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摘要:高速動車組輪對作為動車組的走行單元,直接與軌道進行接觸并傳遞輪軌作用力,其檢修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該動車組的運行質量。一般情況下,動車組每行駛120萬公里就需要進行輪對的高級檢修。按高級檢修規程要求需要對輪對進行分解時,在檢修過程中常會發現車輪、車軸上檢存在表面劃(拉)傷、銹蝕、擊打傷以及車輪內孔尺寸變大等諸多異?,F象,對動車組輪對的檢修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相關的檢修工作人員就需要對上述提到的異常現象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并能夠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關鍵詞:高速動車組輪;檢修;技術;分析
1導言
高速動車組的轉向架為車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零部件為輪對。輪對作為轉向架的組成單元,直接與軌道接觸,其質量和安全性直接影響列車的行車安全。高速動車組每運營120萬km就需要進行分解檢修,而且轉向架的輪對是一定要進行檢修的部件,在檢修過程中會發現輪軸壓裝配合表面劃傷、車輪內孔尺寸超差、車軸輪座銹蝕等異?,F象,嚴重的可能會被報廢。由于輪對的價格非常高,因此,如何減少損失是大家關注的話題。下面對輪對質量問題表現及產生原因進行分析。
2高速動車組概述
2.1廣義
事實型高速動車組是構造速度250km/h之上的動車組。大部分和諧號CRH系列和復興號CR系列動車組和上海TR08型磁懸浮列車以及轟動一時的中華之星動車組都屬于高速動車組。
2.2狹義
高速動車組、簡稱高動列車,車次以大寫字母“G”開頭,是中國國家鐵路線上運營旅客列車的一種類型,綜合地位高于其它任何車次級別列車,俗稱G字頭列車。G字頭列車強調的列車特性是速度,即動車組正常情況下的最高運營速度要達到300km/h以上,換而言之、G字頭列車一定經過基礎設施設計速度達到300km/h級別的鐵路段。
車次概念上的高速動車組有“正常情況下最高運營速度達到300km/h”這一硬性要求。因此,大眾廣為熟知的西成高鐵和相應的高速列車并不是G字頭車次、而是D字頭車次,原因就在這里。G字頭列車有300km/h的速度要求而D字頭列車的速度要求是不超過250km/h。西成高鐵設計速度250km/h,所以只要某列車沒有經過其它300km/h速度級別的鐵路線,西成高鐵線上該趟列車就不會出現G字頭列車了,即不會出現車次概念上的高速動車組。
3輪軸劃傷問題
輪軸壓裝配合表面出現劃傷,采用注油方式進行退卸。在注油退卸后,經常發現車軸輪座表面和車輪內孔表面出現不同程度劃傷。檢修標準中規定劃傷深度小于等于0.1 mm,如果超差需要做報廢處理。
3.1問題產生的原因
車軸輪座與車輪內孔的表面多出現磕碰劃傷的原因有以下可能性:一是車輪在壓裝過程中由于配合面未清理干凈,導致配合面出現了劃傷,在車輪注油退卸的過程中,配合面的劃傷處的密封效果下降,同時形成了不均勻的油膜使劃傷程度變大;二是如果車輪的裝配面是清潔的,也可能在車輪退卸時,注油泵的注油壓力和注油時間未達到規定要求,從而在配合面形成了不均勻的油膜,推卸后出現劃傷,壓裝配合處無法形成有效油膜,易在退卸過程中引起劃傷。
3.2解決措施
一是在輪對組裝過程中,對車軸車輪壓裝的配合面進行打磨處理,去除高點和毛刺,保證表面質量滿足技術要求;二是在車輪壓裝時,在裝配表面涂抹潤滑劑,保證在裝配表面形成均勻的潤滑層,減少發生劃傷的可能性;三是在車輪注油退卸時,應提高注油壓力縮短注油時間,確保壓裝配合面形成有效油膜,降低在推卸過程中出現劃傷的可能性。
4車輪內孔尺寸不合理
在對告訴動車輪組進行檢修過程中,需要對退卸之后的車輪在放置8h后進行尺寸測量,發現其內孔的尺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甚至有部分車輪的內孔尺寸因為超過了圖紙所示的范圍而出現了報廢情況。
4.1原因分析
導致車輪內孔尺寸變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車輪在線路運行的過程中,受到交變積壓荷載,并導致車孔因為過長時間的受載荷而出現了塑性變形現象。二是在進行車輪的壓裝過程中,因為其內孔表面受到擠壓程度過大,而導致其出現了一定的塑形現象,車輪內孔表面的微觀凸起紋理消失,并使得車輪的內孔尺寸變大。此外車輪的內孔尺寸變壓與其壓裝有著一定的聯系,經相關研究證明,在每次壓裝之后,車輪內孔的尺寸均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并且對該高速動車組的安全運行造成嚴重的威脅。
4.2解決措施
為了能夠對車輪內孔退卸尺寸變大而導致的報廢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充分做到以下幾點:一是需要對車輪的退卸以及壓裝次數盡可能地進行減少,并借此來控制車輪的內孔變形量,從而達到延長車輪使用壽命的效果。二是在進行車輪的制造過程之中,還需要對其內孔尺寸進行合理的控制,并要求將車輪內孔尺寸的變化控制在設計圖紙的相關要求標準之中,這樣才能夠有效降低因為內孔不合格而導致車輪報廢的幾率,進一步提升車輪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壽命。
5車輪、車軸表面銹蝕、擊打傷
5.1原因分析
動車組在出廠之前,需要對注油孔處進行汽化防銹油的注射。但是在實際注射的過程中,大多數動車的注油堵出的效果相對較差,動車組在經過長時間的運行之后,氣化防蝕油已經揮發完畢,并且不具備有良好的防銹效果,而動車組在繼續運行之后,其所產生的水汽還容易從注油堵處進入,并且容易導致車軸輪軸出現一定程度的銹蝕現象。
5.2解決措施
為了避免輪軸銹蝕這種情況的出現,就需要在進行注油堵的組裝工作之前,進行生料帶的纏繞,從而進一步增強油堵處的密封效果。此外還需要定期朝著注油孔中進行氣化防銹油的注射,并確保其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防蝕效果。
6高速動車組輪對的檢修限度
在對高速動車輪組進行檢修的過程中,零部件存在著一定的損傷程度,需要根據高級檢修規程中限度要求對損傷進行檢修。如果車輛其輪對的零部件超過了檢修限度之后依舊繼續使用,勢必會直接影響到該高速動車組的運行性能,容易發生一些安全事故,從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在鐵路行業中,輪對在運行過程中所出現的損傷通常是用尺寸來進行表示的,因此,檢修限度的標準也需要盡量運用尺寸值來進行表示。但是我國現階段檢修限度的確定方法相對比較復雜,很多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來進行確定的,并對照該動車的實際運行情況來進行不斷的修改以及完善,這樣才能夠取得一個良好的檢修結果。再有就是對于用尺寸表示的檢修限度的測量方法也是需要我們不斷地去研究和探索的。在對高速動車輪組進行檢修的過程中,借助于檢修限度的合理運用,能夠及時地對一些需要檢修更換的零部件進行處理,這樣才能夠確保整個動車的運營安全性與穩定性,并且為該鐵路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7結論
本文就輪軸表面的劃傷、車輪內孔超差以及車輪輪座其表面銹蝕、擊打傷出現的原因以及具體應對措施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動車組輪的檢修限度進行了分析研究。經長期現場實踐證明,本文所提出的各種措施均能夠起到良好的預防與檢修效果,并能夠進一步提升動車組輪的檢修效果與檢修質量,從而為該鐵路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趙建博,孫曉東,李彤.面向高速動車組靜態調試的車載數據無線采集系統的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9(03):147-148.
[2]王亞男.高速動車組鋁合金車體T形焊縫接頭的SYSWELD數值模擬研究[J].焊接技術,2019,48(01):32-36+6.
[3]李晏良,李志強,何財松,陳迎慶.基于算法優化的中國高速動車組車外噪聲源識別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19,40(01):94-101.
[4]吳冬華,孫傳銘.基于永磁電機牽引系統高速動車組的研制[J].機車電傳動,2019(01):35-39.
[5]李啟樂,李燕德.基于信息化的高速動車組維修管理探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24):148-149.
[6]一種用于高速動車組的高等級防火阻燃的過濾棉及其制備方法[J].高科技纖維與應用,2018,43(06):67.
(作者單位:哈爾濱動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