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國 張杰
摘要:經濟的發展,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交通建設項目的增多,特別是村村通工程和農村公路網格化實施后,新時期我國農村公路建設規模擴大,相應的管理工作依賴程度需進一步加深。在此背景下,為降低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問題發生率,延長其使用壽命,做好農村四好公路建設,優化農村公路使用中的安全性能,則需要加強建設質量管理,且在有效的管理措施支持下予以應對。本文就做好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的方法與策略展開探討及淺析。
關鍵詞: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做法;使用壽命
引言
以農村公路建設發展中的施工質量問題及對策為研究課題,進而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過對農村公路建設問題的深入研究,進而推動我國農村公路的建設質量的有效提升,改善農村交通出行條件,最終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1農村公路建設的發展歷程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農村公路的建設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期的公路建設主要還是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第二階段是從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末,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增加農村公路的規模,同時提高公路建設質量;第三個階段是進入21世紀后,我國全面開展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不斷加大公路建設的資金投入,這一時期的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現階段,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和精準扶貧工作的進行,我國更加重視農村公路建設的管理,從資金的投入,監督體制、建設質量標準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為建設現代化的農業努力。
2質量管理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應用價值
(1)注重質量管理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應用,可降低實踐中的質量問題發生率,并為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提高提供支持;(2)重視質量管理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應用,可減少其建設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實現對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的嚴格把控,改善其質量狀況;(3)關注質量管理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的應用,有利于實現對其建設風險的科學應對,延長農村公路使用年限,增強其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管理效果。
3影響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的相關因素
3.1疏于規劃片面追求數量
農村公路的建設管理首要目標是服務于農民,服務于農村和農業發展。基于農村問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公路建設的管理中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沒有科學合理的指導方案,管理模式落后,職責不明,技術欠缺,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投入的資金不能有效利用。最明顯的就是出現片面追求公路的里程數量,疏于質量管理,造成很多公路施工質量低下,后期出現重復補修現象,不但影響了公路的暢通,同時出行安全上存在很大的隱患,還增加了工程費用投入。因此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建設規劃,不能只是追求數量。
3.2材料及設備因素
基于農村公路建設工作的開展,若與之相關的材料存在質量缺陷、施工設備故障發生率大,則會對該工程建設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威脅著農村公路建設中的安全性能,需要在其建設過程中給予材料與設備因素相應的考慮,針對性地開展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工作,逐漸提升該工程建設水平。
3.3施工質量管理問題
質量管理制度和項目管理制度不完善對施工的影響較大,大多數農村公路施工項目還會出現這些方面的問題:(1)工期安排不合理,過長的施工周期,降低了公路建設的效率,也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正常生活;(2)盲目施工,建設單位對項目沒有一套完整的施工組織計劃,進行盲目的施工;(3)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對施工的安全管理不夠重視,忽略施工中的安全防護等問題,如施工用電不規范,安全意識不夠等,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影響公路施工建設。
4加強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的幾點做法
4.1統籌規劃,生態安全至上
針對目前農村公路建設中過度追求數量的問題,首先要進行統籌規劃,將公路的建設與現階段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扶貧脫貧工作相結合,保證公路質量,實現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其次,在公路的修建過程中要尊重自然發展規律,盡可能少地減少人為破壞,貫徹綠色環保發展理念,實現公路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再次,公路的建設過程中,地理環境復雜、多變,差異性較大,要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施工標準,在施工材料的選擇上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平衡。
4.2加強材料與設備質量管理,設置管理機構
農村公路建設中為了實現對材料、設備的高效利用,全面提升其質量管理水平,則需要建立相應的質量檢查機制、評估機制,實現對農村公路建設中材料、設備質量問題的科學應對,避免影響工程建設質量。同時,需要成立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并下設農村公路辦公室,抽調專人負責組織實施,且在各鎮也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的配合作用下,設置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機構,提高相應的管理工作效率,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有效性。
4.3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1)施工前控制。農村公路工程建設中普遍存在施工設計不嚴謹等問題,監管部分和建設企業加強對施工前的控制,重視對公路建設的設計,提高設計質量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質量,減短施工周期。通過專業的公路建設設計單位,設計專業性和實用性較高的設計圖紙,避免施工過程中反復修改等情況的發生,確保工程建設的質量。(2)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由于公路建設的流動性較大,且長時間在戶外施工,施工過程較為艱苦,對施工人員是一種挑戰。施工條件艱苦的環境下更加需要重視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公路建設關系著農村居民的正常出行,通過公路的建設還可以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村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強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①重視施工人員的管理,制定施工操作行為規范,將施工管理標準化;②建立質量監管組,確定質量控制制度,在施工中對工程進行不定期的質量檢測,避免偷工減料的事件發生,在檢測過程中重點加強對難點部分的檢測,從而加強公路質量監管的力度。(3)加強進度控制,保證工程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施工進度的控制是工程質量監管中的重要內容,可以確保工程在計劃時間內順利完成。由于建設單位對監管的不重視,常有施工周期被延長的情況,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工程的交付,還降低了工程質量。所以,在施工的監管中,需要加強對施工進度的重視,制定相關的進度標準,如果因為天氣或環境原因而無法進行施工的時候,應該進行及時的施工調整,在計劃時間內完成施工。
4.4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
農村公路建設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服務農村居民,因此,加大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對于農村公路建設而言,其意義非凡。養護工作的開展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加大養護工作,一方面,要完善相關的法規,從而使得養護工作的開展有制可循,有章可依,以便推動養護工作程序化開展,從而提高養護工作的效率,保證養護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對于公路養護工作而言,日常養護占比過大,因此,工作人員要突出日常養護的重要性,提高公路養護的意識,從而便于保證養護效果,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
結語
未來在提升農村公路建設水平的過程中,應關注其質量管理,積極探索適用性良好的管理措施并加以使用,使得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工作開展更加高效,降低農村公路在實踐中的建設質量風險,豐富其在質量管理方面的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1]張好霞.加強農村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探討[J].中國設備工程,2018(18):173-174.
[2]白正祥.農村公路質量管理及安全監督方式探尋[J].建材與裝飾,2018(27):262-263.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朐縣公路局)