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 孫勝旺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交通行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航空業尤為突出,所以各大主要機場需要更多的飛機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機場內特種車輛也需要增加來提供更好地服務。與此同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對車輛進行科學合理化的管理,我們就要采用先進的監控與調度系統,保證車輛實現最大化的功能,讓民航各個系統實現安全穩定的正常運轉,同時為其航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其次也會為人們的出行能夠提供更大的快捷與便利,還會更好地帶動國家的經濟建設,讓其能夠更好地健康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機場特種車輛;智能監控與調動系統;研究
引言:
在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之下,使得機場中不僅需要有大量的載人飛機,同時航運的需求量也在大大增加,這樣的情況之下,航空業所需要的飛機以及特種車輛的也在持續增加,由于以往的調度主要是利用調度塔語音傳輸進行工作的進行,但是這種方式已經使得機場出現了超負荷運行的情況,這就會使得安全事故的發生的頻率增加和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我們當前要學習國外的管理手段進行智能監控以及全方位的調度,這樣將會使得車輛更加穩定、安全、高效、從而能夠更好地為機場各個功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本文對于此技術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希望能夠對今后的發展起到一定幫助的作用。
一、此項技術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
智能化監控與調度系統始于上世紀,在當時主要是對更為先進的信息以及定位系統的研究與發展,其次還主要讓此科技能夠更好地應用的汽車產業之上,在汽車上所展示的作用為車輛定位系統。隨著此項技術的不斷推廣壯大,人們開始逐漸研究此項技術如何能夠應用到機場特種車輛之上,讓其人們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智能化[1]。
在國外的一些大型并重要的中轉大型機場中,已經開始配置了更加完善的車輛,同時在車輛上還配置上了能夠實時觀察到移動物體的監測系統。其次還會相應配置更加科學合理的調度系統,當下應用最為廣泛的為地面引導控制系統,它的應用主要是利用了控制模塊、通信模塊和傳感裝置加以實現,它可以更為方便的獲得飛機停靠的位置,從而能夠向飛機提供更好地服務。
在我國我們對此項技術的研究開始于90年代,但是在當時由于所需的經費過大,同時也沒有得到政府或者私人企業資金的支持,使得我們在此項技術的研究終究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哪怕至今我們都是在借用國外先進技術[2]。
二、此系統的結構設計
(一)主要形成的方式
機場特種車輛的智能監控以及調度的實現主要是在車輛上安裝終端接收系統和監控設備平臺兩大部分組成。首先飛機即將起降的時候,通過定位系統會將自己將要起降的具體位置發送到中心控制平臺之上,其次中心的控制平臺通過GPS發送給特種車輛,車輛通過自己的終端智能系統進行接收并分析,同時還將會通過分析得出到達飛機起降所需要的時間,以及到達位置的最佳路線,最后根據具體分析的數據之下快速趕往飛機起降的具體位置[3]。從而能夠實現對其進行合理的調度。
(二)主要功能設計
1、數據庫的管理系統,數據庫管理系統是整個實現整個技術的最為核心的一部分,同時也是最為基礎的一部分,它既可以更好地整理系統中的各個信息同時還會對各種信息能夠起到更好地保護功能,其中這個功能模塊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各項數據文件備份,它可以對整個系統的所有文件都可以進行實時的備份,讓同系統有關的所有文件數據都得到更為安全的保障,所以無論是在停機或者在遇到停電的情況之下,都可以保證數據不會丟失,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與此同時當我們遇到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的時候,對于系統或者其它建筑都造成了一定的毀壞,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數據備份找回相應的數據文件。
各個部門權限的設置,為了能夠更好地應用此系統,所以會設置相應的部門,同時為了各個部門之間獨立性,它可以實現在登錄主要界面之后只能進入到自己工作頁面的范圍之內,這樣既保證了工作的協調統一,同時也會使得各個部門之間的工作不會受到其它部門的影響,保證了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各盡其用。
各項工作的日志管理,該功能可以對系統中任何訪問、任何服務、任意操作,都會有一定的記憶功能并保存,為了在今后出現操作性錯誤或者重大事故的時候可以更好地查處問題的原因所在,同時也可以起到一定督促監管的作用。
人員信息及車輛信息管理,其中人員的信息管理主要是能夠及時掌握工作人員具體情況,然后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合理安排[4]。其次車輛信息管理主要是對車輛磨損程度和具體時間需要保養維護進行統一細致化的管理,保證車輛運行的穩定可靠。
任務班次的管理,能夠及時掌握每個飛機班次起降的時間,同時還要對飛機由于受到延誤影響而能夠做出相應信息反饋,從而能夠更好地實現智能化的調度。
(2)無線通信系統,它是同車載終端能夠通信的子系統,同其它系統相比它的傳輸效率更高,并且能夠保證永遠在線,同時該系統是實現智能系統與調度系統有機結合的最為基礎的關鍵。
三、特種車輛所展示主要特點
在特種車輛服務于每個航班的過程中都會表現出以下共同的特點。
(一)時間窗限制
因為無論是國內飛機班次還是飛往國際的飛機班次都會嚴格遵守之前預定的起飛及降落時間,因此會說特種車輛具有時間窗的限制。
(二)服務順序
當飛機降落在指定位置之后,特種車輛不僅要對飛機提供客艙服務同時還要對飛機的貨運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這些工作都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并行完成,其次這些工作完成之后,還需要將飛機拖至需要下次起飛的位置。
(三)不同航班具有不同的服務特征
不同的機場公司都是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及流程進行服務和操作,但是各個飛機班次在受到地表服務的影響下,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化,比如在進行中轉期間對于某些服務可能就不會需要,因此特種車輛就會在飛機中轉期間實時了解此班次所需要的具體服務,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良好的服務。
(四)服務資源容易受到限制
特別是在大型中轉機場,飛機需求量巨大,同時也會使得地表服務的工作也會相應增加,往往在調度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資源短缺的現象,使得調度效率嚴重下降,所以說地勤服務很容易受到地表服務數量的限制。
(五)服務具有一定的動態性
在特種車輛調度決策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建立一種動態的調度模型,它可以全方位考慮調度過程中可能遇到不可控制的因素,同時還兼顧著對突發性情況的處理,比如在惡劣的天氣下,要對飛機提供良好的服務我們應該注意那些事項,以此來適應航班不同需求與情況的變化,提升其應變能力,為每個航班都能夠做出一定的貢獻。
四、結束語
當今我國在此技術的應用上更多的采用對國外借鑒,但是這樣可以在我們今后研發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少走一些彎路。當下雖然我們雖然在此項技術上的應用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我們還不能就此驕傲自滿,我們同國外更為科學的技術還存在明顯的差距,因此我們根據我們當下的發展情況,借助國外的技術研發出能夠更好符合我國國情的先進技術。只有這樣才會為我們的航空事業做出貢獻,為我們的交通行業能夠貢獻一份力量,使得我們這個人口基數巨大國家,在交通運輸方面管理能夠變得更加暢通無阻,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更為可靠的便利條件,更好地改善人們的出行方式,同時也會促進國民經濟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芳.基于MAS的機場特種車輛實時調度問題的研究[D].中國民航大學,2017.
[2]宋穎穎.機場特種車輛智能監控與調度系統[D].沈陽大學,2016.
[3]劉曉琳,劉勝飛,魏江龍,等.機場特種車輛指揮智能監控與調度系統設計[J]. 自動化與儀表,2017,25(3):1-3.
[4]左寅.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機場特種車輛管理系統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
(作者單位: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