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來寶
(中石油華東設計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071)
我國目前石化行業的油源,來自世界各地,重質油、高硫、高酸原油的比例越來越大,原油的劣質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企業為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降低原油成本,加工劣質原油的比例越來越高,但劣質原油中含硫量也往往很高,含硫油會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硫化氫,而硫化氫對各種設備、管道、儀表等的腐蝕,是煉廠中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近幾年,各大煉油企業為適應加工劣質原油的需要,不得已而進行了新一輪的技術方案改造和升級。
按目前煉廠大多數的加工流程,加工含硫油時產生硫化氫的裝置或單元很多,主要有:
1)原油發生熱裂解或催化裂解的裝置:如常減壓、焦化、催化、延遲減粘等。
2)加氫裝置:如汽油加氫、柴油加氫、加氫裂化、渣油加氫、航煤加氫、石腦油加氫、重整原料加氫預處理等。
3)酸性水汽提、溶劑再生、硫磺回收、制硫酸等。
一個完整的煉廠流程,同時建有上述產生硫化氫的單元會很多,用于檢測或控制含有硫化氫介質的各類儀表有很多,如溫度計、壓力表、流量計、液位計、控制閥、分析儀,以及安裝這些儀表的測量管線及儀表管閥件等,為保證這些儀表的正常、安全使用,這些儀表的材質如何選擇,是擺在用戶、設計院、制造廠面前一個棘手的問題。
硫化氫與游離水共同存在時,也就是濕硫化氫,以下簡稱硫化氫。只有濕硫化氫才會對金屬材質產生腐蝕。只含硫化氫,不含水時,即干硫化氫,對金屬材料幾乎沒有腐蝕作用。
硫化氫主要是引起金屬材料應力開裂,由拉應力和腐蝕共同作用引起的金屬材料開裂。硫化氫引起的應力腐蝕和一般的腐蝕機理不一樣,一般的腐蝕是由外往里層層“均勻”腐蝕,如圖1。硫化氫引起的腐蝕往往是局部發生腐蝕,由于金屬內部存在拉應力,導致金屬被“拉裂”,如圖2,很像切一個熟透的西瓜,用刀在西瓜皮上輕輕一點,西瓜皮突然崩開一樣,如圖3。

圖1 一般的腐蝕

圖2 硫化氫腐蝕

圖3 西瓜崩開
因硫化氫引起的儀表腐蝕后果一般有測量精度降低、儀表動作失靈、閥門內漏、儀表破裂外漏等。
根據硫化氫腐蝕是由拉應力和腐蝕共同作用引起的這一特點,材料選擇和材料應力處理都是圍繞這兩方面來進行的:
1)采用耐腐蝕材質;
2)降低材質的硬度。
需要解釋的是,硬度和拉應力相關,拉應力是抗硫應力開裂(SSC)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因硬度測試是非破壞性的,并且和拉伸實驗相比需要的樣品量相對較少,因此硬度普遍被用作抗SSC的指標。
對于煉廠含濕硫化氫時儀表常用到的材質,目前可參考的標準為NACE MR0103,要求如下:
鑄造碳鋼:ASTM A216WCB、ASTM A216WCC;
鍛造碳鋼:ASTM A105。
其硬度不允許超過22 HRC。
鑄造合金鋼:A217WC6、A217 WC9;
鍛造合金鋼:A182 F11、A182 F22;
以上統稱為合金 (鉻鉬)鋼。
其硬度不允許超過22 HRC。
NACEMR0103規定奧氏體不銹鋼的硬度不超過22 HRC,不允許為提高機械性而增加鉛(lead)和硒(selenium)。并且,奧氏體不銹鋼的化學成分還需滿足表1要求。

表1 奧氏體不銹鋼化學成分要求
儀表常用的高合金不銹鋼有:Stellite,Inconel,Incoloy,Hastelloy,Monel。
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必須退火處理或退火+冷加工,硬度不超過35 HRC。
并且,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的化學成分必須滿足:
(1)%Ni+(2 x%Mo) >30且Mo>2%,或
(2)%Cr+3.3(%Mo+0.5 ×%W)+16 ×%N=PREN>40%。
PREN為點蝕當量。
鍛造和鑄造雙相不銹鋼必須經固熔退火和液淬。管材必須在液體、空氣或惰性氣體中快速淬火冷卻至315℃一下。鐵素體體積含量必須在35%~65%范圍內。禁止采用時效熱處理來增加強度和硬度,因為這會形成硬脆相。硬度必須符合如下規定:
%Cr+3.3(%Mo+0.5×%W)+16 ×%N=PREN≤40%時,硬度不允許超過28HRC。
%Cr+3.3(%Mo+0.5×%W)+16 ×%N=PREN >40%時,硬度不允許超過32HRC。
鐵素體不銹鋼價格不僅相對較低且穩定,并且具有許多獨特的特點和優勢,在許多原先認為只能采用奧氏體不銹鋼(300系列)的應用領域,鐵素體不銹鋼是一種極為優異的替代材料,鐵素體不銹鋼不含鎳,主要元素為鉻(>10%)和鐵,鉻是不銹鋼特別耐腐蝕的元素,其價格相對穩定。
主要用于閥門的閥桿、閥芯、閥籠等。
NACEMR0103規定鐵素體不銹鋼的硬度不超過22 HRC。
鉻含量不低于12%(一般在12% ~18%),碳含量較高,使用態組織為馬氏體的不銹鋼。
標準的馬氏體不銹鋼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1、440A、440B和440C型,這些鋼材的耐腐蝕性來自“鉻”,其鉻含量范圍是從11.5%至18%,鉻含量愈高的鋼材需碳含量愈高,以確保在熱處理期間馬氏體的形成。
630為沉淀硬化馬氏體不銹鋼。
主要用于閥桿、閥芯、閥籠等。
NACEMR0103標準規定馬氏體不銹鋼的硬度不超過22 HRC,不可添加鉛、硒或硫等元素。
為保證儀表在最終使用過程中其觸液材質滿足以上要求,儀表在制造時,其材質一般有兩種來源:一種是購買滿足要求的材質進行加工,另一種是在加工后進行熱處理,保證其材質滿足要求。
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設計時,需特別注明介質是否含有濕硫化氫。
2)即使加工前的材質滿足要求,但其加工過程中是否含有使其硬度增加的工序,或破壞其晶間結構的工序,否則應對加工件進行相應熱處理,保證滿足抗硫化氫的要求。
總的來講,凡是與含硫化氫介質接觸的部位的材質均需要選用抗硫化氫材質。
a)溫度計套管及法蘭。
b)流量計,如管道安裝式流量計、插入式流量計。
c)液位計,如玻璃板、磁浮子、浮筒、浮球、磁致伸縮等。
d)控制閥閥體及閥內件。
e)壓力表波登管、普通壓力/差壓變送器的感壓元件,隔膜壓力表和隔膜壓力(差壓)變送器的感壓膜片和法蘭。
a)材質為316不銹鋼或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時,滿足抗硫化氫材質要求,不需再做其他另行規定,但選用316材質時,需符合表1的要求。
b)材質為碳鋼時,儀表導壓管及管閥件應滿足規定要求,且焊接部位應進行熱處理,硬度也不能大于22HRC。
1)NACEMR0103只適用煉廠環境,NACE MR0175只適用于油田或管道環境,兩種不能混淆,適用環境不一樣。
2)不銹鋼雖然抗腐蝕性能好,但對抗硫化氫腐蝕不是萬能的,其硬度和成份均應需滿足要求。
3)高合金不銹鋼,如Stellite,Inconel,其硬度和成份均也需滿足要求。
4)適用于抗硫化氫的材質,材質范圍很廣,碳鋼在滿足要求時,也能使用。在選擇相應材質時,還需考慮材料的經濟性和材料來源的容易程度,并結合生產廠家材質推薦。推薦材質選擇順序:碳鋼→奧氏體不銹鋼(合金鋼、馬氏體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高合金不銹鋼。
在選擇抗硫化氫材質時,應結合實際生產中的材質使用情況,NACE MR0103是在實際使用經驗和實驗室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如果某種材質在實際使用中,抗H2S效果很好,可以不遵循規定要求。
含硫化氫,但不含游離水時,則無需考慮硫化氫腐蝕問題,因為硫化氫只有與游離水結合時,才會有腐蝕性。
雖然正常工況不會出現濕硫化氫的情況,但還需考慮開停工、生產不正常時是否存在濕硫化氫的情況,如果存在,還需選擇抗硫化氫的材質。
腐蝕情況嚴重時,對相關材質無規定或又無使用經驗時,應進行腐蝕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再決定是否使用。
在選擇抗硫化氫材質時,還需考慮其使用溫度、壓力及其他種類腐蝕問題。
煉廠濕硫化氫環境儀表材質如何選用,除按參考相關規定規范進行要求外,還應結合儀表生產制造廠相關材質來源的容易程度及材料的經濟性,實際選用中應靈活掌握,選用最適合、最經濟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