所以最佳實驗組合為A4B4C4D1。
進行冰點最佳組合A4B4C4D1的驗證實驗,結果如表4。

表4 驗證性實驗表Table 4 Confirmatory test table
最終選用配方為乙二醇34%、乙二醇甲醚2.5%、丙二醇甲醚8.5%、丙三醇0.5%、蒸餾水54.5%,此時防凍液基礎液冰點達到了 -31.6℃,超過了參照組水平,且有機物總含量45.5%低于參照組47%,達到了預期效果。
本文通過單因素實驗法,對防凍劑進行篩選,通過復合實驗得到各組分的合理區間,最終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最佳配方,得到了以下結論:
(1)各因素對基礎液冰點的影響顯著性順序為:乙二醇>丙二醇甲醚>乙二醇甲醚>丙三醇。
(2)基礎液最佳配方為乙二醇34%、乙二醇甲醚2.5%、丙二醇甲醚8.5%、丙三醇0.5%、蒸餾水54.5%,此時防凍液基礎液冰點達到了-31.6℃。
本文篩選的防凍劑種類有限,后續可以尋找其它經濟性能好的高沸點、低冰點化合物,如二甲亞砜,1,3-丁二醇,二乙二醇單丁醚等代替乙二醇作為基礎液,以達到提升防凍性能,降低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